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研究

何丽萍;谢娇阳;舒莉莉

关键词:小儿哮喘, 雾化治疗, 全程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取100例通过哮喘雾化治疗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 (P<0.05),实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咳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恢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了解教学改革成效的有力途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视角,对教改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魏屹晗;穆得超;于灏;侯琳;辛建;李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眼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

    为改变眼科教学“老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通过对“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得出结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打造眼科学高效课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陈敏;王凯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探索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建立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真实反馈医学生临床能力,提高医学生培养水平,为医学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依据.该研究在对国内外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习教学管理经验,确定临床综合能力的内涵及评价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条目进行筛选,进一步确立条目内涵、分级及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及效度进行分析,终确定指标体系.

    作者:吴丹云;蔡桂英;张妍;张晓宇;李珍妮;王慧萍;邵海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拿大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对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发展的启示

    加拿大的住院医师培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此文通过借鉴加拿大成熟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剖析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杨瑾;程芸;应振华;王倩倩;刘江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格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微格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应用现状和特点.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中2001-2016年间发表的文献,调查微格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情况.结果:微格教学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应用偏重于实践性强、操作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学科.结论:临床技能培训中运用微格教学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分步、有重点、逐项练习临床技能,熟悉整个临床诊疗过程.

    作者:茅骏霞;顾沐恩;张倩;周艳丽;刘世敏;李艺;李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多元化”教学项目的开发拓宽学生创业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鉴于美容造型艺术课程“根据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的项目设计,只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尚缺针对性,本文通过探讨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项目开发与拓宽学生创业途径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出年龄结构、造型风格、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多元化项目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对提高美容相关类专业学双创实践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章益;周亚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现状.方法:抽取某大学护理学院三年级本科护生13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怀意识量表、关怀能力量表和个人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关怀意识得分为(67.04±7.75),关怀能力得分为(181.28±13.81),个人创新能力得分为(52.15±7.81).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中耐心维度标准化得分高,勇气维度标准化得分低;个人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相近.结论: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处于偏低水平,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学院校要注重相关培养,以提高本科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杜少英;高伟娜;周艺;杜小静;王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思维导图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0月在心内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2016年11月-2017年4月实习的50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后比较两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结果:经过4周临床带教后,实验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能力,并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刘盎;孟丽红;李红艳;付英;张洪磊;肖红;刘志高;路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压力对医学生临床医疗行为表现影响的初步研究

    对实习轮转内科和外科结束后的201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60名学生进行OSCE考试,由SP扮演4个模拟场景,学生分别进入有无内外压力的4个模拟场景中,对其进行临床医疗行为表现评估和主观压力测定.结果 显示,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医患沟通分数得到提高,而诊断错误率增加.

    作者:王莉英;吴彦;蔡亦蕴;赖雁妮;向阳;黄一沁;杨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使用、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需求、使用情况.为慕课在医学硕士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7份,但仅28.9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慕课,71.01%没有听说过.在听说过慕课的人群中,学习过课程的人数占58.33%,但坚持完成所选课程的仅占37.14%.在没有听说慕课的人群中74.15%的调查者表示对慕课感兴趣的并准备学习慕课课程,92.5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学校统一安排选修国内重点大学慕课课程.结论:医学硕士在读研究生对于慕课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对慕课的需求较高.设计并开发出高质量的相关慕课课程,积极将慕课融入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之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作者:潘闯;杨帆;杨星;莫洁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OOC联合课堂教学在普外科教学应用前景的探讨

    普外科是外科系统大的专科,相关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医学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普外科的教学任务,所以必须探索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MOOC以网络为基础,更新迅捷,能满足当代医学生对不断更新的医学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和跟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MOOC教学模式与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为普外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座宇;崔莹;刘连新;姜洪池;麻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确诊高龄胆结石患者100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治愈时长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优,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高龄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成效.

    作者:董凤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UTS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师制(UT;)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锦州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共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导师制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在实习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满意度、医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导师制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孙丽敏;张涛;贺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呼吸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4名,将之根据不同的带教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对实验组护生采取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带教.带教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成绩、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科临床带教中,运用品管圈带教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责任心以及积极性,更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颜丹鹏;曹笑霄;何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届医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研究

    目的:探讨应届医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为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00名应届医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毕业生总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17.5分,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2)医学毕业生总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13.08分,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均在2分以上.结论:医学毕业生总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等偏上水平,创业自我效能感中等偏下水平,应加强对医学毕业生创业能力的训练.

    作者:陈允恩;庞楠;彭焱;王晓一;籍辉;张郢;肖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移动课堂动态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传统课堂授课仍是目前各高校基础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基础医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移动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堂外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者:于蕾;张春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改良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学专业31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评价二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反馈良好.结论:改良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余艳萍;李玉玲;于文永;徐晶;郑洁;李丽红;皇甫辉;王斌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基于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目标,探索并实践了“启、练、赛”三位一体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云;杜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取100例通过哮喘雾化治疗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 (P<0.05),实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咳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何丽萍;谢娇阳;舒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生应对方式与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讨论分析护生应对方式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对995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应对方式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宁夏护生应对方式6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护生应对方式与其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水平均具有相关性;应对方式因子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水平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对在校护生进行应对方式的积极引导,提高其总体幸福感与职业认同水平,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同时,有效促进护生职业发展.

    作者:田云霞;张晶;王昭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