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代用品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比较

周忠英;胡忠杰;徐志红

关键词:血浆代用品, 分类, 临床, 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大面积烧伤, 紧急情况, 大量失血, 生存率, 休克, 扩充, 患者
摘要:血浆和血浆代用品主要用于大量失血、失血浆及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紧急情况,用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变化,以期对抑郁症的诊断有所帮助.方法 分抑郁症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抑郁症患者血清IL-6(9.03±5.38)pg/ml、TNF-α(14.11±7.48)pg/ml及CRP(6.73±5.80)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2、2.45、2.88,P均<0.05);抑郁症患者血清IL-6与TNF-α水平具有相关性r=0.48,P<0.05).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及CRP水平升高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

    作者:袁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学教学的体会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分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其教学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作者:倪振宇;胡荣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围术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进行亚低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探讨围术期亚低温疗法对此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伤后入手术室行亚低温治疗,脑温控制于32℃~35℃;对照组行常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变化、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及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GOS评分.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脑氧摄取(CEO2)和脑动静脉氧压差(A-VD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4.89、10.19,P均<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高ICP于术后3、7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9,6.89,P均<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PbtO2于术后3d起就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1、6.90,P均<0.05);经GOS预后评分,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7.86%(19/28)与对照组39.28%(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P<0.05);死亡率为14.29%(4/28),与对照组32.14%(9/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结论 围术期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升高的ICP,提高PbtO2,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内皮素与神经系统疾病

    内皮素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内皮素与神经系统疾病.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之据.

    作者:许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青少年急性精索扭转的诊断价值

    青少年急性精索扭转早期误诊率高,常导致睾丸坏死和不可逆性睾丸萎缩的严重后果,但是盲目手术探查又会造成患者更大伤害.本次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诊断青少年急性精索扭转19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金怡;黄邦高;诸靖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浆代用品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比较

    血浆和血浆代用品主要用于大量失血、失血浆及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紧急情况,用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忠英;胡忠杰;徐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6例植入性胎盘临床分析

    近年来,植入性胎盘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常导致产妇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甚至威胁产妇生命.本次研究对36例植入性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钱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持续硬膜外镇痛对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患者术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 观察持续硬膜外镇痛(CIEA)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血儿茶酚胺(CA)水平及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39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作镇痛处理.监测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平均动脉压(MAP)、血CA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8h的血浆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术后24h及96h的多巴胺(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1、2.95,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除CD8+较术前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1、2.98、3.11、3.08,P均<0.05),且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5、3.03,P均<0.05);术后24h、72h时观察组的CD4+、NK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9、2.91、3.09、3.04,P均<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使用CIEA能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减轻对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吕文艳;金孝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8例产科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产科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而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重症子宫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次研究对产科子宫切除38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笑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期研究表明CHF患者的生化指标如尿酸、胆固醇等水平常显示异常,且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2-5].

    作者:李奕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78例疗效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往多采用正规抗痨及反复胸腔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有报道30%的患者经上述治疗后仍出现胸膜粘连、肥厚的并发症而影响其肺功能.

    作者:胡锡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5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和药源性疾病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就45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华旭东;朱晓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子宫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子宫假性动脉瘤容易在创伤后形成.本次研究回顾分析了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洪晓平;陈方红;黄岩花;孙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治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常发生脑血管痉挛,且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本次研究对56例tSA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程军;王为民;姜启周;肖国民;吴建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肺复苏的发展与新进展

    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作者:李春盛;顾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诊断和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storms)系指24h内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由于其死亡率高、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而近年倍受临床关注.

    作者:鲁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78例改良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因有手术时间短、伤口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疤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但因其术野狭小、部位深、暴露欠佳,对临床医师操作技能要求高.

    作者:施雪芬;周素琴;黄意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表达影响,探讨TNF-a与缺血耐受的关系及其在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预缺血+缺血(IP+MCAO);假手术组(SS+MCAO):假手术代替IP,余同实验组;对照组(SS+SS),每组10只.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光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TNF-a的表达变化.结果 局灶性IP能够明显改善3d后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组织学的损伤,下调了TNF-a的表达,IOD值实验组(8109.53±571.21)对比假手术组(10704.72±5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59,P<0.05).结论 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下调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作者:舒勤奋;刘小利;金煜;吴炯;姜寿峰;倪娇娜;罗祖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短暂性脑血发作患者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短暂性脑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6例TIA惠者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早期血清NSE水平情况和单次发作与多次发作两者血清NSE水平情况.结果 TIA患者在疾病早期(入院后第1天)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为(12.08±3.82)u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5),经治疗后血清NSE水平有明显下降,为(9.02±3.96)u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治疗前TIA多次发作患者比单次发作患者血清NSE水平高,分别为(14.05±4.98)ug/l、(11.23±3.05)ug/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5).结论 TIA患者虽然在影像学上无实质性病灶,但有存在神经元损害,而且其发作次数可加重神经元损害.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初孕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宫颈扩张作用的报道,但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各有不同.本次研究对72例初孕要求人流者,术前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途径的米索前列醇,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比较,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胡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