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章;刘建波;黄俭强
目的 了解大学生倾诉行为的相关特征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对苏州市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中,多数大学生认为,通过倾诉,心理状态会变得很好.男女生在倾诉方面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①女生较男生更愿意通过倾诉调整心理状态(t=-4.483,P<0.01);②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异性作为倾诉对象(t=3.195,P<0.05);③女生倾诉的目的 更倾向于宣泄情绪(t=-2.965,P<0.05);④女生倾诉后心理状态的变化较男生更为显著(t=2.726,P<0.05).结论 倾诉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常晓希;张晶;黄辛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不同科室200名病人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在176例被调查者中,单纯焦虑者7例(4.0%),单纯抑郁者10例(5.6%),焦虑合并抑郁者39例(22.0%).总计发生焦虑者46例(26%),发生抑郁者49例(27.7%).②内科病人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P<0.001),而SDS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t=0.008,P>0.05);③不同居住地、工作情况的病人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1.547,P>0.05),但抑郁情况有显著性差异(F=1.972,P<0.05);④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和谐状况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6.381,6.340,P<0.001);⑤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F=5.331,5.060,P<0.01);⑥不同科室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12.313,14.40,P<0.00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呼吸内科病人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病人.结论 内科病人的焦虑情绪受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影响,抑郁情绪受居住地、工作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文化程度因素影响;呼吸内科病人焦虑押郁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内科病人.
作者:李建明;李妲;张素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军医大学男女学员的心理水平.方法 通过SCL-90争STAI的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男女之间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一年级男女学员往校学习期间心理发展的差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中期进行测试,至第六学期结束).结果 ①在校所有男学员和在校所有女学员比较,军医大学女学员F2、F6、F8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4.80,6.48和8.66,P<0.05);②一年级男女学员在校期间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女学员SCL-90和S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如第六学期F5、F8、F10、SAI、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3.85,4.79,5.23,6.91和8.10,P<0.05).结论 和男学员相比,军医大学女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作者:鲁娟;李松;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北京公务员中A型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383名健康体检的北京公务员,采用A型行为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A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4.50%,B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25.66%,生活满意度评分,总体满意度较高;A型和B型行为两类型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型个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A型个体(P<0.05或0.01).结论 在北京公务员群体中,行为类型影响生活满意度.行为类型与生活满意度相关.
作者:徐虹;赵宏林;刘江;孙忠人;吕春梅;王淑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编制1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方法 采用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2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结果 ①确定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共21条项目的 量表结构,可解释51.891%的变异,各条目的 负荷范围在0.545~0.753之间;②全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90,各个维度Alpha系数在0.0173~0.564之间,并且都达到显著相关(P<0.01).结论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作者:甘雄;赖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6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职业康复组(35例,简称康复组)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入组后均进行生活料理、社会技能训练,康复组同时还进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均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训练.治疗中对两组的精神症状(PANSS)、社会功能(SDSS)、康复状态量表、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康复组PANSS、SD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在第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6个月中,康复组复发率(9.3%)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能促进其病情逐步缓解、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以目的 抽样对湖南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和程度在不同年级(P<0.01)、不同学校及专业(P<0.05)的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0);③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倾、精神质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相关(P=0.000).结论 ①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存在联合预测作用;②各高技应加强半业生危机干预工作,对大二学生应有针对性释压;③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在对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方面的工作应开展得更加深入细致.
作者:汪伦;杨鑫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并探讨人际关系困扰与社会支持、个体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某专科院校204名聋人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其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自尊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①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较严重;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聋人大学生分别在人际交往维度和人际交流维度上存在差异(F=6.48,P<0.05;F=3.99,P<0.05);③社会支持利用度、自尊及社会支持总分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明显的预测作用(R2=0.363).结论 应关注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加强针对性引导.
作者:弋鹏;张茂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学校与专业满意度、师生与同伴关系等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学校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西北地区选取某新建本科地方院校中2211名2008级新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学校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不同专业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0.05);③不同同伴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④不同师生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高校应改善其生态环境以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宪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和择业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运用成就动机量表、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1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在成就动机水平、个人价值取向和总体择业效能感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2.08 P=0.038,t=2.71 P=0.007,t=2.67 P=0.008);城市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自我评价和信息收集方面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F=8.24 P=0.00,F=3.13 P=0.046,F=3.21 P=0.043);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各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大学生成就动机和择业价值取向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杨林;郭巍伟;梁执群;吴敏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并对公务员工作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进行述评.
作者:陈剑;耿庆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个体情绪状态及人格特征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疲劳综合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EPQ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292名职业驾驶员中76例(26.0%)存在疲劳综舍征症状,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X2=6.028,P<0.05);105例(36.0%)存在焦虑情绪,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38.652,P<0.05);72例(24.7%)存在抑郁情绪,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X2=2.826,P>0.05);分析疲劳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与EPQ的关系发现,分量表中N分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E分呈正相关关系(r=0.711,P<0.05);焦虑、抑郁情绪与P、L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汽车驾驶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性.
作者:秦蕴;赵晓锋;陈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女生的合群因子分数高于男生(39.4±4.9 vs 36.6±6.7,F=7.883,P<0.01);性别和年级在活跃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F=4.403,P<0.05);受虐待者与未受虐待者的外向性特质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诙谐因子与性虐待呈正相关(r=0.240,P<0.01),而外向性特质的其它因子与虐待呈负相关(r=-0.151~-0.216,P<0.05);③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对外向性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性虐待对诙谐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对合群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特质的形成可能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作者:高海燕;朱相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书画班(书法班与绘画班)选取60岁以上退休老人75名为书画组,选取未参加书画练习的同年龄、同性别退休老人150名为对照组;采用中国版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Pattern,MH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心理性应激(t=4.89,P<0.001)、社会性应激(t=4.109,P<0.001)、躯体性应激(t=3.29,P<0.01)及应激程度(t=4.81,P<0.001)上,书画组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上书画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t=2.89,P<0.01);②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性(β=0.32,t=5.02,P<0.001)、社会性(β=0.26,t=4.13,P<0.001)、躯体性应激(β=0.22,t=3.33,P<0.01)及应激程度(β=0.31,t=4.90,P<0.00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活质量(β=-0.25,t=3.98,P<0.01)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书法绘画练习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高健;王欣;桥本公雄;赵金龙;贾梦;王泓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性别、年级、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研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SES)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大一新生和毕业生进行测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①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性别、生源差异不显著(t分别为0.819,0.795;-0.113,-1.292;P>0.05);②医学生的自尊与人际信任在年级上差异显著(t=-0.3149,-2.398;P<0.01或P<0.05),毕业生得分高于大一新生;③独生子女的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具有显著性(t=2.171,2.727;P<0.05或P<0.01);④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t=5.016;P<0.01).结论 自尊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促进他们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作者:闫博;刘香;段晶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测量评估,在测评工具方面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文章对已有测评工具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后续研究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作者:曹建琴;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以医生集体效能为团体调节变量来探讨医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集体效能信念量表和中国职业倦怠问卷对11所医院的461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生职业倦怠轻、中、重度的比率分别为20.17%、21.47%、25.60%;②医生的社会支待负向预测成就感降低(β=-0.25,P<0.001);③集体效能对社会支持与成就感降低之间关系的负向预测作用极其显著(β=0.06,P<0.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集体效能负向预测了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作者:姜能志;韩国华;刘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试图找到信息焦虑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程度和原因.方法 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信息焦虑在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大学生孤独感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系别差异;③大学生的信息焦虑与孤独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0,P<0.01),高信息焦虑组与低信息焦虑组的孤独感得分差异显著(F=30.611,P<0.01).经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信息饥渴焦虑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高.结论 大学生信息焦虑对孤独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程度减少其孤独感.
作者:韦耀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5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6.4%;②父母的惩罚、严厉因子分男生组均显著高于女生组(t=2.158,P<0.05;t=2.009,P<0.05),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分男生组显著高于女生组(t=2.483,P<0.05);③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父母教养方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父母教养不当的初中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张亮;张国臣;谢守付;李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糖尿病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某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The MOS-36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健康评价.结果 246例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评分(59.25±21.16)低于李鲁建立的中国常模(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职能的主要因素为并发症数、家庭关怀、收缩压和文化程度.结论 并发症数多、收缩压高者社会职能差;家庭关怀好、受教育程度高者则社会职能好.
作者:张艳丽;李建明;程淑英;苑杰;杨美荣;徐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