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陈嵘;秦竹;杨玉芹;马定松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症状自评量表,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987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6PF得分与全国男、女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结论 积极、有效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987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6PF得分与全国男、女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结论 积极、有效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嵘;秦竹;杨玉芹;马定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盐酸文拉法辛与丙米嗪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文拉法辛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57例,丙米嗪组57例,治疗8周,用HAMD和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组与丙米嗪组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起效时间有显著性盖异(P<0.05),副反应方面有显著性盖异(P<0.01).结论 SNRI与TCAs之间比较对躯体形式障碍有效、安全、起效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单敬;赵云;贾会珍;柴瑞丽;张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硝西泮治疗儿童社交恐怖症

    目的 对氯硝西泮与丙咪嗪治疗儿童社交恐怖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儿童社交恐怖症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12.23±2.30岁,病程2.13±0.84年),采用氯硝西泮1~4mg/d,po.治疗8周.另外,采用丙咪嗪治疗同类病人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12.56±2.53岁,病程2.29±0.91年),用量25~75mg/d,po.治疗8周.结果 氯硝西泮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1%,丙咪嗪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氯硝西泮组不良反应较丙咪嗪少.结论 氯硝西泮对儿童社交恐怖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近、远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一欣;王岩;杨静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彝族大学生自信心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彝族大学生自信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145名彝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其应付方式和自信心进行相关研究和回归研究.结果 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某些因子与积极应付方式有显著正相关(P<0.05),且某些因子对积极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某些因子与消极应付方式有显著负相关(P<0.05),且某些因子消极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自信心是影响彝族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内部心理因素.

    作者:赵冬;傅成仕;朱春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脑功能及α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

    目的 探讨厌学青少年大脑功能状态和α波优势频特点及对心理咨询的指导价值.方法 以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为研究组,以发展咨询的青少年为对照组.统一使用ML-2001脑功能状态检查仪对其脑功能状态和α波优势竞争频率及熵值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的α波竞争优势主频分布于各频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主频与次频之差均值和熵值差异显著(P<0.01);各脑区同时段主频不统一和多频互扰现象和大脑少氧、疲劳、左右对称性、前后功率逆转情况差异显著(P<0.01).结论 厌学青少年大脑工作状态和脑电活动的有序性和统一性较差,影响厌学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和谐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 编制一份测量和谐完美主义者合理认知与行为的量表.方法 在理论分析与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青少年、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项目进行数据搜集和管理,运用内容分析、残差规整以及因素分析终确定和谐完美主义的项目与维度,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和谐完美主义心理由合理信念、自我提升、完芙动机、自省、悦蚋他人5个维度构成,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88,重测信度为0.71~0.86,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57%.结论 和谙完美主义量表具有较理想的信效度,较适合本土学生应用.

    作者:王金秋;徐强;李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陕西3所院校75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21.69%,SCL-90各因子分存在城乡和文理科差异(P值均<0.05).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显著相关(P值均<0.01),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应对方式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彭虎军;魏书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系.方法 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对17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情感平衡与交流恐惧得分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情感平衡对大学生交漉焦虑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 大学生情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其交流恐惧存在显著的相关.

    作者:刘法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困扰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考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困扰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城乡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以及城乡、性别和独生/非独生三者的交互作用;人际交友困扰存在性别和独生/非独生的交互作用;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内外向通过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交谈困扰、交友困扰;神经质通过利用度间接影响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结论 社会支持的不同维度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困扰间存在中介作用.

    作者:孔伟;史菲菲;李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影响

    目的 考察团体辅导在解决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中的有效性.方法 使用SCL-90进行前后测;对团体中的部分成员进行随机访谈.结果 SCL-90人际敏感因子(t=3.35,P<0.01)、偏执因子(t=4.22,P<0.001)、敌对因子(t=3.53,P<0.01)、抑郁因子(t=3.02,P<0.01)、焦虑因子(t=5.77.P<0.001)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个案访谈同样显示了团体成员在辅导前后的巨大变化.结论 团体辅导对缓解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莹;林丽;李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方法 在中国期刊网,利用文献检索法查阅了近年32篇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从不同侧面探讨家庭功能等问题.结果 系统论述了家庭功能的理论、家庭功能的测量、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等.结论 每种家庭功能理论及测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者:李建明;郭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应激对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单胺递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时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单胺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旁观电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低氧处置为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6000m的低压舱内24小时.现察下列心理应激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其中的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 ①低氧能显著降低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NE的含量(P<0.01);心理性能显著增加低氧环境下NE的含量(P<0.01);②低氧能显著增加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5-HT的含量(P<0.01);心理应激不能进一步增加低氧环境下5-HT的含量.结论 心理应激能影响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单胺退质的含量.

    作者:邓自和;马文涛;杨来启;张彦;胡淑芳;何明;吴兴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近10年我国高血压病心理干预疗效的元分析

    目的 对近10年来,心理干预在国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验效果进行总的检验与评估.方法 搜集整理有关文献,对有效资料进行分类,采用元分析效果量的计算方法,对高血压心理干预后的心理量表值和血压变化值进行研究.结果 心理指标总效果量为0.790,95%的置信区间为(0.754,0.826);生理指标舒张压的总效果量为0.666,95%的置信区间为(0.631,0.700).结论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马伟娜;洪灵敏;朱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目的 对481位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方法 问卷法.结果 高倦怠组的小学教师占总被试的21.6%,在16~20年教龄期间达卿高峰,并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结论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学校所在地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张丽华;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国现阶段心理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

    目的 对影响我国现阶段心理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总结,希望能找出影响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症结,从而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方法 利用文献法整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影响心理学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国心理学在学科定位同题、原创性和理论基础、本土化问题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受到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结论 我国心理学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但如果不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将有可能制约其发展.

    作者:李禾;丁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合并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合并碳酸锂治疗息性蹂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急性躁狂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阿立哌唑合并碳酸枉、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以Bech-Rah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BR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末BRMS评分与对照组相当,治疗8周末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近(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立哌哇合并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疗效好,安全性好,起效较慢.

    作者:黄承繁;柏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铁路职工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铁路职工的睡眠质量、焦虑、押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分屡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2名济南铁路分局铁路职工.对所抽样本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结果 PSQI、SAS、SDS得分分别为5.61±2.93,40.2±10.2和45.3±10.0;睡眠质量问题、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1.9%,18.7%和35.2%.PSQI总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1).结论 焦虑、抑郁是影响铁路职工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主管部门应重视职工的睡眠问题,重视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影响因素,提高铁路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党同梅;董玉军;吴琼;窦怀洲;任显蜂;刘连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83例化疗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外,还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以乳腺癌患者防御方式(DSQ),社会支持(SSRS)为指标,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防御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 心理干预后,对两组进行比较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更多地采取积极防御方式,较少地采取消极的防御方式(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现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等方面较心理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能够使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增加,从而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秀贤;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孕妇临产前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评工具,对736名临产前孕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并分析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绍济收入等因素对孕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 孕妇临产前,焦虑发生率为26.90%,抑郁发生率18.75%,与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有关(P<0.05).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孕妇产前焦虑、抑郁状况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荆蕊平;刘金环;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应激反应的心理治疗的个案研究

    目的 矫正大学生恋爱的息性应激反应表现出来的情绪失控、哭喊、寻死等症状.方法 采用心理认知疗法对某高职大一女生N进行干预.结果 急性应激反应是对刺激评价源认知不足,从而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结论 有效的行为刺激评价源认知治疗应激反应,调节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使情绪反应恢复正常.

    作者:姜智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