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周涛;郑鸣之;沈岳良;陈莹莹
“互联网+”时代下孕育的产物智能手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及教育改革.我们将手机课堂运用于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中,开发出了涵盖手机课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显示,手机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满意度,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作者:傅卓凌;陈利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微信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3名,分别给予常规带教与常规带教+微信平台干预,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出科时专科理论、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有22名对带教教师表示满意,占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能够调动护理实习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护理实习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效果;方法:本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手“医联体”,通过“走下去、送上来”加强医疗互动和师资整合,应用5W1H方法分析解决全科医师培训问题,应用于学科建设、基地管理、师资交流、培训质量监管等八个方面.结果:“医联体”模式下的全科医师培训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学习积极性、临床服务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结论:在“医联体”模式下在全科医师的培训中应用5W1H方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的培训质量.
作者:杨丹丹;张继红;李家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校外教学基地的临床教学,为完善临床医学校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围绕管理体制、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师资培训体系等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现行的校外教学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必须对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评价、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作者:刘亮;李凤珠;葛明;周庆;咸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寻找儿科学BOPPPS理论教学的优化方案.方法: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BOPPPS组和优化组进行新生儿内容教学.结果:BOPPPS教学在学习/价值感、群体互动、知识宽度方面优于传统授课组;三组在各种客观测试的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OPPPS教学过程可借助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流程优化.
作者:章殷捷;凌剑蓉;赖正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附属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师资队伍则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通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和解决途径,不断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的质量.
作者:王继年;张泓;樊松;张蔚;高敏;王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利用PBL结合EBM的方法,提升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方法:选取70名专业型规培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终通过学生理论考试和Mini-CEX(迷你临床评价量表)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Mini-CEX评价优于对照组,在沟通技能、临床判断、组织效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结合EMB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提高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治能力.
作者:李亮亮;王雯雯;姜红;李向红;刘冬云;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计数、尿蛋白、抗ds-DNA、C3和C4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抗ds-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的60名外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室先后顺序将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名,分别给予传统带教方式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观察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外科带教,可提升学习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其中随机抽取1个班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另1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T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和优良率均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大多数学生认为TBL教学法可提高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延长了课外学习的时间.结论: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值得在预防医学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牛莹莹;谷红梅;刘凤海;范兴君;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教学.结果: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金瑞华;罗丹;王金玄;薛俊琳;张儒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问题导向学习(PBL)能够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PBL实施深刻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吉林医药学院PBL教学实施情况,阐明了PBL案例的撰写流程、规范和审核体系以及PBL教学要求和实施流程,PBL教学省思将为PBL教学的持续推进和高质量案例的积累奠定基础.
作者:赵丽微;辛程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医·工”互融特色教学改革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医学与工程类课程衔接互融的途径以及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培养等问题的再思考.
作者:郑万挺;曾碧新;黄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面向应用型医科人才的培养,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性实验与综合性虚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大赛相结合,在独立学院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虚拟实验”等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琼;张韦深;吴欣慧;龙天澄;汪雪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三年间于我院就诊的11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与123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发脑梗塞组与大面积脑梗塞组相比,仅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ACI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东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教与学中的效果.方法:2014级临床1班学生162人为试验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妇产科学病理产科部分的教学讲授过程中,2014级临床2班学生158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讲授完毕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并对试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凤兰;陈杰;梁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差错隐患防范中应用SHEL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外科患者中所发生的62例护理差错隐患进行分析,具体为月份分布、差错类别,使用SHEL模式进行加强,并且还需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比较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效果情况.结果:经过强化和防范后,与防范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差错隐患防范护理中应用SHEL模式,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改善缺陷、分享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姜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为提高医学实习生实习质量,我院提出对医学实习生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预培训模式的研究.方法:选拔不同专业2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住院医师规范化预培训模式实习,对照组则按原有实习标准完成.结果:实验组在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终考核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该培训模式既有利于医学生完成规范的临床实习,又有助于其适应毕业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敏婷;郑光珊;黄龙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以“核心课程”为主,关注文化、历史、社会、宗教、艺术等对学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整理访问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医学预科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其特点与结构,从不同角度总结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作者:冯宪敏;孔繁利;时文艳;刘迪;孙宏宇;王柳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教育评估现状,发现评估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院内外教学利益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对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比调查结果和现行指标的差异.结果:91%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教学评估,评估主体应包含学生、专家、管理人员和临床教师,对医院教学总体满意度为92%,我院现行指标体系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结论:教学评估宣教应深化,评估主体需扩充,指标设置需要完善,应强化关键指标的权重.
作者:段茗玉;周栩;刘玮;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