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儿伤口愈合时间为6~7 d,平均6.6 d,术后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100%.结论 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小儿唇腭裂手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赵晓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静脉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其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发病率一般在30%~50%,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患者常伴有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1].PSD除造成情感上的痛苦,影响肢体神经功能的康复,还减慢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并可使死亡率升高,而且增加了医疗开支,给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极大的负担[2].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燕萍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一氧化碳(C0)中毒是生活中较常见的急症[1],高压氧能迅速改善全身组织和细胞的缺氧状态,提高血浆内的氧分压和含氧量,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选方法[2],而系统、全面、专业的护理会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入我院治疗的5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岚珍;黄央;屠茶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对会阴切开缝合术后降低感染率,加快愈合速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产妇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采用0.5%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比较2组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为1.43%;对照组术后感染6例,感染率为4.29%,实验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碘伏液湿敷配合热疗可有效减轻产妇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切口疼痛,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加快切口愈合.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哮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用力呼气流量(PEFR),25%、50%、75%肺活量大呼气流速(FRF)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明 刊期: 2012年第30期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后一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将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1-2].因此,如何预防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临床一线与患者接触多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科在本院护理部的支持下,于2010年12月积极采取多项临床护理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本研究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2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晓;蔡畅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提高情况.方法 2011年1月和2011年12月分别以我院24个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从每个科室随机抽取出院患者各10例,应用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以电话回访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2011年1月和2011年12月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与2011年1月相比,2011年12月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总均分及服务态度、护理知识告知、病房管理和工作能力维度的平均分有显著提高,而基础护理、关爱患者维持在较高水准.结论 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便于医院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存在问题,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丁小容;杜艳丽;邓小梅;罗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化疗加百忧解对癌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化疗时间均为3个周期.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在行常规化疗的同时服用百忧解.比较2组治疗前后抑郁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化疗加百忧解对癌症患者提高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毛芙敏;郭新海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重症瓣膜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重症瓣膜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例患者虽然病情严重,但给予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结论 术前改善心功能,严格术后护理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措施.
作者:罗惠琴;夏绣丽;侯玮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消化道手术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并发症、死亡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胃功能障碍、溃疡出血、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消化道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娟;李世艳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营养护理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将其中60例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营养护理干预措施;余者30例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营养状况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正常者构成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强化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文莉 刊期: 2012年第30期
在临床中,应用皮瓣修复缺损的方法很多,各种皮瓣均有利弊[1].对于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指骨外露患者,当其强烈要求保留手指长度时,须对其多指指端缺损进行修补.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分叶状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陈有肖;罗凤楼;陈晓云;黄慧;朱翠兰;郭玲娟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5月我院收治的47例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灌肠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护理干预,47例患者,治愈3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有利于减少病情复发,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正兰;谢蓉芝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近2年患者对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投诉原因,并进行核实与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结果 近2年共发生护理投诉81例,其中2010年1~12月54例,2011年1~12月27例.护理投诉与护士职称、入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完善各个科室护理管理措施,特别是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减少护患纠纷至关重要.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体质等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重要[2].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旨在通过三年时间在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创建150个示范病房,通过示范病房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加强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方案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为指导,结合病房具体情况,开展创建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红;张子云;陈凤菊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全盆底重建术的佳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应用补片对盆腔脏器脱垂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32例,对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只有1例出现盆底小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实施全盆底重建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会阴创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出院后的自我保健,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董亚叶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2组住院情况、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组的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在术后首次洗漱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如厕时间、首次活动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按照诊疗、护理及患者的自理康复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而且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于丹 刊期: 2012年第30期
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脑功能严重障碍,即出现昏迷.昏迷作为急诊科的主要危重疾病之一,其起病快、发展变化快,是急诊科诊治的难点之一[1-2].老年昏迷患者在急诊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老化、身体耐受能力低下,一旦发生昏迷不能及时得到救治,极易导致严重后果[3].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病情变化也较快,给诊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4].本研究资料中,我们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78例急诊科老年昏迷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老年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等,探讨临床对急诊科老年昏迷患者的护理对策,为提高老年昏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利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性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予以相应的护理,将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与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由于治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在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舒适程度与气道反应,术后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显著好转,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H值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上述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多方位、全面、严密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细心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任爱芬 刊期: 2012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