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9例临床观察

叶昆连;程文元;戴振华

关键词: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胆石症, 胆囊息肉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8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9例痊愈出院.切口长度(5±1)cm,手术时间(50±10)min,术后平均住院5 d.切口瘢痕小,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外形美观、手术安全性高、无需特殊器械、费用低等优点,应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神经肽Y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对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小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旷场试验(Open-Field)法,比较抑郁症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将慢性应激抑郁症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盐酸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细胞酶联免疫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比较试验组小鼠下丘脑NPY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总路程缩短、活动次数减少和体重增加幅度下降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2)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症模型组下丘脑NPY的mRNA表达下降.(3)经过3周的治疗,盐酸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小鼠下丘脑NPY的mRNA及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两组的表达结果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结果接近.结论脑内NPY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小鼠的机制之一.

    作者:沈悦娣;许百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宫腔镜手术32例观察

    我院在2004~2005年间使用米索前列醇于宫腔镜手术前软化扩张宫颈,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卵巢黄体破裂16例诊治分析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可以发生于育龄期各个阶段,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2002年9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卵巢黄体破裂进行回顾性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芬园;徐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8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9例痊愈出院.切口长度(5±1)cm,手术时间(50±10)min,术后平均住院5 d.切口瘢痕小,无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外形美观、手术安全性高、无需特殊器械、费用低等优点,应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

    作者:叶昆连;程文元;戴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hild-Pugh A级肝硬化患者合并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

    目的研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变化以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患者动态监测胆碱酯酶的变化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合并农药中毒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非肝硬化组,经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比非肝硬化组慢,且二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的快慢与肝功能程度有关.

    作者:王丽敏;傅文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嗜麦芽窄食芽孢菌感染36例临床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Stenortroph monasmaltophilia,SMA)是一种氧化酶阴性,葡萄糖氧化缓慢,有动力、产淡黄色素的非发酵G-杆菌,1960年首次报道,1983年归为单孢菌属,1993年改为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1],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尤其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诊治的嗜麦芽窄食单孢菌感染病人36例,通过测定对1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临床诱因的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沈秀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近10年单纯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愈的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血管造影确诊有血管壁损伤并在血管外形成囊腔,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分别是:10例位于颈内动脉,8例位于颈外动脉,3例位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分别用带纤毛的铂金微弹簧圈、可脱性微球囊、电解可脱性弹簧进行栓塞.结果单纯闭塞动脉瘤保留栽瘤动脉通畅的13例,同时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有8例,1例出现术后视力下降,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表现.结论对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昊;全伟;钟文军;陈颖东;于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功能的初步探讨

    子宫内膜运动是子宫平滑肌收缩运动的结果,如何采用简便、直观、有效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运动性状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应用经阴道超声和POW-ERDVD图像播放、处理软件对21例不孕不育患者卵泡晚期的子宫内膜运动功能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子宫内膜运动功能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春蓓;杨岳州;费敬英;朱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OSS 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9例观察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间应用MOSS MI-AMI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英勇;赵刚生;陈洵其;张永明;陈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18例观察

    目的探讨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5年6月,对18例23足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采用AO跟骨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8足,良11足,中3足,差2足,优良率78.2%.结论本方法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疗效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楼才俊;李方才;章银灿;方伟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防治丙泊酚注射痛中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注射液是一种静脉麻醉药,在临床使用相当广泛.其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引起注射性疼痛[1].为了减轻注射痛,人们尝试了各种办法,已有文献报道,静注利多卡因能减少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痛[2].

    作者:斯小龙;鲍红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33例报告

    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我院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在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的同时,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3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秋忠;毛晓红;翁辞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颈椎CT检查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07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行早期颈椎CT检查,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本组10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7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颈椎损伤,而颈椎X线平片检查,仅4例可见下颈椎的骨折线.结论早期颈椎CT检查能够发现颅脑损伤患者较为细小或隐匿的颈椎骨折和脱位,其价值明显优于颈椎X线平片检查.

    作者:白简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产ESBLs、ESBLs+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及其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三代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引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ESBLs+AmpC酶等一系列耐药菌株的产生,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更好地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菌株中产ESBLs、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对13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ESBLs+AmpC酶测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卜黎红;徐瑞龙;单小云;许健波;朱以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期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慢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不仅是工业化发达国家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而且也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公认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但是自二十世纪末,国内外学者发现:肾功能不全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紧密,尤其是早期肾功能不全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本文就早期肾功能不全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刘新文;王建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喉白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18例

    喉白斑病是喉黏膜上皮细胞片状过度角化增生,呈现厚的白色病变,多见于声带[1].近年来本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常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2],应引起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茅晓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及急救措施

    1 发芽马铃薯中毒1.1 中毒原因马铃薯又称土豆、地瓜蛋或洋山芋、洋番薯等,含有丰富的淀粉、营养价值较高,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在春天或保存不当容易发芽,称为发芽马铃薯.进食大量的发芽马铃薯或青紫、发绿及未成熟的马铃薯,均易发生中毒.

    作者: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惊厥6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危重急症,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其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和大脑受损的程度,可导致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1].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惊厥病例64例,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诊治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文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产瘫患儿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附11例报告

    目的总结对产瘫患儿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产瘫患儿术前、术后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5~30月,疗效满意.结论产瘫患儿康复护理,对患儿手术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饶世鸣;吴蓓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尿激酶减量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70岁)的剂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高龄组28例(年龄≥70岁)使用减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对照组30例(年龄<70岁)使用常规剂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治疗的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高龄组与对照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0岁)使用减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疗效可靠且较安全.

    作者:陈法余;吕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