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Hajdu-Cheney综合征伴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张燕;陶燕平

关键词:
摘要:Hajdu-Cheney综合征又称为Ⅵ型先天性肢端骨溶解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所致的罕见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面容,颅骨形状异常,发育成熟前牙齿脱落,末端指(趾)骨溶解,以及体型短小.X线检查示:骨质疏松,指(趾)远端骨溶解,颅缝未闭,有缝间骨.根据上述特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即可确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氨苯砜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氨苯砜(DDS)综合征是由DDS所致的药物超敏综合征,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损害和单核细胞增多等症状.该病潜伏期长,易被误诊[1],发病时凶险,在皮肤及黏膜的损害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2006年9月我院收治了1例DDS综合征的患者,经精心的护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晶;郑海英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一种解决血压计橡胶球加压阻力大的方法

    血压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频繁的物品之一.血压计在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橡胶球加压阻力大,恢复原状慢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科室一般会送器械维修处维修或是更换新血压计.经多次实验,笔者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同时经反复证实不会影响血压计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蕾;赵真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1例Hajdu-Cheney综合征伴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Hajdu-Cheney综合征又称为Ⅵ型先天性肢端骨溶解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所致的罕见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面容,颅骨形状异常,发育成熟前牙齿脱落,末端指(趾)骨溶解,以及体型短小.X线检查示:骨质疏松,指(趾)远端骨溶解,颅缝未闭,有缝间骨.根据上述特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即可确诊.

    作者:张燕;陶燕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负压真空采血后直接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的方法

    静脉输液是治疗危急疾病的主要方法,多数住院患者检查采血后又要穿刺进行静脉输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临床工作中发现,负压真空采血后若按常规立即拔针,此通道并没有再用,我科2008年1月开始采用负压真空采血后保留针头、直接连接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输液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静脉穿刺频次及疼痛.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光菊;叶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吸收性明胶海绵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肘窝等外周大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下腔静脉的穿刺技术[1].PICC置管后24 h内一般都有少量出血且能被敷料吸收,临床均采用砂袋局部压迫等方法止血[2],但止血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笔者2008年1-10月将吸收性明胶海绵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并对其止血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香;朱文芳;胡玲美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简易带吸引器电刀笔的制作与应用

    高频电刀是一种可以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子外科器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但是它在电凝组织时所产生的烟雾却有很多不良反应.为了能及时将烟雾吸走,降低烟雾给手术人员带来的危害,临床多使用一次性带吸引器的电刀笔,但这种电刀笔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的手术费用.

    作者:王小杰;侯青波;江敏;阮君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可调节式升降脚踏车的设计与应用

    由于很多医院的手术台高度是无法调节的,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时,身材矮小的医生往往需要靠垫脚垫来调节至合适的高度进行手术.为保证脚垫的稳定性,一般采用木质的材料做成长方形,这样手术室中就需要准备若干个高低不同的脚垫.其缺点是清洁消毒麻烦、占用空间、搬动费力,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对不同身高医生的通用性不强.为改变上述缺点,我们经过探索和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可调节式手术升降脚踏车,2007年试用至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芳;王美玲;车军双;于红;刘英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早期预防和诊断可以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64排双源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方法,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安全无创、患者痛苦小、患者和工作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等优势.

    作者:程晓涛;胡伟芳;吕文儿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课堂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6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课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选择2007年6-12月同类患者50例为对照组,沿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课堂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唐运香;高早琼;胡君娥;汪靖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改良中心静脉穿刺包在腹腔穿刺放液中的应用

    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大量腹水引起腹壁高度膨胀,影响心肺功能时,可穿刺放腹水以减轻症状.2008年1-11月我科将中心静脉穿刺包进行改良,对28例大量腹水患者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反映好.因其具有操作安全、简便,保证无菌,降低成本,减少患者痛苦和活动方便等优点,患者更容易接受,故值得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鑫群;单雪莲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护理工作的SWOT分析及策略

    目的 探讨-体化背景下促进长三角地区护理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策略.方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WOT系统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的护理工作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全面的分析,发现长三角护理工作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存在着外部的机遇和威胁.结论 长三角地区护理工作可采取政府主导扶持战略、护理教育科技推动战略、专业化护理品牌战略、护理人才稳定和拓展战略、文化创新及科学管理战略、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战略.

    作者:姚国芳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早期床上活动对经皮肾穿刺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索经皮肾穿刺(PRB)术后患者早期开始床上活动对术后长时间卧床所致的腰背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43例行PRB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2组采用不同床上活动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术后发生腰背部疼痛的影响.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0 h和24 h 2组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及强度比较,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RB术后早期床上活动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腰背部疼痛.

    作者:陈招娣;陈凤莲;侯国存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肝移植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低体温,其发生率为60%~80%[1].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体温下降是一种常见现象.据报道[2],在肝移植中通常无肝期患者体温有显著降低,在新肝时降至低,有时低至32.3~33.0℃.所以本实验主要观察的是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和新肝期体温变化.

    作者:仲米兰;程月娥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自我效能理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处于自然状态,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新型健康教育活动,干预结束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万巧琴;尚少梅;来小彬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巧用多层共挤膜输液袋制作患儿手术体位垫

    在小儿手术体位摆放中,体位垫的选择十分重要.传统体位垫如海绵垫、砂袋等存在制作繁琐,不够柔软、平滑,不便清洁消毒等缺点.新型的硅胶凝胶体体位垫使用效果好,但价格相对较高.为此我院手术室利用废弃的多层共挤膜输液袋(输液袋)制作小儿手术体位垫,经2007年6月-2008年12月97例手术患儿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护理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研究

    目的 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 运用小讲课培训、微格教学法评价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3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及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 实施微格教学培养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小讲课)成绩平均为75.45分,培养后为84.25分,培养前后护生的小讲课得分比较差异显著;定性结果显示,护生掌握了教育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了查阅、组织和制作健康教育资料、实施健康教育并能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论 护生积极参加课外健康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是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新辉;白彩锋;陈丽丽;姬春;李杨春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稳可信与佳乐施存在配伍禁忌

    稳可信通用名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性状为白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佳乐施通用名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为含4%琥珀酰明胶的血浆替代液,性状为淡黄色稍带黏性的澄明液体,适用于低血容量时的胶体容量替代液,可预防脊髓或硬膜外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低血压.

    作者:孙靖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复合碘与碘伏皮肤消毒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的皮肤消毒效果,寻求更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 将104例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碘伏消毒剂常规皮肤消毒2遍,实验组用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常规皮肤消毒1遍,用秒表分别记录消毒和待干时间,并测量棉签浸消毒液的长度,消毒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 实验组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消毒待干所需总时间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棉签浸消毒液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效果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碘伏消毒剂与杨驰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皮肤消毒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但复合碘棉签消毒操作简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红明;石玮;王明弘;李春卉;孙艳美;董薇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家庭功能与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家庭功能与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8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老年人家庭关怀指数与睡眠质量数值结果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 老年人家庭关怀指数平均分为(6.72±2.47)分,睡眠质量平均分为(7.50±3.40)分,睡眠质量差者(PSQI>7分)81例占54.73%;不同程度家庭关怀指数的社区老年人之间睡眠质量比较存在差异;睡眠质量及居住方式均与家庭关怀指数成负相关.结论 家庭关怀指数与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关系密切并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作者:李玮;刘宇;来毅 刊期: 2009年第32期

  • 家庭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需要坚持长期综合治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1].反过来,睡眠障碍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全;郑建盛;连志明;郑玉仁;魏碧蓉;张黎琼 刊期: 2009年第3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