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状况与应激相关因素关系的通路分析

庄永秀;石华;张大敏;于惠芳;陈静苹;蔡燕君;张兴国

关键词:骨折, 焦虑, 应激因素, 通路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劳务工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应激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65例劳务工骨折患者入院1周内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状态焦虑量表进行心理评估,选出与焦虑相关具显著意义的变量做逐步回归筛选,用逐步回归筛选到的生活事件(X1)、积极应对(X2)、消极应对(X3)为原因变量,焦虑(Y)为结果变量构筑模型.结果 本组劳务工骨折患者状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01),社会支持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0),但逐步回归筛选并未选入;X1、X2、X3与Y的通路系数依次为0.211、-0.291、0.341;X1·X2、X1·X3的通路系数依次为-0.437、0.375.结论 本组劳务工骨折患者社会支持不足,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焦虑的作用得到通路模型的有力支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成瘾测评工具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测量评估,在测评工具方面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文章对已有测评工具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后续研究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作者:曹建琴;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家庭治疗与心理干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然后将治疗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治疗后的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DS和SAS治疗前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及治疗后的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障碍.

    作者:王永学;孙梅玲;刘爱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受虐待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

    目的 分析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女生的合群因子分数高于男生(39.4±4.9 vs 36.6±6.7,F=7.883,P<0.01);性别和年级在活跃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F=4.403,P<0.05);受虐待者与未受虐待者的外向性特质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诙谐因子与性虐待呈正相关(r=0.240,P<0.01),而外向性特质的其它因子与虐待呈负相关(r=-0.151~-0.216,P<0.05);③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对外向性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性虐待对诙谐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对合群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特质的形成可能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作者:高海燕;朱相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并探讨人际关系困扰与社会支持、个体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某专科院校204名聋人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其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自尊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①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较严重;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聋人大学生分别在人际交往维度和人际交流维度上存在差异(F=6.48,P<0.05;F=3.99,P<0.05);③社会支持利用度、自尊及社会支持总分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明显的预测作用(R2=0.363).结论 应关注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加强针对性引导.

    作者:弋鹏;张茂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的修订

    目的 修订Shapiro控制问卷(Shapiro Control Inventory,SCI)的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2个分量表,并评估其信效度.方法 对SCI进行翻译和初次试测后,343名大学生完成了中文版Shapiro控制问卷测试版的评定,利用主成分法对一般领域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并评估其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果 修订后的一般领域控制感量表抽取2个因子共15个条目、控制方式量表抽取4个因子共44个条目,各量表因素结构与原量表较为一致,2个量表下各子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在0.55~0.88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88之间.结论 修订后的控制感与控制方式量表内部结构较为明晰,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信度和重测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作者:申自力;蔡太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运城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讨运城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工作者应对方式的特点,了解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3名运城市CDC工作人员,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运城以 CDC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医学专业者总体状况欠佳;运城CDC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专业和是否经常与艾滋病人沟通等因素均有正性影响.结论 运城CDC工作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减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和改善医患沟通模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作者:刘浩;郑小英;陆立星;张霞;李江爱;姜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生职业枯竭干预策略研究

    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剧和一系列医疗卫生问题的尖锐,医生职业枯竭的研究也越发受到社会关注,其中对干预策略的研究虽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阐述医生职业枯竭产生的原因,回顾了近年未干预研究的相关成果,并针对我国医生开出了一些干预处方,后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作者:孟梦;尹文强;王青;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学校与专业满意度、师生与同伴关系等学校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学校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西北地区选取某新建本科地方院校中2211名2008级新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学校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不同专业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0.05);③不同同伴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④不同师生关系(良好、一般、较差)的大学新生在SCL-90及9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高校应改善其生态环境以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宪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

    目的 介绍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编制并进行心理测量学的分析.方法 通过533名大学生的数据对大学生自我中心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显示出较好的效度和一定的信度;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39.结论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良好.

    作者:潘修娴;张灵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400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和<大学生行为问题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①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在年级、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文理科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监控上存在差异(P<0.05),在元认知体验上差异显著(P<0.01),在元认知知识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问卷各因子和总分上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结论 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越强.

    作者:董成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工作特征与企业员工工作倦怠

    目的 研究工作特征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并量化工作特征对工作倦怠的预测能力.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工作特征问卷对648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①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工作特征对工作倦怠的各个指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②优势分析发现,体能工作要求对情感耗尽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54.90%;领导支持对讥诮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39.23%;工作自主度对低职业效能的预测力强,方差贡献率为45.16%.结论 工作特征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倦怠;减少工作要求,增加工作资源,有利于工作倦怠的预防.

    作者:张琳琳;刘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倾诉对苏州市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影响的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倾诉行为的相关特征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对苏州市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中,多数大学生认为,通过倾诉,心理状态会变得很好.男女生在倾诉方面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①女生较男生更愿意通过倾诉调整心理状态(t=-4.483,P<0.01);②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异性作为倾诉对象(t=3.195,P<0.05);③女生倾诉的目的 更倾向于宣泄情绪(t=-2.965,P<0.05);④女生倾诉后心理状态的变化较男生更为显著(t=2.726,P<0.05).结论 倾诉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常晓希;张晶;黄辛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6690名未成年人,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 ①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者)组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和总分得分都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组的行为、合群、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躯体外貌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和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本地居民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意识状况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水平,越轨行为问题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邱鸿钟;韩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学历医学毕业生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状态有何不同.方法 2008年9月对3所不同学历教育的医学院校抽查,其中中专生39例,大专生126例,本科生209例,收集一般资料,进行MMPI测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3组MMPI的基本量表、因子量表T分,平均分波动在32.8~59.9之间;②大专生的D和Si分,相对偏高;而Pd、Ma、M和A分又相对偏低(P<0.01);③中专生组与本科生组在MMPI的9个基本量表T分和5个因子T分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①大专生相对于中专和本科生更容易出现自年、抑郁等负性情绪;②本科生和中专生相对于大专生,更外向、自信、乐观.

    作者:张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会支持水平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了解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持续性透析患者进行了问卷调壹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372,P<0.01),SCL-90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评分与SCL-90总评分呈负相关(r=-0.712,P<0.01).结论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正常人低,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秀丽;段文玉;张星;曲矿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糖尿病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某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The MOS-36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进行健康评价.结果 246例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职能评分(59.25±21.16)低于李鲁建立的中国常模(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社会职能的主要因素为并发症数、家庭关怀、收缩压和文化程度.结论 并发症数多、收缩压高者社会职能差;家庭关怀好、受教育程度高者则社会职能好.

    作者:张艳丽;李建明;程淑英;苑杰;杨美荣;徐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

    目的 以医生集体效能为团体调节变量来探讨医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集体效能信念量表和中国职业倦怠问卷对11所医院的461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生职业倦怠轻、中、重度的比率分别为20.17%、21.47%、25.60%;②医生的社会支待负向预测成就感降低(β=-0.25,P<0.001);③集体效能对社会支持与成就感降低之间关系的负向预测作用极其显著(β=0.06,P<0.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集体效能负向预测了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作者:姜能志;韩国华;刘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方法 经开放式问卷、访谈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确定正式问卷.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由23个项目组成,包括增益性、道德性、浪漫性、自主性4个因素.信度分析(各因素Cronbach a系数>0.615)争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3.076,GFI=0.871,AGFI=0.841,CFI=0.798,NFI=0.750,RMSEA=0.068)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大学生恋爱态度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恋爱态度的工具.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31例解锁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卫生部686项目<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对2008年5月~2009月5月期间实施解锁工程的31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解锁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时病情好转者30例,占96.77%;无变化者1例,占3.23%.出院6个月后随访,坚持门诊服药维持治疗25例(80.65%),继续关锁4例(12.90%),诊断2例(6.45%).结论 解锁工程拯救了被长期关锁的贫困重性精神痰病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缺乏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难以保证.

    作者:杨淑恩;张勇;李佳勋;田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以目的 抽样对湖南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和程度在不同年级(P<0.01)、不同学校及专业(P<0.05)的比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影响(P=0.000);③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倾、精神质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性相关(P=0.000).结论 ①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存在联合预测作用;②各高技应加强半业生危机干预工作,对大二学生应有针对性释压;③办学层次越高的高校在对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方面的工作应开展得更加深入细致.

    作者:汪伦;杨鑫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