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

夏建新;吕勤

关键词:氨溴特罗, 布地奈德, 婴幼儿喘息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体征症状的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湿性啰音、气喘和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2.50%,两组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 mg·d-1 ivd,匹多莫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800 mg,po,bid,两组均连续用药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发热、咳嗽、气喘、啰音、肺部X线阴影发生率和症状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 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细胞表达和IgA、IgG、IgM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匹多莫德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更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喘、啰音和肺部X线阴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且各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机制,与改善患者T 细胞亚群及NK 细胞以及体液免疫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相关。

    作者:王强;祝新民;陈培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GRACE与CRUSAD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利用GRACE和CRUSADE危险评分指导PCI术患者使用抗血栓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147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进行研究,探讨PCI患者危险因素的积分情况以及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评分的危险因素部分相同,两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临床应同时评估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充分权衡出血与缺血风险,制定抗栓治疗策略。

    作者:廖敏辉;李平;刘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120例首次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度洛西汀组口服度洛西汀40 mg·d-1,bi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10 mg·d-1,2周内渐加至20 mg·d-1;米氮平组口服米氮平30 mg·d-1,qd。均连续服用8周。治疗后的第1、2、3、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计算总有效率;并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米氮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7.5%,90.0%,92.5%,成本分别是23822.22元,33866.02元和19586.62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225,37629,211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0%,30%,17.5%。结论:米氮平组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比低,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欧灿纯;朱晓茜;朱金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菝葜不同提取部位对卵巢癌细胞的活性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菝葜不同提取物对卵巢癌细胞的活性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法利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菝葜中的有效成分,获得菝葜不同提取部位。采用CCK-8法检测菝葜不同提取物(0,50,100,150,200μg·ml-1)对低侵袭力A2780及高侵袭力HO-8910PM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时间点24,48,72 h两种卵巢癌细胞的状态。结果:正丁醇提取部位(SCR-B)对A2780和HO-8910PM卵巢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47.5,69.2μg·ml-1,乙酸乙酯提取部位(SCR-E)对A2780和HO-8910细胞的IC50分别为147.9,166. 0μg·ml-1;菝葜提取物对两种卵巢细胞A2780及HO-8910PM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结论:SCR-B对卵巢癌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强于SCR-E,且其对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HO-8910人卵巢癌细胞。 SCR-B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丽秀;胡丽玲;廖婧;陈东生;华小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质量控制效力模型的提高方法。方法:建立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豚鼠产生急性过敏反应模型。激发后30 min内观察豚鼠全身反应,并根据致敏性症状评分标准分级。取血用ELISA法测致敏前、攻击前及攻击后豚鼠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结果:攻击后,模型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低剂量组豚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过敏反应症状,而卡介菌中、高剂量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症状明显缓解。模型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 IgE 水平分别为1.6370±0.1586,1.6831±0.2281μg · m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剂量和中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IgE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经牛血清蛋白致敏后,在攻击前后,模型组血清中组胺水平分别为1.4997±0.1331,1.5121±0.0506μg ·ml-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中、低各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中组胺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剂量依赖性抑制牛血清蛋白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其抗急性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有关。

    作者:唐何;李瑞莲;李子珊;陈子渊;欧阳杰湖;王蓉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目的::分离纯化冬虫夏草菌发酵液多糖,并对虫草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法培养冬虫夏草菌,水提醇沉法提取虫草发酵液多糖EPS和菌丝体多糖IPS,联合使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对虫草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再通过硫酸咔唑法分析糖醛酸含量。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多糖EPS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78 kDa,多糖含量为94.8%,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4.5∶8.0∶1.0;糖醛酸含量为6.0%。多糖IPS 的Mr为42 kDa,多糖含量为92.5%,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2.8∶3.0∶1.0;糖醛酸含量为4.5%。结论:虫草多糖EPS和IPS均是杂多糖。

    作者:李蓉;孙书娟;江晓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微乳的制备及表征

    目的::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白藜芦醇微乳,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以白藜芦醇微乳粒径分布、多分散系数( PdI)、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制备白藜芦醇微乳的各个因素,并对制得的微乳进行表征;初步研究白藜芦醇微乳的稳定性。结果:白藜芦醇微乳的平均粒径为231±37.8 nm,PdI为0.228±0.047,zeta电位为-42.5±4.3 mV;透射电镜显示微乳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长期稳定性研究显示,微乳在25℃条件下放置3个月稳定。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白藜芦醇微乳工艺简单易行。

    作者:杨光;谢向阳;宋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香菇多糖联合氟尿嘧啶体内外抗肝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与氟尿嘧啶(5-FU)的联合抗肝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香菇多糖联合5-FU对H2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接种H22细胞昆明小鼠为模型,进行体内抑瘤作用的考察,测定抑瘤率、脾/胸腺指数以及脾组织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体外研究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加入并没有进一步提高5-FU对H22细胞的抑制率,对细胞周期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体内抑瘤实验表明,香菇多糖与5-FU具有协同抑瘤作用,与单独使用5-FU比较,香菇多糖25,50 mg·kg-1联合5-FU组抑瘤率显著提高(P<0.05);香菇多糖25、50 mg·kg-1可以纠正5-FU所致的荷瘤小鼠免疫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荷瘤小鼠脾/胸腺指数。结论:香菇多糖与5-FU具有协同抑瘤作用,其机制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顾琼艳;吴美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曲昔匹特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昔匹特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曲昔匹特浓度在3~75μg·ml-1范围内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9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曲昔匹特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玉含;张连成;贾首时;王超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26例手外伤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 g,ivd,bid;观察组予哌拉西林/舒巴坦1.25 g,ivd, bid。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并进行小成本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细菌清除率为96.83%;对照组则分别为92.06%,95.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哌拉西林/舒巴坦成本-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手外伤细菌性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当,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但因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丁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伐沙班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肢骨手术患者共94例,按使用药品不同分为Ⅰ组(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和Ⅱ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000 IU,ih,qd)。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后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数据、深静脉血栓( DVT)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无明显变化。Ⅰ组发生大出血1例,Ⅱ组3例;Ⅰ组未发生DVT,Ⅱ组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良好,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陈虹宇;吴振波;包华健;何伟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带教师资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培训临床药师带教师资的方法。方法:介绍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应用。结果与结论:基于问题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沟通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严谨性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对于培养学员的带教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伟;王靖雯;乔逸;张维;王明明;爱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雷珠单抗临床应用新进展概述

    雷珠单抗( ranibizumab)是第二代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能与所有活性形式的VEGF-A结合,防止其与VEGFR1及VEGFR2结合,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的观察结果和观点、理念不断涌现。现将近年来雷珠单抗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婧;刘迪丰;蔡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背叶根质量标准的建立

    目的::完善和提高白背叶根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白背叶根横切面和粉末;采用TLC法对白背叶根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以芦丁为参照物确定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色谱柱:SPOLAR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圆整、清晰、重复性好。特征图谱供试品色谱呈现5个特征峰,与参照物(芦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5%之内,其中峰3、峰4相对峰面积不低于0.23和0.6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白背叶根质量,可作为白背叶根的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

    作者:唐秀玲;罗轶;黄清泉;唐秀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与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比较

    目的::建立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与片剂的释放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进行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计算其累积溶出百分率,以weibull方程拟合溶出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释放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且不同厂家的溶出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片剂的释放度不同,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贺艰;张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设计并制备符合中试产业化生产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以泊洛沙姆188、葡甲胺、聚维酮( PVP) K30、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 MCC) PH101、山梨醇、硬脂酸镁及包衣粉为辅料,按照特定的制备工艺制备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相似。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杨欣;龙勇;林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耐斯糖含量优选制巴戟天炮制工艺

    目的::以制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为指标,优选制巴戟天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测定耐斯糖含量的方法优选炮制工艺。色谱柱为Welch AQ-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97);柱温为25℃;流速为0.8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漂移管温度为40℃;低温雾化。结果:耐斯糖在0.2148~0.6444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5%,RSD=3.5%(n=6)。结论:基于耐斯糖含量测定的制巴戟天佳炮制工艺为:甘草用量为4%,拌炒时间为15 min,煮制锅温为200℃。

    作者:周灿;熊辉;廖莎;樊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方坐浴二号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坐浴二号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湿疹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日便后用坐浴二号坐浴熏洗并常规伤口换药治疗,对照组每日便后温水清洗患处后,在皮损和瘙痒处均匀涂搽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并常规伤口换药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2.0%)和总有效率(1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瘙痒消失和皮损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坐浴2号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湿疹有良好临床疗效,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立民;徐跃军;卢勇;覃鑫;俞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工艺验证

    目的::验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方法: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中试生产3批样品,对工艺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验证。结果:验证批次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生产可行,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工艺可靠、稳定。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浆中华法林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血浆中华法林及其代谢产物7-羟基华法林浓度的UPLC-MS/MS方法。方法:用乙腈沉淀血浆蛋白的方法处理,运用Waters XEVO TQD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40℃,内标为华法林-d5;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结果:华法林和代谢产物7-羟基华法林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8 min和1.5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25~2000 ng·ml-1(r=0.9993)和5~500 ng· ml-1(r=0.9996),低定量限分别为5,2.5 ng·ml-1,回收率分别为96.9%~105.3%,97.1%~103.3%,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于检测人血浆中华法林及其代谢产物7-羟基华法林的浓度。

    作者:邹晓华;王双虎;周云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