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

张丽;边玉芳

关键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现状及关系, 问卷调查, 职业枯竭, 职业承诺
摘要:目的 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方法 使用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和教师职业枯竭问卷对北京地区211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下、认知枯竭和非人性化得分依次下降;②中小学男性教师在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的维度上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F=13.809,P=0.000);③6~15年教龄段的教师在职业枯竭上的得分较高;④职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和留职承诺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各个维度,而规范承诺只作用于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下2个维度(X2/dr=6.060,CFI=0.998,TLI=0.982,RMSEA=0.049).结论 不同性别和教龄的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具有多样化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不同维度对于职业枯竭各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公务员A型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北京公务员中A型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383名健康体检的北京公务员,采用A型行为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A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4.50%,B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25.66%,生活满意度评分,总体满意度较高;A型和B型行为两类型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型个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A型个体(P<0.05或0.01).结论 在北京公务员群体中,行为类型影响生活满意度.行为类型与生活满意度相关.

    作者:徐虹;赵宏林;刘江;孙忠人;吕春梅;王淑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公务员工作压力状况研究述评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和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并对公务员工作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进行述评.

    作者:陈剑;耿庆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结果 临床和出院后跟踪观察,通过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率93.3%、复发率6.7%;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60%、复发率40%.结论 研究显示,心理治疗是促进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服药的依从性好,复发率低,为精神活动的康复打好基础.

    作者:李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选取的4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在大学生4种性别角色类型中,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类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7%、23.2%、25.6%、26.5%;②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安全感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双性化个体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个体(F=12.600,P<0.01);③大学生性别角色男、女正性量表得分与安全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和0.15,P<0.01).结论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个体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张萍;毕重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焦虑抑郁情绪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个体情绪状态及人格特征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疲劳综合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EPQ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292名职业驾驶员中76例(26.0%)存在疲劳综舍征症状,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X2=6.028,P<0.05);105例(36.0%)存在焦虑情绪,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38.652,P<0.05);72例(24.7%)存在抑郁情绪,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X2=2.826,P>0.05);分析疲劳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与EPQ的关系发现,分量表中N分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E分呈正相关关系(r=0.711,P<0.05);焦虑、抑郁情绪与P、L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汽车驾驶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性.

    作者:秦蕴;赵晓锋;陈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因果模型的追踪研究

    目的 阐明消极归因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和无望抑郁的关系,检验无望感的中介效应和自尊的调节作用,并尝试建立抑郁无望与自尊综合理论的因果模型.方法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某高校学生26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对多变量多次追踪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消极归因方式(路径系数为0.127)、负性生活事件的初始状态(路径系数为0.235)和无望感(路径系数为0.455)对无望抑郁的初始状态有显著正向作用;②消极归因方式通过无望感对无望抑郁初始状态的部分中介效应为0.104.负性生活事件的初始状态对无望抑郁初始状态的部分中介效应为0.112;③消极归因方式和自尊的交互作用对无望抑郁的初始状态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165).结论 消极归因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共同作用预测了无望抑郁的产生,无望感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发挥调节作用.

    作者:易红;冯正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方法 使用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和教师职业枯竭问卷对北京地区211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下、认知枯竭和非人性化得分依次下降;②中小学男性教师在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的维度上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F=13.809,P=0.000);③6~15年教龄段的教师在职业枯竭上的得分较高;④职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和留职承诺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各个维度,而规范承诺只作用于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下2个维度(X2/dr=6.060,CFI=0.998,TLI=0.982,RMSEA=0.049).结论 不同性别和教龄的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具有多样化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不同维度对于职业枯竭各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张丽;边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生职业枯竭干预策略研究

    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剧和一系列医疗卫生问题的尖锐,医生职业枯竭的研究也越发受到社会关注,其中对干预策略的研究虽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阐述医生职业枯竭产生的原因,回顾了近年未干预研究的相关成果,并针对我国医生开出了一些干预处方,后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作者:孟梦;尹文强;王青;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军医大学男女学员心理水平比较

    目的 比较军医大学男女学员的心理水平.方法 通过SCL-90争STAI的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男女之间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一年级男女学员往校学习期间心理发展的差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中期进行测试,至第六学期结束).结果 ①在校所有男学员和在校所有女学员比较,军医大学女学员F2、F6、F8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4.80,6.48和8.66,P<0.05);②一年级男女学员在校期间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女学员SCL-90和S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如第六学期F5、F8、F10、SAI、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3.85,4.79,5.23,6.91和8.10,P<0.05).结论 和男学员相比,军医大学女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作者:鲁娟;李松;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目的 探讨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6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职业康复组(35例,简称康复组)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入组后均进行生活料理、社会技能训练,康复组同时还进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均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训练.治疗中对两组的精神症状(PANSS)、社会功能(SDSS)、康复状态量表、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康复组PANSS、SD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在第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6个月中,康复组复发率(9.3%)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能促进其病情逐步缓解、社会功能恢复.

    作者: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的修订

    目的 修订Shapiro控制问卷(Shapiro Control Inventory,SCI)的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2个分量表,并评估其信效度.方法 对SCI进行翻译和初次试测后,343名大学生完成了中文版Shapiro控制问卷测试版的评定,利用主成分法对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并评估其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果 修订后的一般领域控制感量表抽取2个因子共15个条目、控制方式量表抽取4个因子共44个条目,各量表因素结构与原量表较为一致,2个量表下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在0.5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88之间.结论 修订后的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内部结构较为明晰,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信度和重测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作者:申自力;蔡太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糖尿病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某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The MOS-36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健康评价.结果 246例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评分(59.25±21.16)低于李鲁建立的中国常模(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职能的主要因素为并发症数、家庭关怀、收缩压和文化程度.结论 并发症数多、收缩压高者社会职能差;家庭关怀好、受教育程度高者则社会职能好.

    作者:张艳丽;李建明;程淑英;苑杰;杨美荣;徐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方法 经开放式问卷、访谈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确定正式问卷.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由23个项目组成,包括增益性、道德性、浪漫性、自主性4个因素.信度分析(各因素Cronbach a系数>0.615)争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3.076,GFI=0.871,AGFI=0.841,CFI=0.798,NFI=0.750,RMSEA=0.068)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恋爱态度的工具.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5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6.4%;②父母的惩罚、严厉因子分男生组均显著高于女生组(t=2.158,P<0.05;t=2.009,P<0.05),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分男生组显著高于女生组(t=2.483,P<0.05);③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父母教养方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父母教养不当的初中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张亮;张国臣;谢守付;李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铁路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铁路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试机车乘务员323名.结果 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总分整体偏高,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P<0.01)、自我刻板性(P<0.01)和自我灵活性(P<0.01)上与军人常模有显著差异;在自我刻板性(P<0.01)和自我灵活性(P<0.01)上与大学生常模有显著差异.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各维度争总分在年龄(P<0.05)、工龄(P<0.05)和受教育程度方面(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铁路机车来务员的自我和谐水平较低,自我和谐状况受年龄、工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作者:钟韶玲;唐仕雄;潘洁;吕榜军;王贵;蒋永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学历医学毕业生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状态有何不同.方法 2008年9月对3所不同学历教育的医学院校抽查,其中中专生39例,大专生126例,本科生209例,收集一般资料,进行MMPI测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3组MMPI的基本量表、因子量表T分,平均分波动在32.8~59.9之间;②大专生的D和Si分,相对偏高;而Pd、Ma、M和A分又相对偏低(P<0.01);③中专生组与本科生组在MMPI的9个基本量表T分和5个因子T分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①大专生相对于中专和本科生更容易出现自年、抑郁等负性情绪;②本科生和中专生相对于大专生,更外向、自信、乐观.

    作者:张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试图找到信息焦虑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程度和原因.方法 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对2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信息焦虑在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大学生孤独感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系别差异;③大学生的信息焦虑与孤独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0,P<0.01),高信息焦虑组与低信息焦虑组的孤独感得分差异显著(F=30.611,P<0.01).经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信息饥渴焦虑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高.结论 大学生信息焦虑对孤独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信息焦虑程度减少其孤独感.

    作者:韦耀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并探讨人际关系困扰与社会支持、个体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某专科院校204名聋人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其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自尊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①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较严重;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聋人大学生分别在人际交往维度和人际交流维度上存在差异(F=6.48,P<0.05;F=3.99,P<0.05);③社会支持利用度、自尊及社会支持总分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明显的预测作用(R2=0.363).结论 应关注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加强针对性引导.

    作者:弋鹏;张茂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400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和<大学生行为问题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①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在年级、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文理科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监控上存在差异(P<0.05),在元认知体验上差异显著(P<0.01),在元认知知识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问卷各因子和总分上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结论 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越强.

    作者:董成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抗甲型H1N1流感医护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6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7次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照组同期常规处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进行测评,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①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SAS:t=13.347,P<0.01;SDS:t=3.905,P<0.01;SCL-90:t=11.793,P<0.01);②干预后两组SAS、SDS、SCL-90总分争5个因子减分值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减少(P<0.05);③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呈现上升趋势,SCL-90抑都因子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集中认知心理教育能够短期内集中改善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需要坚持开展.

    作者:武涧松;彭石林;黄四梅;贾殿和;张帆;章复湘;闫涛;王正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