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实习带教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研究

王越佳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护理带教, 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实习带教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实习的153名护生,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实习的7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习的81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带教方式.结果:实习后两组护生风险认知评分较实习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生实习带教过程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并降低护生主导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学科交叉的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实践

    断层解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本研究以其为平台,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研究生断层解剖学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证明,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创新能力,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作者:李文生;谭德炎;章琛曦;史勇红;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启示

    文章通过中美医学研究生培养之间的比较,对中关两国医学研究生在管理制度、课程设计、导师确定及其在研究生培养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这些差异中寻找美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法和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不足.有助于年轻的硕士导师在今后研究生培养方面吸取经验.

    作者:宋春雨;钱华;张睿;杨鑫;张瑞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途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探讨“新途径”教学模式在心内科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4年实习的本科生共200名,分为“新途径”教学组和LBL教学组,所有学生均由同一老师带教.通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新途径”教学组在笔试成绩、查体操作成绩及临床病例分析成绩均较LBL教学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途径”教学组在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及心肺复苏的掌握等方面均较LBL教学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途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在心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梅;马玉龙;杨毅宁;于子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分析

    目的:对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的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分值变化经对比,差异明显,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对比显示差异明显,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2.5%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微波对慢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且疗效理想,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科大学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目的:对医科大学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浙江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英语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双语课没有信心;性别在双语学习存在影响;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授课方式和教材需要改进.结论:学生的知识储备、性别、教材、教学方式都对双语教学存在影响.

    作者:张潇雪;南耀进;谢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BL结合LBL的联合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心电图见习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该研究将TBL结合LBL教学模式运用到诊断学心电图见习教学中,并与传统LBL教学法比较.方法:71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班:实验班(TBL+ LBL,36人),对照班(LBL,35人).教学效果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两个班的单选题分数接近,实验班的简答题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实验班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结论:TBL+ LBL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心电图见习教学中被广大学生接受,并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欣;陈建斌;刘林;肖青;唐晓琼;王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性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护理系2010级2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考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法.通过两组学生的成绩和师生的反馈了解改革成效.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实验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9.11%%的学生赞同该评价法.结论:综合性考核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核成绩;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促使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

    作者:龙苏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生心理及睡眠状况浅析

    调查分析中医院校毕业生毕业去向,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自我测评反应其睡眠状况,探讨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寻找解决的对策及干预方法.

    作者:张其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临床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临床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干预对策.方法:自制问卷对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339名实习医学生进行调查,并统计实习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94.6%的实习医学生认为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会对实习医学生的医德产生影响;影响因子排名为个人品德、言谈举止、个人学识等.实习记录沟通不良8例、操作技术不良3例.结论:临床教师个人魅力的品德、学识等因子对实习医学生的医德产生正性的引导及影响,提升临床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向克兰;王青丽;张强;杜明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BT与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应用中的比较与思考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均以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教学的核心目标、问题的设计和教师、学生的角色等存在一定的差别.CBT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构建相关的医学知识网络,是目前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英爽;宋红松;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UpToDate(R)系统在以患者为导向的循证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在教学医院开展的循证教学查房不仅传授系统的疾病理念知识,并且关注于进行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教育.循证临床决策是利用当前可获得的佳证据,结合医生个人经验和病人的意愿做出医学决策.UpToDate(R)已被证实作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临床决策系统,具有强大的教学能力和指导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在以患者为导向的循证教学查房中引入UpToDate(R)能帮助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掌握循证临床决策的科学方法.

    作者:马莉莉;高虹;姜林娣;陈世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教学模式在预选卫生士官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预选卫生士官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预选卫生士官的康复医学教学,2013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014年采用LBL教学为主,PBL教学辅助的模式,设为试验组.课程结束后进行技能考试.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表现在病例分析应用方面;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接受满意度高.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预选卫生士官康复医学教学质量,尤其是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尹清;宋莎;万雪莉;杨伟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研究

    目的:研究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及饮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计划、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两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期护理与系统护理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质量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石敏益;许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本专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护理实习生护患人际沟通能力现状,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4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场观察测评.结果:参研护生沟通能力总得分偏低,为(18.6±3.31),且护理本科及专科两个不同学历层次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护生不同学历层次突出教学重点,采用情景模拟等寓理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刘晓琦;岳立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构建MOOC课程嵌入人体结构与功能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作为本校生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的要求.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具有参与自由、选修方便和名校名师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等优势,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本研究通过依托MOOC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构建符合新时期生物医学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张晓明;夏强;欧阳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3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给予观察组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教学.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实习测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急救模拟案例的综合演练,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临床专业素质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作者:梁世耀;林碧;林碎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OOC教学新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MOOC教学新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12级护理专业1班59人为对照组,2班60人为实验组,分别采用LBL和MOOC教学新模式,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成绩、课题撰写和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优良人数分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可MOOC教学新模式.结论:MOOC教学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作者:宓伟;石塔拉;尹淑英;董兆举;练武;赵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慕课教学模式对儿科本科教学的启示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我国医学教育仍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慕课学习模式给当前医学本科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医学本科教育具有特定的教育标准,医学慕课课程尚刚刚起步,我们在儿科本科教学中借鉴了慕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为实现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包军;钱继红;邵新华;刘世萍;鲍一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VSD技术治疗会阴部Fournier坏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会阴部Fournier坏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Fournier坏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予以手术清创后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48例予以手术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体温恢复时间、清创次数、治愈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均治愈;对照组48例,43例治愈出院,5例死亡;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清创次数显著减少,治愈率显著升高,FGSI显著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Fournier坏疽较传统方法提升了治愈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为临床治愈Fournier坏疽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刘兆辉;徐小平;蔡晓辉;张磊;李晓华;潘渊;陈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教学规范评比活动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因各种原因导致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开展了教学规范评比活动.文章通过介绍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及基本做法,分析讨论活动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以评促进”教学管理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郑玉红;陈泉;万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