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郭霞
目的 编制一个适舍我国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的测量工具.方法 在开放问卷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初步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300名高中学生填写了自编中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和青少年自评问题行为问卷(YSR).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6个因素;②问卷6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从0.770到0.898;③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和他们自我报告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适应良好状况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各种问题行为都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适应不良状况与青少年自评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④高中生社会适应状况存在一定性别盖异,如男生比女生的违规行为严重,但是却比女生更少自卑烦恼,更多乐观的自我评价.结论 ①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包括六个因素;②自编中学生社套适应状况问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作者:周晖;张豹;谭锐;黄鸣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对氯硝西泮与丙咪嗪治疗儿童社交恐怖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儿童社交恐怖症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12.23±2.30岁,病程2.13±0.84年),采用氯硝西泮1~4mg/d,po.治疗8周.另外,采用丙咪嗪治疗同类病人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12.56±2.53岁,病程2.29±0.91年),用量25~75mg/d,po.治疗8周.结果 氯硝西泮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1%,丙咪嗪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氯硝西泮组不良反应较丙咪嗪少.结论 氯硝西泮对儿童社交恐怖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近、远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一欣;王岩;杨静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应时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解决问题、忍耐、退避、发泄、幻想、求助.根据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中间型应对方式(求助、退避);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发泄、忍耐、幻想).结论 中学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提高上仍需要指导和帮助.
作者:赵凌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研究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抽取3所中学712名学生.方法 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HT),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其测试.结果 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性别、年级的学习不良学生心理健康无差异;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正面影响;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结论 必须加强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腾明;余庆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和高考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德阳市第五中学进入高三的学生随机抽取105名为研究组,对照组104名,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干预,对干预、高考前心理健康和高考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卡方检验提示,心理干预和非干预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不吴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提示,焦虑相关因子分与高考分数呈正相关,抑郁相关分数与高考成绩呈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理干预或心理健康因子作为独立变量对高考结果影响无显著性(其回归系数的P值>0.05),但多因素协同作用时,心理干预和SCL-90总分的协同、干预和SDS总分的协同则对高考总成绩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回归系教β值分别为-0.024及-0.101).结论 心理干预作为单独影响因素时,对高考成绩影响无显著性意义.但接受了心理干预的学生,心理愈健康,高考成绩愈好.
作者:刘平;王淳;付秀全;陈纯;张标;廖断修;李光俊;陈扬;刘期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对481位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方法 问卷法.结果 高倦怠组的小学教师占总被试的21.6%,在16~20年教龄期间达卿高峰,并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结论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学校所在地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张丽华;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调查和归因研究,来探讨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群体访谈研究方法.结果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存在显著相关,但男女生的内外控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与遮课次数是相关的.结论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遮课;高年级存在更严重的遮课现象;学生群体效应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由此,学校、老师、学生应关注逃课现象,针对其原因,对大学生逃课行为加强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心理控制点方面的人格完善问题.
作者:郑新夷;管晶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时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单胺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旁观电击的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低氧处置为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6000m的低压舱内24小时.现察下列心理应激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其中的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 ①低氧能显著降低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NE的含量(P<0.01);心理性能显著增加低氧环境下NE的含量(P<0.01);②低氧能显著增加大鼠海马细胞外液中5-HT的含量(P<0.01);心理应激不能进一步增加低氧环境下5-HT的含量.结论 心理应激能影响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单胺退质的含量.
作者:邓自和;马文涛;杨来启;张彦;胡淑芳;何明;吴兴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方法 在中国期刊网,利用文献检索法查阅了近年32篇研究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从不同侧面探讨家庭功能等问题.结果 系统论述了家庭功能的理论、家庭功能的测量、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等.结论 每种家庭功能理论及测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者:李建明;郭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彝族大学生自信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145名彝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其应付方式和自信心进行相关研究和回归研究.结果 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某些因子与积极应付方式有显著正相关(P<0.05),且某些因子对积极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彝族大学生自信心某些因子与消极应付方式有显著负相关(P<0.05),且某些因子消极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自信心是影响彝族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内部心理因素.
作者:赵冬;傅成仕;朱春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系.方法 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对17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情感平衡与交流恐惧得分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情感平衡对大学生交漉焦虑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 大学生情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其交流恐惧存在显著的相关.
作者:刘法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不孕症心理干预的研究状况.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整合近年来国外不孕症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结果 总结了不孕症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不孕症的心理干预方法,不孕症心理干预的效果.结论 关于不孕症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这主要与研究设计有关.
作者:傅纳;郑日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83例化疗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外,还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以乳腺癌患者防御方式(DSQ),社会支持(SSRS)为指标,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防御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 心理干预后,对两组进行比较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更多地采取积极防御方式,较少地采取消极的防御方式(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现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等方面较心理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能够使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增加,从而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秀贤;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武警官兵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方法 对某部队自1983年至2007年自杀的21例官兵进行了自杀原因、自杀方式、结果、发生年份、职务、年龄及其他情况分析.结果 ①官兵自杀有一定预兆;②恋爱、考学、疾病、人际关系,退伍、经济和社会压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结论 健全部队危机干预体系,实施自杀预防策略,可以减少自杀问题对部队及官兵家庭造成的危害.
作者:孙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员工工作流畅状态与性别、年龄及价值观之问的关系,为人力责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12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清晰的目标与年龄呈正相关(r=0.177°),男性与女性员工在享受的体验这一维度差别接近显著水平(t=1.88,p=0.06);工作流畅状态与帮助他人、成就感与高兴的(快乐的)三种价值观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80°,r=0.180°,r=0.182°).结论 女性员工更容易从工作中获得享受的体验;帮助他人、成就感与高兴的(快乐的)三种价值观对工作漉畅状态有正向影响作用.
作者:侯典牧;刘翔平;戴良辰;曹新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仫佬族地区护理群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名护理人员进行SCL-90、EPQ、SCSQ测评.结果 仫佬族地区护理人员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护士的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均与精神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呈负相关(P<0.05或P<0.01);强迫、精神病性症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3个症状均与积极应对无关(P>0.05),恐怖与神经质无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仫佬族地区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
作者:蒋春清;陶建青;陈忠勋;饶秋凤;黄秋芳;韦春燕;罗小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987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6PF得分与全国男、女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结论 积极、有效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值得重视,人格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嵘;秦竹;杨玉芹;马定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探讨海军同一专业不同性别的特殊训练分队成员在经过特殊训练后,在个性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差异.方法 运用16PF、SCL-90、FS-14和自编的意志品质量表对海军56名女性成员和50名男性成员进行心理调查,然后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较长期高强度、高难度和高要求的军事训练磨练了成员的意志品质,但过高则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男性特训人员比女性特训人员好幻想;疲劳感受不是导致男、女特训队员心理健康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 特别关注男性特训分队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习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塑追自己良好的人格,从而较好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作者:沈兴华;黄俊龙;周建;蒋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厌学青少年大脑功能状态和α波优势频特点及对心理咨询的指导价值.方法 以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为研究组,以发展咨询的青少年为对照组.统一使用ML-2001脑功能状态检查仪对其脑功能状态和α波优势竞争频率及熵值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的α波竞争优势主频分布于各频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主频与次频之差均值和熵值差异显著(P<0.01);各脑区同时段主频不统一和多频互扰现象和大脑少氧、疲劳、左右对称性、前后功率逆转情况差异显著(P<0.01).结论 厌学青少年大脑工作状态和脑电活动的有序性和统一性较差,影响厌学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以ICD-10诊断标准选择病例,随机分组1分为改良森田组(简称改良组)57例,传统森田加药物合并组(简称合并蛆)55例与传统森田组(简称传统组)53例,进行对照研究.评价工具:YBOCSHAMA、SDSS、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五级疗效评定标准.结果 改良组、传统组、合并组出院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住院初期患者依从性、YBOCS、HANA减分率合并组>改良组>传统组;合并组远期复发率显著高于传统组,提示药物使临床症状较早减轻,产生假愈使临床医生误判;改良组加入认知疗法,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依从性.并降低远期复发率.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远期复发率显著降低,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文诚;梁文瑞;梁新忠;王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