学术投稿

心理辅导对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张立侠;曹聪;梁日宁;龙东;张宇

关键词:心理辅导, 独立学院, 学习动机, 新生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辅导对独立学院新生在学习动机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用《学习过程问卷》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为核心评估工具,对沿海某独立学院917名新生进行抽样测试,分为实验组(n=492人)与对照组(n=425人).结果 ①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分中,浅层动机占主导地位(t=-7.317,P<0.001);②实验组前测的浅层动机显著高于后测(t=5.2966,P<0.001);而前测的深层动机则显著低于后测(t=-3.542,P<0.001);③实验组后测的浅层动机和深层策略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浅层动机(t =-4.590,P<0.001)和深层策略(t=-3,489,P<0.001);④实验组学习过租的6个因素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比较,系数标明其二者相关性显著(P均<0.01).结论 心理辅导能够提升独立学院新生自我效能感以获得良好的学习行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目的 考察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异同.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100名创业大学生和100名非创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创业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②在自我概念的几个维度上,创业大学生皆高于非创业大学生,并且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t =-2.056,0.078,-1.945;P均<0.05).自我批评(t=-2.890,P<0.01)差异显著;③理工类与艺体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而文史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有显著差异,即生理自我、自我批评(t=2.821,3.325;P均<0.01)、自我满意与自我行动(t=2.779,2.544;P<0.05),而且总均分(t=2.629,P<0.05)差异显著;④男女创业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仅男性自我批评项目存在创业非创业的显著性差异(t=0.110,P<0.05).结论 创业大学生和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子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偏高;自我概念也受到学科及性别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作者:俞金波;葛国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军事医学研究生学习动机强度调查

    目的 调查军事医学研究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为研究生管理部门加强教育引导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比较研究生总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录取类别、不同培养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学位类型、不同专业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强度.结果 研究生总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x2=2.548,P=0.636)、不同年级(x2=9.852,P=0.131)、不同录取类别(x2=9.978,P=0,267)、不同培养层次(x3=3.026,P=0.554)、不同身份(x2=5.061,P=0.536)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学位类型(x2=9.605,P=0.048)、不同专业研究生(x2=26.550,P=0.022)学习动机强度有所不同.结论 军事医学研究生整体的学习动机强度适中,科学学位研究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动机较弱.

    作者:周东;鲁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特点.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75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t=0.49,-1.32,P>0.05;F=1.73,1.93,P>0.05),但在数值上,男生的成就动机强度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就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独特的社会化过程导致了其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

    作者:徐学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企业员工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企业员工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COCBS)对225名企业员工施测.结果 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自我和谐与组织会民行为各雏度显著负相关(r=-0.19~-0.44,P<0.01~P<0.001);②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组织会民行为的组织认同、尽职行为和人际和谐因素有显著负相关(r=-0.18~-0.27,P<0.01~P<0.001);③自我灵活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5个难度均有显著正相关(r=0.30~0.69,P均<0.001);④自我刻板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和谐(r=-0.26,P<0.001)和保护组织资源因素(r=-0.20,P<0.01)有显著负相关.自我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自我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5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8~0.69,P均<0.001);②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织认同、尽职行为和人际和谐因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5~-0.17,P均<0.05);③自我刻极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和谐(β=-0.18)和保护组织资源因素(β=-0.19)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 自我和谐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

    作者:黄俊莉;虞涛;高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系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致残率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系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系统治疗,两组随访期限3年.于1年、2年、3年时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精神残疾程度、阴性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实际完成154例.干预组各量表指标改善程度于各阶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作者:李和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离异家庭初中生家庭关怀度和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家庭关怀度和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对38例离异家庭初中生(以下称离异组)及38例完整家庭初中生(以下称完整组)进行调查.结果 ①离异组与完整组APGAR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显著(t=2.07,2.16,2.24,2.33,2.41;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离异组GQOLI-74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完整组(t=2.09,2.15;P<0.05或t=2.72,2.9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离异家庭初中生家庭关怀度和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王新刚;刘学峰;王少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8例符合CCMD-3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 mg/日)或度洛西汀(60 mg/日)口服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HAMD-17分值(分别为5.97±3.17,6.01±3.28)较治疗前(分别为23.81±3.06,24.05±2.87)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第1、2、4、6周末,两组间HAMD-17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第一周末,两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变化;④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度洛西汀组.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均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两者疗效相当,起效快速,二者不良反应轻微,但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度洛西汀少.

    作者:李含秋;何柱国;赵慧亮;王西林;李婷;殷青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初中生感觉寻求、学习焦虑及其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初中生感觉寻求和学习焦虑的现状及其特征,探索不同的感觉寻求水平对学习焦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共12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①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镇居民)对初中生的感觉寻求具有显著影响(t=3.78,P<0.001 ;F=42.58,P<0.001;t=4.95,P<0.001;t=2.82,P<0.01);②人口统计学变量(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对学习焦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F=11.81,P<0.001;t=-3.28,P<0.001;t=2.01,P<0.05);③初中生感觉寻求水平与学习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04,P<0.01).结论 兴奋与冒险寻求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初中生的学习焦虑水平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作者:顾宇莲;何成森;张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学生学习策略、非智力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中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情况与非智力因素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从某中学抽取不同年级的3个班,总共150人作为被试.以《学习策略量表》、《非智力因素量表》以及2009年期中各科总成绩转化来的标准分分析.对被试采取问卷形式并给予指导帮助其完成问卷.结果 ①初一初二年级的学习策略应用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异(t=0.433,0.291;P>0.05);②初一初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非智力因素没有明显的差异(t=0.223,0.552;P>0.05);③学习策略中的复述、精加工、组织、元认知、资源管理和努力策略与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责任心等呈正相关(P<0.05);④学习策略3个维度下的组织策略,监控策略与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t=0.231,0.233;P<0.05).结论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培养自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习成就的取得,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明蓓;卢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来访者与非来访者防御方式的比较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咨询来访者和非来访者在防御方式使用上的差异.方法 研究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的中文修订版,对1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56名,非来访者122名(根据是否有咨询的意愿特非来访者分为两组).结果 ①中文修订版DSQ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α=0.872);②来访者比有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2.863,P<0.01;t=1.982,P<0.05);③来访者比无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3.951,3.666;P<0.01);④性别因素对3大类防御方式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68,0.184,0.061 ;P>0.05).结论 参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未参与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的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男性和女性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没有差异.

    作者:霍丹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抑郁症、焦虑症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心理科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SDS量表比较:抑郁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性欲减退、决断困难、空虚感、晨重晚轻、兴趣减退、睡眠障碍、忧郁7个项目,焦虑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能力减退2个项目,易哭、自杀意念、易激惹、决断困难及无用感5个项目得分抑郁症(分别为2.23±1.03,1.85±1.01,2.53±1.07,3.28±0.78,2.90±1.04)均显著高于焦虑症(分别为1.58±0.94,t=3.60,P<0.01;1.20±0.55,t=4.40,P<0.01;2.05±1.06,2.42±1.20,2.90±1.05,t=2.49,2.26,2.36;P均<0.05).SAS量表比较:焦虑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多汗2个项目,抑郁症中平均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依次有睡眠障碍、不幸预感、多汗、静坐不能4个项目,心悸、尿意频数、手足颤抖、躯体疼痛、晕厥感、面部潮红6个项目得分焦虑症(2.72±0.92,2.98±1.03,2.23±1.11,2.60±1.21,2.12±1.08,1.83±0.92)均显著高于抑郁症(2.00±0.97,t=-4.14,P<0.01;1.85±0.95,t=-6.24,P<0.01;1.73±0.88,2.05±0.93,1.42±0.72,1.63±0.80,t=-2.73,-2.79,-2.79,-2.76;P均<0.05),不幸预感项目得分抑郁症(3.25±1.00)显著高于焦虑症(2.77±1.36,t=2.22,P<0.05).结论 抑郁症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焦虑症的抑郁情绪不明显;抑郁症的焦虑症状多表现为精神性焦虑,焦虑症突出表现为躯体性焦虑.

    作者:尹红蕾;赵静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将冲突方式量表改编为《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使用改编的《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对5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构念量表为效标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同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 ①《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共有78个条目和11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x2/df=3.23,P<0.05,NFI=0.95,NNFI=0.96,IFI=0.96,CFI=0.96,RMSEA=0.07),量表与自我构念量表之间存在预期相关;②《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6~0.92之间.结论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大学生宿舍冲突的研究.

    作者:光裕;曾细花;陈文星;胡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状况及人口学特点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整群随机抽取山东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180名进行团体测量.结果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为31.51%;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不同(F=10.064,P<0.01);人际交谈和交友困扰地域主效应显著(F=6.061,4.272;P<0.05).结论 医学生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尤其是大一和来自乡镇的医学生.

    作者:田卫卫;陈彩琦;王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7岁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及方向认知的研究

    目的 探索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心理旋转能力上的差异及心理旋转能力的机制.方法 15名4~7岁孤独症儿童与30名2~7岁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成低龄组(n=16)和高龄组(n=14).接受韦氏幼儿智力测验、方向认知任务和心理旋转任务.结果 ①正常低龄组与孤独症组智力测验得分相当,对方向的认识无论是有生命物体组还是无生命物体组得分高于孤独症组(P=0.012,0.043,0.023);②两组的心理旋转任务总分、有生命物体组与无生命物体组得分差异性不显著;③两组在4个心理旋转方向上的表现相当;④正常高龄组表现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孤独症儿童对方向认知能力及心理旋转能力均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与物体有无生命无关.方向认知能力可能是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作者:汪贝妮;曹召伦;朱春燕;汪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安高职院校与军校、普通高校学生自信比较

    目的 比较会安高职院校、军校、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采用青年自信问卷对3类院校共5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公安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才智、应对、品质和人际自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公安高职院校男生才智自信和应对自信水平高于女生(F=4.191,5.143;P<0.05);在自信各个维度上公安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公安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水平均显著低于军校学生(P<0.05).结论 公安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从警意识,增强职业荣誉感,培养女生信息接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作者:申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内隐利他在不同实验材料中的研究

    目的 考察大学生内隐利他倾向的存在性及其与外显利他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修订的Rushton编制的《利他精神自陈量表》及图片—词汇联结和词汇—词汇联结的内隐联想测验进行研究.结果 ①内隐图片—词汇联结实验的相容反应时与不相容反应时差异显著(t=-12.55),内隐词汇一词汇联结实验的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t=-10.04);②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行为无相关,不同实验材料的内隐实验IAT效应值存在显著相关(r=0.43,P<0.01);③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利他行为内隐倾向存在且稳定;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与外显行为相分高,并且男女生的利他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宋琳婷;陈健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772名大庆油田员工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大庆油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心理健康干预框架.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2772名大庆油田员工进行心理状况测评,与国内成人常模及性别变量之间进行对比.结果 ①调查对象各因子及平均分与国内常模对比,除躯体化分数高于常模(U=-5.36,P<0.001),其余均低于常模;②男女油田员工性别变量SCL-90平均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4.94,P<0.001),女性高于男性;③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男性均低于女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结论 ①大庆油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国内成年人常模而言,心理健康水平尚可;②大庆油田员工中,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7个方面.

    作者:韩冰;彭柏群;何旭辉;张玉兰;张立峰;王岩;吴艳;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将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8人分为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7次,每次2~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辅导,采用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曼华;王宇;来源;张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二级本科院校2783名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与第一学年学业成绩(包括平均成绩和班级排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大一新生中有17.75%的学生心理异常,男女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或0.001),UPI第二类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优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②UPI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神经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83,0.73,0.97;P均<0.01),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在UPI多项因子上更容易出现问题,这种相关性在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间有差异;③性别、UPI的神经症和躯体症状因子这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大一新生平均成绩的21.8%的变异量.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且有群体差异.

    作者:姜巧玲;朱千;伍露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小学四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团体辅导对提高该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2个班选出量表总分前15名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的47名学生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并在辅导后再次使用心理健康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MHT量表总均分为(36.32±11.97),有2名学生的MHT全量表得分在60分(标准不健康值)以上,检出率为2.6%,有12名学生的全量表得分在50~59之间(心理状态欠佳);除学习焦虑量表得分外,其余内容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学习焦虑的检出率和平均分高;②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3.185,P<0.001);③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t=-1.397,P>0.05);④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3.774,P<0.001).结论 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上,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丽娜;程淑英;陈允恩;王亚楠;耿雪华;杨美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