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

潘修娴;张灵聪

关键词:心理测量学, 自我中心, 大学生
摘要:目的 介绍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编制并进行心理测量学的分析.方法 通过533名大学生的数据对大学生自我中心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显示出较好的效度和一定的信度;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39.结论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良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不同科室200名病人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在176例被调查者中,单纯焦虑者7例(4.0%),单纯抑郁者10例(5.6%),焦虑合并抑郁者39例(22.0%).总计发生焦虑者46例(26%),发生抑郁者49例(27.7%).②内科病人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P<0.001),而SDS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t=0.008,P>0.05);③不同居住地、工作情况的病人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1.547,P>0.05),但抑郁情况有显著性差异(F=1.972,P<0.05);④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和谐状况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6.381,6.340,P<0.001);⑤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F=5.331,5.060,P<0.01);⑥不同科室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12.313,14.40,P<0.00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呼吸内科病人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病人.结论 内科病人的焦虑情绪受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影响,抑郁情绪受居住地、工作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文化程度因素影响;呼吸内科病人焦虑押郁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内科病人.

    作者:李建明;李妲;张素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书画班(书法班与绘画班)选取60岁以上退休老人75名为书画组,选取未参加书画练习的同年龄、同性别退休老人150名为对照组;采用中国版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Manual for Mental Health Pattern,MH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心理性应激(t=4.89,P<0.001)、社会性应激(t=4.109,P<0.001)、躯体性应激(t=3.29,P<0.01)及应激程度(t=4.81,P<0.001)上,书画组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上书画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t=2.89,P<0.01);②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书法绘画练习对老年人的心理性(β=0.32,t=5.02,P<0.001)、社会性(β=0.26,t=4.13,P<0.001)、躯体性应激(β=0.22,t=3.33,P<0.01)及应激程度(β=0.31,t=4.90,P<0.00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活质量(β=-0.25,t=3.98,P<0.01)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书法绘画练习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高健;王欣;桥本公雄;赵金龙;贾梦;王泓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状况与应激相关因素关系的通路分析

    目的 探讨劳务工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应激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65例劳务工骨折患者入院1周内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状态焦虑量表进行心理评估,选出与焦虑相关具显著意义的变量做逐步回归筛选,用逐步回归筛选到的生活事件(X1)、积极应对(X2)、消极应对(X3)为原因变量,焦虑(Y)为结果变量构筑模型.结果 本组劳务工骨折患者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01),社会支持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0),但逐步回归筛选并未选入;X1、X2、X3与Y的通路系数依次为0.211、-0.291、0.341;X1·X2、X1·X3的通路系数依次为-0.437、0.375.结论 本组劳务工骨折患者社会支持不足,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焦虑的作用得到通路模型的有力支持.

    作者:庄永秀;石华;张大敏;于惠芳;陈静苹;蔡燕君;张兴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糖尿病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某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The MOS-36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健康评价.结果 246例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评分(59.25±21.16)低于李鲁建立的中国常模(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职能的主要因素为并发症数、家庭关怀、收缩压和文化程度.结论 并发症数多、收缩压高者社会职能差;家庭关怀好、受教育程度高者则社会职能好.

    作者:张艳丽;李建明;程淑英;苑杰;杨美荣;徐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选取的4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在大学生4种性别角色类型中,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类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7%、23.2%、25.6%、26.5%;②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安全感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双性化个体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个体(F=12.600,P<0.01);③大学生性别角色男、女正性量表得分与安全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和0.15,P<0.01).结论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个体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张萍;毕重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上海中小学教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并分析上海中小学教师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自编教师一般情况问卷和教师关于ADHD知晓情况问卷对309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教师背景资料、教师对ADHD总体认识程度、对ADHD病因、临床特征、后果、治疗、学校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及教师对ADHD学生的态度.结果 参加调查的教师中,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中学和小学教师相比,差异有极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对注意力缺陷症状的认识度较高,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认识程度更高.79.6%的教师表示担心治疗ADHD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太部分教师对ADHD学生期望值偏低,有负性态度.结论 教师对ADHD的认识既有合理之处,也有欠妥之处,有部分教师对ADHD认识不足.

    作者:金文岚;杜亚松;钟向阳;芮彭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北京公务员A型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北京公务员中A型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383名健康体检的北京公务员,采用A型行为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A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4.50%,B型行为模式检出率为25.66%,生活满意度评分,总体满意度较高;A型和B型行为两类型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型个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A型个体(P<0.05或0.01).结论 在北京公务员群体中,行为类型影响生活满意度.行为类型与生活满意度相关.

    作者:徐虹;赵宏林;刘江;孙忠人;吕春梅;王淑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6690名未成年人,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 ①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者)组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和总分得分都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组的行为、合群、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躯体外貌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和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本地居民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意识状况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水平,越轨行为问题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邱鸿钟;韩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贫困程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差分析

    目的 调查不同贫困程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9名1类贫困学生,18名2类贫困学生,36名3类贫困学生和170名非贫困学生,比较4组学生SCL-90测量的结果.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4组之间在SCL-90量表的总分、总均分、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F=2.688或7.176,P=0.000或0.047),其中以躯体化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差异有显著性(F=6.154,7.176,P=0.000).LSD-t检验发现1、2、3类贫困学生组与非贫困学生组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1类贫困学生组与非贫困学生组除敌对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01).结论 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贫困程度较重的学生心理问题更显著,人际关系敏感是贫困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作者:胡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军医大学男女学员心理水平比较

    目的 比较军医大学男女学员的心理水平.方法 通过SCL-90争STAI的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男女之间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一年级男女学员往校学习期间心理发展的差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中期进行测试,至第六学期结束).结果 ①在校所有男学员和在校所有女学员比较,军医大学女学员F2、F6、F8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4.80,6.48和8.66,P<0.05);②一年级男女学员在校期间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女学员SCL-90和S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如第六学期F5、F8、F10、SAI、TAI分值都低于男学员(F=3.85,4.79,5.23,6.91和8.10,P<0.05).结论 和男学员相比,军医大学女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作者:鲁娟;李松;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学校与专业满意度、师生与同伴关系等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学校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西北地区选取某新建本科地方院校中2211名2008级新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学校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不同专业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0.05);③不同同伴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④不同师生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高校应改善其生态环境以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宪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目的 编制1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方法 采用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2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结果 ①确定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共21条项目的 量表结构,可解释51.891%的变异,各条目的 负荷范围在0.545~0.753之间;②全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90,各个维度Alpha系数在0.0173~0.564之间,并且都达到显著相关(P<0.01).结论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作者:甘雄;赖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科大学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态度量表等,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05名男护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男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强迫和精神病性2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女护生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②本专科男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仅在躯体化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本科男女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专科男女护生仅在人际敏感、恐怖2因子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③男护生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程度、自我态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与人际因子的相关为密切(r=0.593);④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对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显著的因素依次为适应因子、自尊程度、人际因子、学习因子,决定系数为0.481.结论 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男护生入学后的适应力,锻炼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消除自卑感,提高自我悦纳的水平等方面而不断提高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积极认知行为治疗的科学性探索

    本文献综述积极认知行为治疗及ABC理论逻辑论证.

    作者:宋杨;唐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结果 临床和出院后跟踪观察,通过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率93.3%、复发率6.7%;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60%、复发率40%.结论 研究显示,心理治疗是促进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服药的依从性好,复发率低,为精神活动的康复打好基础.

    作者:李春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和择业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运用成就动机量表、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1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在成就动机水平、个人价值取向和总体择业效能感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2.08 P=0.038,t=2.71 P=0.007,t=2.67 P=0.008);城市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自我评价和信息收集方面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F=8.24 P=0.00,F=3.13 P=0.046,F=3.21 P=0.043);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各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大学生成就动机和择业价值取向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杨林;郭巍伟;梁执群;吴敏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工作特征与企业员工工作倦怠

    目的 研究工作特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并量化工作特征对工作倦怠的预测能力.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工作特征问卷对648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①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工作特征对工作倦怠的各个指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②优势分析发现,体能工作要求对情感耗尽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54.90%;领导支持对讥诮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39.23%;工作自主度对低职业效能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45.16%.结论 工作特征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减少工作要求,增加工作资源,有利于工作倦怠的预防.

    作者:张琳琳;刘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及其与职业承诺的关系.方法 使用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和教师职业枯竭问卷对北京地区211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下、认知枯竭和非人性化得分依次下降;②中小学男性教师在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的维度上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F=13.809,P=0.000);③6~15年教龄段的教师在职业枯竭上的得分较高;④职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和留职承诺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各个维度,而规范承诺只作用于职业枯竭的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下2个维度(X2/dr=6.060,CFI=0.998,TLI=0.982,RMSEA=0.049).结论 不同性别和教龄的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具有多样化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不同维度对于职业枯竭各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张丽;边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以目的 抽样对湖南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和程度在不同年级(P<0.01)、不同学校及专业(P<0.05)的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0);③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倾、精神质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相关(P=0.000).结论 ①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存在联合预测作用;②各高技应加强半业生危机干预工作,对大二学生应有针对性释压;③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在对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方面的工作应开展得更加深入细致.

    作者:汪伦;杨鑫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湘西自治州酒依赖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酒依赖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定式问卷对10075名城乡普通人群饮酒情况以及躯体合并症和相关社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城乡普通人群酒依赖总患病率8.45%,男性为15.7‰,女性为0.8‰,男女之比为20∶1,66%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80%的患者有戒断症状.结论 湘西自治州酒依赖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加强饮酒与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已势在必行.

    作者:张智;黄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