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徐燕萍;潘红芬

关键词: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具有病程较长、高复发率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1].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面对应激如何采取正确积极应对方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稳定血糖的护理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与护理具有特殊性.糖尿病可加重或影响食管癌的手术,食管癌的手术创伤又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本例患者有2型糖尿病14年,胰岛功能基本丧失,血糖控制不稳,更加剧手术风险.针对患者病情,外科医务人员在内分泌科的协助下,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方案,采取快速血糖仪连续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适时调整静脉胰岛素泵入速度,结合静脉高营养与早期肠内营养的使用,保障机体能量供给予水电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手术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单套管多通道套管和常规器械经脐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本组对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或异位开口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病例回顾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均在单孔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需术中增加套管或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7,平均估计失血量小于30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d可起床活动,引流管、尿管、双J管分别在2d、7d、30d拔除,内镜下可见输尿管乳头,术后2~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膀胱尿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和反流,脐部切口美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伤小、美观经济、恢复快的优点.输尿管乳头式膀胱再植法狭窄率低、抗反流效果好,镜下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赵海璇;胡丽璇;沈玉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行超声下导丝定位术的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普查意识的增强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会在不可触及阶段被发现[1],称为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其中许多NPBL是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方法难以定性的[2],为明确NPBL的性质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它是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方法,能够使得NPBL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提高病灶切除率[3].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对85例NPBL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手术前留置金属导丝定位,为临床手术医生起到了准确的引导,本文将护理配合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马步云;Parajuly Shyam Sundar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脑卒中卧床患者228例,发生便秘178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相应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便秘情况有明显改善,2d内排便130例,4d内排便48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并发便秘的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解除患者便秘带来的痛苦,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结论 护理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促进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者:陈惠芝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肝硬化腹水合并双下肢溃疡患者的护理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1].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并发症多且易反复,身体长期被不适所困扰,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和家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而肝硬化腹水合并双下肢溃疡更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这也是比较少见的合并症.

    作者:张东敬;吕彤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无痛液压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的护理

    小儿包茎是小儿生殖器包皮口或包皮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和阴茎头[1].小儿包茎是男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会造成包皮里积留污垢、尿液残留,严重者出现发红、感染、炎性反应、粘连和坏死.我院李森恺教授首创的无痛液压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操作简便,家长经济负担轻,患儿痛苦小,避免了成年后更大的手术创伤,家长容易接受.

    作者:李尚;王大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做保障.本课题就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经过文献查找,咨询专家意见等,总结分析了河南省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发展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臧舒婷;李玉萍;王淑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是每位护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必须的、重要的学习环节.随着现代护理教学观念是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向以科学为基础,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自学和专研,强化学生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爱岗敬业精神的转变[1].

    作者:张玲;邹丹羊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6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需行手术治疗患者,经过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的同时,加强了对血糖的监控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燕均;顾佳云;李辉;李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疼痛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疼痛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厌世、轻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界已将癌性疼痛作为一个影响到全球性健康的重要问题予以广泛关注.目前,疼痛研究的重点已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而护士在疼痛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周珺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关于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规划及措施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群体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急诊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

    作者:姜旖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终末期肾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护理

    有研究认为,器官功能衰竭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致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确诊终末期肾病后,医生一般会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肾脏替代方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通路的建立是进行透析的必要条件.终末期肾病患者具有营养条件差、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透析导管的使用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有学者统计认为透析患者MRSA感染占所有MRSA感染的15%[2],而中央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被确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的为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燕;余献平;蔡秋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我院碎石手术室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型微创手术,具有碎石彻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花费少、康复快等优点.是一个先进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式.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年开展MPCNL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洁;张春玲;刘秀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处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正在日益提高.深静脉置管是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为5.4%~23.8%[1];我国报道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为0~18%[2].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的第2死亡原因,死亡率为15%~38%,而由于血管通路所引起的感染占血液透析患者所有菌血症的48%~73%[3].

    作者:王月玲;张空;赵燕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儿童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后行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术后化疗后儿童肾母细胞瘤接受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化疗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的改变等.结论 给予术后化疗后肾母细胞瘤患儿放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文欢;冯惠霞;黄滨莲;张甫银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全程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护理,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1],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9例,男339例,女35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1.53±6.17)岁.合并高血压195例,心脏病163例,糖尿病126例.

    作者:张琳;江红玲;何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一年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观察了老年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第1年中ADL的变化,探讨如何维持和增进他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王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卡通气球在病房的危害

    近年不断有媒体披露,在会议、婚礼等大型活动中,因放飞氢气球引起的群体伤害事件不断出现.而在医院病房里悬挂卡通氢气球,却没有引起病房管理者足够重视,是一种十分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

    作者:陆升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例多发皮肤结核患者的护理

    皮肤被认为是抵抗力强的器官,由于皮肤血液循环较差,含氧量较少,温度较低,结核杆菌不易在皮肤繁殖,很少发生原发皮肤结核.皮肤结核属于肺外结核,为第Ⅳ型变态反应,约1/4患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致使皮肤损害表现为炎性渗出、结节以及干酪样坏死(溃疡),极易被误诊[1-3].皮肤结核多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有关,不注重个人卫生可增加发病机会.外伤甚至纹身导致皮肤结核在国外屡有报道[4~5].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患者也是皮肤结核的易感者[6].

    作者:王燕婷;周丽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约束护理中的应用

    2011年1月,我院ICU对需约束的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控制了约束过程的中的护理缺陷,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使用约束的SICU患者多为使用呼吸机,麻醉后未清醒,或处于ICU综合征期间的,患者较烦躁,病情危重、并且留置多种管道,为了保证SICU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安全而进行约束.2011年1月至6月入住ICU患者159例,因病情需要约束者104例,称为持续质量改进前组(简称改进前组)其中男93例占89.42%,女11例占10.58%;年龄49~95岁,平均年龄(76.00±5.60)岁.

    作者:徐莹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