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研究

陈虹宇;吴振波;包华健;何伟珍

关键词:利伐沙班, 抗血栓,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利伐沙班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肢骨手术患者共94例,按使用药品不同分为Ⅰ组(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和Ⅱ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000 IU,ih,qd)。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后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数据、深静脉血栓( DVT)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无明显变化。Ⅰ组发生大出血1例,Ⅱ组3例;Ⅰ组未发生DVT,Ⅱ组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良好,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癫痫新药醋酸艾司利卡西平研究进展

    查阅国内外关于醋酸艾司利卡西平治疗癫痫的新文献。文献结果表明,醋酸艾司利平口服吸收快、半衰期长、药物动力学呈线性,无明显的药物相互关系。与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相比较,醋酸艾司利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饶志方;王婉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的药源性肾损害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而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关注用药中的安全性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阐述抗菌药物药源性肾损害的病理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示临床重视抗菌药物肾损害的分布和特点,以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刘可欣;管玫;严郁;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天麻钩藤饮中天麻素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天麻钩藤饮中天麻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浸膏得率及浸膏中天麻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煎煮时间、加水倍数及煎煮次数对天麻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次数对天麻素的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优选的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可行,可用于以天麻素为质控指标的天麻钩藤饮有效部位的制备。

    作者:王铁烽;李雅菁;邓梦娇;楼招欢;赵珺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26例手外伤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 g,ivd,bid;观察组予哌拉西林/舒巴坦1.25 g,ivd, bid。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并进行小成本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细菌清除率为96.83%;对照组则分别为92.06%,95.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哌拉西林/舒巴坦成本-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手外伤细菌性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疗效及安全性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当,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但因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丁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体征症状的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咳嗽、湿性啰音、气喘和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2.50%,两组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建新;吕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香菇多糖联合氟尿嘧啶体内外抗肝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与氟尿嘧啶(5-FU)的联合抗肝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香菇多糖联合5-FU对H2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接种H22细胞昆明小鼠为模型,进行体内抑瘤作用的考察,测定抑瘤率、脾/胸腺指数以及脾组织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体外研究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加入并没有进一步提高5-FU对H22细胞的抑制率,对细胞周期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体内抑瘤实验表明,香菇多糖与5-FU具有协同抑瘤作用,与单独使用5-FU比较,香菇多糖25,50 mg·kg-1联合5-FU组抑瘤率显著提高(P<0.05);香菇多糖25、50 mg·kg-1可以纠正5-FU所致的荷瘤小鼠免疫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荷瘤小鼠脾/胸腺指数。结论:香菇多糖与5-FU具有协同抑瘤作用,其机制为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顾琼艳;吴美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药房托管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医疗机构推行药房托管的可行性,为药品零差率改革、药剂科向临床药学转型做出有价值的探索。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上海市7家不同类型医院药剂科和1家著名药品流通企业,访谈相关负责人,并对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tatwing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得到93份有效问卷,尽管某医院药房托管改革成效显著,但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医院药房托管持否定态度,认为医院药房托管目前对临床药学的发展弊大于利。结论:未来全面药品零差率和发展临床药学的形势下,药房托管值得探索和尝试,应在法律上明确药房托管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规范流通市场,保障患者权益。

    作者:周忆南;蔡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质量控制效力模型的提高方法。方法:建立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豚鼠产生急性过敏反应模型。激发后30 min内观察豚鼠全身反应,并根据致敏性症状评分标准分级。取血用ELISA法测致敏前、攻击前及攻击后豚鼠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结果:攻击后,模型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低剂量组豚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过敏反应症状,而卡介菌中、高剂量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症状明显缓解。模型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 IgE 水平分别为1.6370±0.1586,1.6831±0.2281μg · m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剂量和中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IgE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经牛血清蛋白致敏后,在攻击前后,模型组血清中组胺水平分别为1.4997±0.1331,1.5121±0.0506μg ·ml-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中、低各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中组胺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剂量依赖性抑制牛血清蛋白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其抗急性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血清总IgE和组胺水平有关。

    作者:唐何;李瑞莲;李子珊;陈子渊;欧阳杰湖;王蓉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伐沙班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肢骨手术患者共94例,按使用药品不同分为Ⅰ组(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和Ⅱ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000 IU,ih,qd)。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后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数据、深静脉血栓( DVT)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无明显变化。Ⅰ组发生大出血1例,Ⅱ组3例;Ⅰ组未发生DVT,Ⅱ组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良好,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陈虹宇;吴振波;包华健;何伟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骨质疏松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碳酸钙片1粒,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50 IU, im,qd。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等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各骨密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GP、β-CTX、PTH、BNALP、25OHVitD等骨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骨代谢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单用钙剂治疗,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作者:赵杰;袁义;蒋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养血饮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养血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对当归和大枣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选用的色谱柱为Luna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柱温为40℃,流速为0.8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5℃,气体流速2.0 L·min-1。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了当归和大枣的特征斑点,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522~4.176μg (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为1.03%(n=6)。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的养血饮口服液质量控制。

    作者:章春宇;庄程;商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西环素抑制金属蛋白酶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多西环素作为广谱抗菌药物长期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多西环素通过抑制金属蛋白酶( MMPs)而具有抗肿瘤、改善心功能,保护神经,平喘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多西环素新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从而促进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陈薇;付翔;黄鹂莺姿;毛柳珺;戴莉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设计并制备符合中试产业化生产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以泊洛沙姆188、葡甲胺、聚维酮( PVP) K30、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 MCC) PH101、山梨醇、硬脂酸镁及包衣粉为辅料,按照特定的制备工艺制备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相似。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杨欣;龙勇;林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四季感冒片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四季感冒片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连翘苷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柱温30℃,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量度长为28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5种有效成分分离度较好;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0%~105.0%。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有效,可用于四季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兆显;赵丹彤;张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伏立康唑致严重药物性肝损害及低血钾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1个月前于我院二部行肾穿刺检查,诊断为膜性肾病Ⅰ~Ⅱ期,应用甲泼尼龙片64 mg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早晚各750 mg口服治疗,2周后,患者复查24 h 尿蛋白定量无改变。1周前咳嗽、咳痰,未在意。3d前患者双下肢水肿加重,于2014年7月15日入我院治疗。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双肺肺炎。给予注射用磺苄西林钠2 g,ivd,qid,治疗7 d,肺炎好转,8月2日复查血常规和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无咳嗽咳痰。8月2日起更改治疗方案为给予甲泼尼龙足量联合环孢素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530)50 mg,po,bid治疗膜性肾病,患者入院以来甲泼尼龙片一直维持64 mg · d-1, po。查真菌D-葡聚糖117.9 pg·ml-1,为预防真菌感染加剧,给予伏立康唑片(北京博康健基因有限公司,批号:20140305)200 mg, po,bid。当时查血钾3.84 mmol·L-1,AST 26 U·L-1,ALT 39 U·L-1,γ-谷氨酰转肽酶42 U · L-1。8月7日复查肝功:AST 360 U·L-1,ALT 445 U·L-1,血钾3.12 mmol·L-1且自述双下肢无力。考虑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药师提出可能与伏立康唑使用有关。当时复查真菌D-葡聚糖58.06 pg· ml-1。经与主治医生商议考虑真菌感染已经控制,可以停用伏立康唑片,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d-1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1,同时针对低血钾给予口服枸橼酸钾颗粒2 g ,tid。8月12日复查肝功:AST 100 U· L-1,ALT 147 U·L-1。8月10日复查血钾为3.84 mmol· L-1。治疗期间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89.2 ng·ml-1,在正常范围内,经继续治疗,肝酶恢复正常,患者于8月19日要求出院。

    作者:张晓荧;李月阳;张文锐;宋燕青;张四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工艺验证

    目的::验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方法: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中试生产3批样品,对工艺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验证。结果:验证批次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试工艺生产可行,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工艺可靠、稳定。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干姜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干姜HPLC指纹图谱,为干姜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0批干姜药材在240 nm下的色谱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在99%以上。结论:240 nm下干姜指纹图谱专属性及特征性较强,样品信息丰富,可作为干姜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郭琪;赵晓红;韩海建;申睿;杨莹;雷虹;李永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中/长链脂肪乳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长链脂肪乳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76例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在出生后12~24 h内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等治疗,其中观察组中/长链脂肪乳从2.0 g·kg-1·d-1始,以0.5 g·kg-1·d-1递增,逐渐增至3.0 g·kg-1·d-1;对照组中/长链脂肪乳从0.5 g·kg1·d-1始,以0.5 g·kg-1·d-1递增,逐渐增至3.0 g·kg-1·d-1。两组疗程均为7 d。监测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4.38±0.9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1±1.90)d,恢复后体质量增长幅度(30.41±1.81)g·kg-1·d-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7 d后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量应用中/长链脂肪乳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早期营养状况。

    作者:袁静;何缦;丁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渗透压测定

    目的::探讨渗透压计测定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使用渗透压计测定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并对其渗透压摩尔浓度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不同配方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符合眼用制剂的要求。经过室温留样渗透压摩尔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该制剂质量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可作为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渗透压检测的方法。

    作者:李智慧;田海燕;刘洪海;李海霞;刘维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背叶根质量标准的建立

    目的::完善和提高白背叶根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白背叶根横切面和粉末;采用TLC法对白背叶根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以芦丁为参照物确定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色谱柱:SPOLAR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圆整、清晰、重复性好。特征图谱供试品色谱呈现5个特征峰,与参照物(芦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5%之内,其中峰3、峰4相对峰面积不低于0.23和0.6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白背叶根质量,可作为白背叶根的质量标准的主要控制指标。

    作者:唐秀玲;罗轶;黄清泉;唐秀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