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丹青;戎群联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开展并发症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136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并发症情况:心律失常3例,出血和皮下血肿5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血栓1例,尿潴留12例,造影剂肾病1例.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小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1958年第一台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人工心脏起搏器挽救了数以万计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成为临床上治疗严重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技术.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问世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已成为预防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手段.但心脏起搏器植入作为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无法避免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电极移位等.我院2010年7~9月收治了3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远期囊袋破溃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小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的5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从2组的呼吸道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从咳痰、咳嗽、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来看,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以及临床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亿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1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调查教育前后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教育前相比,孕妇的孕期行为明显改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其对促进孕妇的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做好围生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
作者:姚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的主要成分是阿洛西林钠,辅料为碳酸氢钠,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注射用硫普罗宁的主要成分是硫普罗宁,辅料为右旋糖酐,性状为白色疏松块状物.主要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和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以及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我院在临床同时使用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与注射用硫普罗宁时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我们将2种药物的配伍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开展,其已经成为外科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也趋于大型复杂化.由于长时间的手术,在鞘卡中频繁更换各种操作钳、电凝钩、超声刀等,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少,腹壁薄,鞘卡极易脱出影响手术的进行,鉴此,我们利用一次性橡皮引流管及0号带针丝线固定鞘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社区产妇母乳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出现母乳不足的社区产妇112例,调查母乳不足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母乳不足原因包括喂养不当,指导不当,奶粉市场充斥,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及乳房发育不良等其他原因.结论 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针对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人体局部组织若长时间受到压力,血循环不通畅,皮肤、皮下组织会发生破损和坏死,后形成压疮[1].一般条件下皮肤可忍受5h以上的缺血状况,但在69.7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压力下持续受压≥2 h会导致不可逆性的损害[2-3].外科手术时间随着微创手术、高难度手术、移植手术发展而延长,较长一段时间维持同一种体位可形成压力,而术中尚无手段改变体位降低患者局部组织的压力,故外科手术中患者常会发生压疮.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80例,探讨外科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宁;彭春华;柴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以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再次住院率以及重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对其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欧美人群中,两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5‰与0.7‰~1.2‰[1-2],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可能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首发表现[3].如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并治疗和预防DVT,则可显著减少PTE的发生.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生;袁霞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风险因素.方法 入选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7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占16.7%.营养风险分析显示,其中36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46.2%.女性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分别为53.7%、21.9%,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37.8%、10.8%.78例患者中,其中有56例患者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1.8%;其中44例患者实施了肠外营养支持,占78.6%;12例患者实施了肠内营养支持,占21.4%.36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26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2.2%.实施了营养支持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7.25±3.45)d显著少于未实施营养支持的患者的(19.26±4.21)d.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存在比例较高,对这些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临床死亡率较高,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1].给予精心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护理工作,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我院对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卿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7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比干预前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惠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对改善产妇围生期分娩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宣教.将2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后3d及5d的分娩过程相关知识、新生儿哺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治疗和护理的遵循情况、实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宣教后观察组患者分娩相关知识及新生儿哺乳相关知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治疗和护理的遵循情况及实施情况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健康宣教在改善产妇围生期分娩相关知识掌握中的效果明显,对于提高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遵从性及效果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佩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等五联征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女性[1].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多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软瘫、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是导致全身急性瘫痪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而危及生命.我院收治1例TTP合并GBS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林林;朱宗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医疏肝健脾方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免煎中药疏肝健脾方,护理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进行SCL-90、HAMD、HAMA和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HAMD、HAMA、SCL-90评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
作者:宋小苑;钟慧红;张惠珍;向科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1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负性情绪的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80例及压疮患者305例设为观察组,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25例及压疮患者2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高危压疮风险上报符合率提高,高危压疮发生率、压疮漏报率降低,预防压疮护理质量评分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准确预测高危压疮风险和准确评估压疮的能力,减少院内高危压疮发生,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姚美蓉;兰晓娥;吴雪华;李涵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医院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危机管理技巧进行汇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09年2~6月对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危机管理技巧的培训.并于2009年7月将危机管理技巧应用于门诊护理中,应用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比较应用前后门诊部门患者投诉的例数和门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危机管理技巧后,门诊患者的投诉例数较应用前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 门诊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危机管理技巧及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纠纷与投诉.
作者:王露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琥宁组和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炎琥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组则在炎琥宁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灌肠治疗,并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观察3组患儿疗效.结果 联合组和炎琥宁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疗效显著高于炎琥宁组.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效果,但要注意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
作者:崔敏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