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许玲

关键词:老年, 内科, 睡眠质量, 因素,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对在我院内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此期间选择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并比较2组睡眠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种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均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影响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 观察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性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予以相应的护理,将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与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由于治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在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舒适程度与气道反应,术后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显著好转,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H值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多方位、全面、严密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细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任爱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将其中60例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营养护理干预措施;余者30例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营养状况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正常者构成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强化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文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7例SAP患者早期使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5例发生腹胀,3例发生轻度腹泻,37例均未发生误吸和SAP复发,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鼻空肠管是SAP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做好鼻空肠管的日常护理,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是SAP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关键内容.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其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分叶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指缺损术后血管危象患者的护理

    在临床中,应用皮瓣修复缺损的方法很多,各种皮瓣均有利弊[1].对于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指骨外露患者,当其强烈要求保留手指长度时,须对其多指指端缺损进行修补.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分叶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陈有肖;罗凤楼;陈晓云;黄慧;朱翠兰;郭玲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8月收治的195例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和干预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干预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6.54±2.13)h,术后下床时间为(15.58±3.24)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8.66±5.21)h和(20.35±5.83)h.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作者:张建亚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以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治疗采用以奥沙利铂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为主联合亚叶酸钙静脉滴注及5-氟尿嘧啶静脉持续泵入化疗,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提出综合、全面、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化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为177例,总有效率为59.0%;化疗期间出现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实施护理干预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为(82.3±1.4)分,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为(97.3±2.5)分,二者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结论 临床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联合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并配合综合、全面、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从患者的心理、生理、饮食等方面进行调节,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小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对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另选择实施人性化护理前1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比较实施前后医生、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手术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转,总体满意度患者为93.2%,医生为98.1%.实施前手术患者满意度为82.1%,医生为90.2%.实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明显好转,术后患者恢复状态良好.

    作者:许丽华;陈红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心理干预对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合作程度的影响

    中老年人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因素常常引发白内障,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加上对医院和手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患者常焦虑不安,拒绝手术,一般在子女的强制陪同下或是视力极低情况下才到医院寻求手术治疗.医护人员在救治中往往没有考虑患者的心理需要,不能很好调动患者的内在积极性,不仅影响白内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还会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本研究对来我院施行白内障手术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冬云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1例重症瓣膜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重症瓣膜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瓣膜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例患者虽然病情严重,但给予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结论 术前改善心功能,严格术后护理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罗惠琴;夏绣丽;侯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呋苄西林钠和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呋苄西林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为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抗感染药物,为白色粉末.盐酸氨溴索又名沐舒坦,为无色澄清液体.具有降低痰液黏度,改善呼吸功能,促进黏液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作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及该药使用说明书中均未说明相关配伍禁忌.笔者于2011年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序贯输注,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俊英;张洁;王亚美;杨芳秀;李巧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安脱达脱敏治疗在变态反应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变态反应病(allergic diseases)是指由变态反应机制导致的疾病,如变应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1].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们接触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机会增加有关[2].特异性脱敏治疗(SIT)是当前在临床上针对变态反应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兼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1].安脱达是一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变应原提取物[3].我们采用此试剂对88例变应原尘螨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文;毛福荣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8例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对其预防和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经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有效的防治和护理对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病情的好转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灵巧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选择在安徽省立友谊医院骨科和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1例,干预组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髋关节手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对降低髋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胡章云;李莉;张国英;杨婧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后一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将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1-2].因此,如何预防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临床一线与患者接触多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科在本院护理部的支持下,于2010年12月积极采取多项临床护理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本研究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2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晓;蔡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降低普外科病房红灯率的效果评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优质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而有效的护理模式[1].呼叫器是病房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辅助设施,对其进行管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护理人员时间,而且患者的频繁使用也严重影响了病区的护理工作[2].护理人员是否可以及时、主动的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3].本研究通过对150例普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在降低普外科病房红灯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峰;孙晓霞;谢小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对会阴切开缝合术后降低感染率,加快愈合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产妇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采用0.5%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比较2组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为1.43%;对照组术后感染6例,感染率为4.29%,实验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可有效减轻产妇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切口疼痛,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加快切口愈合.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方法 选择3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对其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 患者总满意度为95.78%,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 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关键,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作者:袁红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先天性小儿唇腭裂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儿伤口愈合时间为6~7 d,平均6.6 d,术后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100%.结论 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小儿唇腭裂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赵晓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 穴位按摩结合足浴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评价

    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及便秘多是由于麻醉药物、抗生素等不良反应及手术刺激引起副交感神经抑制,致使胃肠道蠕动功能减慢所致[1].缩短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恢复正常饮食,促进产妇早期恢复和开展母乳喂养有着重要意义.为观察穴位按摩结合温水足浴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本文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剖宫产分娩的246例产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信群;张海红;沈丽娜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