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imMan 3G模拟教学在内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李安莹;唐晓鸿;邓芳

关键词:SimMan 3G, 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培训
摘要:SimMan 3G综合模拟培训系统通过情景化的模拟教学,使医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突发事件处理,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大四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以SimMan 3G为载体,开展内科临床技能培训课程,能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经验,为其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为了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和应付方式的关系,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t =8.623,P<0.01),回归系数为正.可见,应付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应引导学生采取成熟应付方式,减少自责,从而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作者:蔡青;黄淑芸;范筠娜;苗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院校学生学习倦怠、归因及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归因方式问卷以及自我效能量表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6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医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高于西医院校大学生,但其自我效能和归因总分低于西医院校学生.(2)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两者均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在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西医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水平都高于中值,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均能有效预测学习倦怠的程度,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均可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倦怠.

    作者:李玲;沈翠珍;沈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本院泌尿外科实习的5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方法组)29名和观察组(临床路径教学法组)29名,然后将两组护生入科时与出科时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好于入科时,并显著好于对照组出科时的评估结果,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总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较好,且更受护生的欢迎.

    作者:肖海鸟;李海燕;吴春燕;张小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CP)结合PBL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分为路径组和传统组,路径组采用CP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沿用传统实习带教法,出科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测评显示路径组实习生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实习生对CP结合PBL教学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实习带教组(P<0.05).结论:CP结合PBL教学有利于实习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临床思维,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CP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郑正荣;沈其蓉;许双塔;叶凯;许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BL与LBL教学法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能提高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文献查阅及团队协作能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已经成为消化专业研究生必备技能之一,笔者自2010年以来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好的完成内镜培训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蔡利军;吕宾;孟立娜;范一宏;包海标;徐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本科医学院校转化医学教育路径探讨

    转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在国际医学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然而,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过程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脱节严重.为更好培养转化医学型人才,加强本科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周伟敏;钟狂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QQ群在网络环境下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医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教育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手段,它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真正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性,具有多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过程个性化的特点;而QQ群可方便,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弥补了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性不强的缺点.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QQ群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是一个重要辅助教学手段.

    作者:陈名武;除安岚;潘家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

    现代医学模式下,一名合格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2011年7月到2012年3月间通过对我院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前后的对比测量表明经过规范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杨洪斌;陈钰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纠纷式”情景模拟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联合应用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探讨“纠纷式”情景模拟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17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85人.试验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与传统教学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知识理解、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7个条目.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及在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组织纪律、学习态度、服务与沟通交流能力、应急能力等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教学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董海影;吴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考试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考试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考试不够客观、公正,考试成绩不能真正反映教学效果等弊端.智能化的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改革了传统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考试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传统考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刘民英;蔡裕兴;吴元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乐教乐学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织组胚胎学是一门内容枯燥并且缺乏必要关联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陈腐,以乐教乐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说明: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第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学;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终实现组织胚胎学的乐教乐学.

    作者:李红;陈晓蓉;吕正梅;陈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内科新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老年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科轮转的43名毕业一年的轮转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结果:入科考核中,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5.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3.1%.通过我科轮转期间的带教,在出科考核中,理论考核达到100%,操作技能考核均达到97.6%.结论: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能够使带教老师根据所带教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和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宁荣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使得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够适应现有状况下的高等医学教育.现在各医学院校正在积极地探索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打破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

    作者:雷晨;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异丙酚符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三组,A、B、C三组在20ml异丙酚中分别加入20m10.1%、0.2%、0.5%的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C组镇痛优良率均高于A组(P<0.05),B、C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麻醉阻滞时间长于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麻醉阻滞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免疫学中的应用与探析

    基于免疫学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条件和策略,为体验式教学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罗晓庆;官杰;孙济宇;吴艳敏;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文章主要分析点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方法:收集本医院80例护生具体资料,并将这80例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点拨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结果:在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以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点拨教学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林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重症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管理;另选择常规护理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例(2.5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13.75%),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路径表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燕飞;夏莉莉;钟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

    目的: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方法:结合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关心的课题,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从先进理论、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学研渗透与交互.结果:构建“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即先进理论知识先学后研、病理技能学研并进、创新能力先研后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结论:在医学研究生病理教学中构建的“学研交互式”教学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

    作者:陈莉;王桂兰;叶蕴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目的:对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估.方法:将2007级口腔系6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先确定的分组标准分为6个团队,利用TBL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先行个人测试,再进行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并汇报总结,分别统计TBL教学前后的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后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满意度等.结果:个人测试平均分6.45分,以团队为基础的测试平均分9分(满分10分),分值较前者提高25.5%,成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96.67%的学生对此次教学表示满意,78.33%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TBL教学模式.结论:TBL教学模式提高了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

    作者:黄永丽;张文玲;刘艳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学生社团对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医科大学学生模拟诊疗社团为例

    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国内各医学高等院校在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方面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南京医科大学学生模拟诊疗社团为例,通过对社团规模、活动形式、优缺点的分析,总结出学生社团对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的作用.

    作者:孟楠;王长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