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与评价

谢芳;黄宇玲;朱小茼

关键词:心理干预, 冠心病, 效果评价,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
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心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名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两组均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既定的干预方案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两组间干预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于干预前后评价所有入选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SRHMS和SAQ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进行干预效果调查,干预组在自测健康的3个维度和总得分上的差值高于对照组(t=2.772,7.779,6.403,7.035;P<0.01);干预组在心绞痛发作状态、治疗满意度和疾病认识程度3个维度及西雅图总分上的差值也都明显高于对照组(t=1.015,8.774,6.771,9.972,P<0.01),且干预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16.536,P<0.01),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身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影响的长期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影响的长期效果.方法 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河北师范大学59名学生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团体心理辅导.并于课程结束10个月后对辅导的效果进行再评估.结果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自尊干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前与辅导后差异显著(t=6.531,P<0.001);2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有长期效应,辅导后与辅导结束10个月后差异不显著(t=1.168,P>0.05).结论 进行预防性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挥潜能,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

    作者:王威贤;王欣;陈秋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验证性因子分析在焦虑自评量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检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因子结构.方法 联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SAS的因子结构.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因子,特征根分别为5.49,1.96,1.52,1.12,共解释50.46%的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SAS的4因子模型,x2(拟合优度检验)为262.61(P>0.05),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52.结论 心理科患者SAS呈现4因子结构,SAS在不同人群中的因子结构相对稳定;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分析的联合运用在心理学量表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文菁;谭文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欠发达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欠发达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安顺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27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朋友支持相关较高,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0后和90后贫困大学生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20,-2.50,2.40,-2.2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朋友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结论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关联.需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张忠琼;班永飞;殷红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从教养方式的角度阐释影响学习适应的因素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测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从事职业上存在差异(F=3.636,2.751,3.349;P<0.0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新生学习适应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马俊;王伟;牛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驻疆维稳武警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维稳官兵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220名武警官兵与全国常模和军人常模比较.结果 躯体化症状(t=2.91,P=0.0039)、人际关系(t=4.02,P=0.0001)、恐怖(t=4.2936,P=0.0000)、偏执(t=4.525,P=0.0000)和精神病性(t=3.027,P=0.0028)与军人常模比有显著差异;躯体化症状(t=8.0241,P=0.0000)、人际关系(t=3.5196,P=0.0005)、恐怖(t=3.51 29,P=0.0005)、敌意(t=7.0515,P=0.0000)、焦虑(t=1.9967,P=0.0471)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稳军人心理健康状态有别于普通人群,和军人常模有差异.

    作者:梁晓慧;张志斌;宋永斌;马孝俊;李志枚;侯世芳;徐建春;徐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编制

    目的 分析驻疆官兵在执行某任务中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3个单位之间的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方法 以执行某任务的202名驻疆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高原战士生活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该量表结构效度与预期构想一致,各因子与总问卷分的相关系数在0.611~0.819之间(P均<0.0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15;2工作任务压力因子得分(3.64±2.27),生活保障因子得分(3.57±1.03),人际关系因子得分(4.12±0.96),忧虑因子得分(3.91±1.11),环境因子得分(4.20±1.01),躯体化症状因子得分(3.68±1.11),睡眠质量因子得分(3.44±1.09);③3个单位的战士在生活保障因子与躯体化症状因子题目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应用标准,可作为制定提高军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依据.

    作者:迟冬青;胡文东;李津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48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护理专业学生的SCL-90总均分(t=2.79,P<0.05)及躯体化(t=2.43,P<0.05)、强迫(t=4.12,P<0.05)、抑郁(t=2.11,P<0.05)、焦虑(t=2.59,P<0.05)、恐怖(t=3.45,P<0.05)、精神病性(t=4.95,P<0.05)多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专业学生消极应对总均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t=5.45,P<0.05);③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310,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27,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有相关关系.

    作者:吴花林;刘金泉;孙永胜;马存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条件恐惧应激对大鼠行为、血清皮质酮、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条件恐惧应教条件下大鼠的行为及血液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恐惧应激组及空白对照组,恐惧应激组按照改良Takeuchi法制作恐惧模型大鼠,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检测每周(共4周)体重、自发活动相关指标、血清皮质酮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恐惧应激组大鼠的冻结行为学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t=5.700,P<0.01);恐惧应激组体重增长减慢(第一周t=0.457,P=0.642;第二周t=2.675,P<0.05;第三周t=2.316,P<0.05;第四周t=3.930,P<0.01);自发活动实验中恐惧应激组的活动次数减少(第一周t=2.267,P<0.05;第二周t=2.990,P<0.01;第三周t=3.325,P<0.01;第四周t=2.423,P<0.05),恐惧应激组的休息时间增多(第一周t=2.621,P<0.05;第二周t=3.356,P<0.01;第三周t=2.668,P<0.05;第四周t=2.384,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第一周t=2.231,P<0.05;第二周t=3.531,P<0.01;第三周t=2.681,P<0.05;第四周t=2.225,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hs-CRP浓度升高(第一周t=2.773,P<0.05;第二周t=4.043,P<0.01;第三周t=3.373,P<0.01;第四周t=3.162,P<0.01).结论 应用Takeuchi法可建立条件恐惧模型,条件恐惧应激可使机体体重增长减慢,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

    作者:潘霄;刘佳佳;严进;蒋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情感干预对医学生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情感干预对医学生二语写作成绩和二语写作焦虑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只进行写作培训;实验组除了写作培训,还通过网络对学生二语写作进行群体、个体的在线及面对面情感干预.利用SPSS软件分析对照组、实验组二语写作成绩、二语写作焦虑值变化程度.结果 1对照组经过写作培训后二语写作成绩增加了22.18%(t=-5.79,P<0.01);二语写作焦虑值降低了9.39%(t=12.78,P<0.01);2实验组实验后二语写作成绩明显增加(t=-14.03,P<0.001),增加了41.98%;二语写作焦虑值明显降低(t=21.38,P<0.001),降低了18.64%;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二语写作成绩提高率和焦虑值下降率具有显著性差异(t=-3.210,P<0.05;t=8.816,P<0.001).结论 对医学生二语写作情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二语写作焦虑,提高二语写作成绩.

    作者:曾祥发;王学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男女军医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目的 比较男女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有效学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男女军医大学生参加辅导班、学习的主动性、预习复习、订立学习计划等方面的习惯.结果 男女军医大学生参加辅导班、利用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对学习进行总结、请教别人、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订立学习计划等方面的习惯均有不同(x2=49.215,13.921,10.513,9.138,26.850,12.650,25.328;P均<0.05).结论 性别角色对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影响,女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男学员更注重开放式学习.

    作者:鲁娟;崔乔礼;李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在相互认识的同学间的比例为75.56%,发生在男生与男生之间的比例为62.22%,发生于23时之后的比例为80%;宿舍是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占71.11%;大学生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和心理性攻击,大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应对方式存在较大问题;酗酒是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 攻击行为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性别、时间、地点及是否酗酒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尹绍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5年制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唐山师院玉田分校1~5年级1079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怖、敌意、妄想和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t=-3.71,-4.85,-3.67,-7.42,4.18,4.25;P<0.001和t=2.47,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8.77,16.75,16.71,10.29,7.28,16.89,26.79,12.40,22.30;P<0.001).结论 女生更容易出现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男生更容易出现敌意、妄想、精神病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作者:苏春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近10年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及常模确定

    目的 了解我国内地精神科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确定精神科护士群体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模,为精神科心理健康研究、护理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相关数据库资源检索了自1 999年至今的有关用SCL-90评估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实证研究,共收集了文章32篇,有效样本35个,被试3987人,利用SCL-90成人常模做比较,分别利用Review Manager 4软件和Microsoft Excel进行Meta分析和分数合成.结果 精神科护士SCL-90得分状况的合并效应显示,除敌对外(P>0.05),其他因子合并效应均显著(P<0.05或<0.001),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高于常模,强迫、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和偏执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以往的研究结果用于解释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症状的适合性有待商榷,利用新常模评价该群体心理状况将更为客观.

    作者:陈蕾;张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广州市大学生人格特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当前广州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针对若干影响人际信任因素进行相关探讨.方法 本研究所用的问卷由人际信任量表(ITS)、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组合而成,选取23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略高于理论中间值;2城乡大学生总体信任存在显著差异(t=1.971,P=0.047),总体信任的性别差异以及独生与非独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1.284,P=0.224;t=0.676,P=0.543);③总体人际信任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P<0.01)、人格特征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 加强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各高校应该举行有助于提高人际信任的活动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进一步提高人际信任有帮助.

    作者:洪慧娟;杨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目的 调查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学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不同专业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计划性等方面的习惯.结果 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参加学习班、利用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学习别人的经验、对学习进行总结、请教别人、课堂参与讨论、预习、复习、订立学习计划等方面的习惯均有不同(x2=42.019,37.768,37.453,37.349,67.294,34.995,49.913,38.892,28.992,57.671;P均<0.05).结论 不同专业军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长学年制、军医、护理、卫管学员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作者:鲁娟;崔乔礼;李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紧张性头痛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照研究

    目的 以药物治疗为对照,探讨心理治疗对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由精神科的心理治疗师给予心理治疗,共8周.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00,P<0.005).结论 相对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紧张性头痛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素娟;刘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某高校研究生睡民质量与焦虑状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 调查当前研究生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177名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研究生中,19人(10.7%)睡眠质量状况差;53人(30.5%)呈焦虑状态;51人(29.1%)呈抑郁状态.PSQI指数与焦虑呈正相关(r=0.31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E(x2=4.543,OR=4.366,P=0.033)和日间功能G(χ2=9.388,OR=2.363,P=0.002)是导致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研究生的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相关,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对睡眠质量的干预,改善研究生的焦虑状况.

    作者:章莹;胡贵方;陈清;李杰峰;龙宪春;景然;李杏;陈淑瑜;张茹茹;张正刚;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在我院首次住院 (年龄≤18岁)经CCMD-3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84例,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自制调查表,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后完成随访的患者164例,脱落20例.结果 经x2检验分析得出女性患者的复发率较男性患者低(x2=8.89,P<0.05),女性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较男性患者好(x2=10.62,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CGI得分、居住地、自知力恢复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结论 女性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较男性好,CGI得分越高的患者社会功能越差,居住在城市、自知力恢复好、是独生子女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潘多;李泽爱;刘寰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艺术类高中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学业成败归因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艺术类高中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方法 对90名艺术类高中生进行自尊量表(SES),学业成败归因量表(MMCS)测验,以及内隐自尊(IAT)测量研究.结果 1艺术类高中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r=-0.078,P>0.05);2艺术类高中生对学业成功进行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努力(r=0.162,P<0.01),归因于运气(r=0.291,P<0.01);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归因于能力(r=0.075,P<0.05);(③进行学业失败归因时,外显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16,P<0.05),归因于运气(r=0.091,P<0.05);内隐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情境(r=0.104,P<0.05),而内隐自尊水平低的学生倾向将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r=-0.231,P<0.05).结论 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不同的艺术类高中生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会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作者:张艳艳;景一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工作满意度在情绪智力与组织承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考察工作满意度在员工情绪智力与组织承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满意度通用量表和多维度组织承诺量表对27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情绪智力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呈显著正相关(r=0.43,0.31;P<0.001);2工作满意度与规范承诺的相关强(r=0.57,P<0.001),其次是情感承诺(r=0.50,P<0.001),而与持续承诺的相关弱(r=0.18,P<0.05);③工作满意度在情绪智力对情感承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c'=0.28,P<0.001),在情绪智力对规范承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c'=0.09,P>0.05).结论 情绪智力可直接影响情感承诺,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情感承诺;情绪智力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规范承诺.

    作者:刘丽;张珊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