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林;孙正明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男生主观幸福感普遍要高于女生;县城中学生幸福感高于乡镇中学生.②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孩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留守男孩;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非独生子女.③父亲比男看护人在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4因子上得分更高;母亲比女看护人在偏爱被试上得分更低.结论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
作者: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家庭一般情况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22.14%,住房面积、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父母关系、教育不一致、不适当的养育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因素.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心理障碍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除学习压力外,强迫症状、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是多见的心理问题.结论要积极利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变因素:父母养育方式、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学校老师的支持和社会良好环境,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张枫;刘毅梅;王洁;马晓健;陆雪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编制教育观量表,为评价教师的教育观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根据教育观的概念架构,结合对幼儿教师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初步确定能够反映个体教育观的题目,对534名幼儿教师被试进行测试,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3个主要因子:教师观、活动观和儿童观(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40.96%),负荷量>0.4的共有16个项目.结论教育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教师教育观的测查,具有较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芝;孟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外来工的心理需求,为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设计封闭式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宝安区的外来工心理卫生需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外来工的心理卫生需求达81.5%,并且60.0%曾经考虑过心理求助,但是仅有5.0%真正寻求过心理服务.对于心理卫生服务,他们首选的方式是电话.结论对外来工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很有必要性.
作者:张泉水;刘晋洪;陈家建;黄晓宇;张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对98名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抑郁组)以及正常社区老年人(对照组)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抑郁组精神病家族史、现患躯体疾病、脑血管病得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数、负性事件总值及家庭有关问题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凌;李建明;李占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现实特点.方法本研究运用自编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网络交往情况调查表以及网络成瘾测验,对分层随机选取的28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为100%;67.8%的大学生选择晚上在学校进行上网;50.3%的大学生网络交往主要为网络寻呼,处于网络交往的较低层次;86.7%的大学生主要因娱乐或放松上网;大学生网络成瘾为4.5%.结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带有普遍性,且有自身的现实特点,网络成瘾是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个别现象.
作者:郭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0例,氯氮平组30例),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阿立哌唑治疗8周的起效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与氯氮平相比较,分别在治疗0、1、2、4、8周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在0、2、4、6、8周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相当,阿立哌唑能迅速减轻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少,严重程度轻,很少引起催乳素变化.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王云;孙付根;张子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驻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武警官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0名青海高原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武警官兵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87±0.48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10±0.56分.②武警官兵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③相关分析:武警官兵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加强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教育,以提高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晓秋;解亚宁;白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经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将42例外出务工人员和40例农村未出外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BP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发病至就诊时间较短,诊断分型上以偏执型为多.临床症状以被害妄想较多(P<0.05),而兴奋躁动较少(P<0.01).结论不同环境经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有一定差异.
作者:王宏林;孙正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心理干预效果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围绝经期103名职业女性,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率变异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除恐怖因子没有变化外,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心率变异性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上都显示,在心理干预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调整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
作者:韩秋菊;刘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88例分裂症首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对入组病人使用BPRS、FES-CV和SDSS进行比较.结果经1年的心理干预后,研究组FES-CV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控制性明显增加,矛盾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1年后随防,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对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长虹;贾金鼎;张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情绪及偏执等心理问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应对家属提供心理帮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梅香;李宁;马振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具有抑郁症状的8名学生,运用人际关系治疗法,开展共8次的团体心理咨询.结果 SDS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极显著(t=6.03,P<0.01);SCL-90抑郁项均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t=2.84,P<0.05);SCL-90人际关系敏感项降低值(1.25±0.51)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树木人格图显示抑郁症状缓解.学生对团体咨询活动的满意度高.结论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是干预学生抑郁症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裴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ICD-10诊断标准60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用PANSS、CGI、 TESS、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用量分别为22.68±4.91mg/日、3.94±1.43mg/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76.67%,治愈率分别为53.33%和50.00%;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比较(P>0.05);PANSS量表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症状全面有效,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冯砚国;阎喜英;赵峥;王东平;王世贵;李予春;王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影响.方法按配对研究设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学习不良儿童及286名对照组儿童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学习不良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提示对学习不良儿童在提高学业成绩时,要注意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
作者:孔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梅香;郑华;马振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城乡老年人情绪心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情感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等对城乡452名老年人进行自评问卷调查.结果西安市城、乡及男女老年人在情感变量方面差异十分显著,城市老人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得分均高于乡村老人,男性老年人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得分均低于女性老人;在快乐感上,城市老人得分均低于乡村老人,女性老年人得分均高于男性老人,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老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高于乡村老人组,差异非常显著,男性老人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等因子分均高于女性老人(P<0.05).结论城市老年人情绪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乡村老人.
作者:张兰君;马武玲;杨兆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2年1月~2003年1月间在我院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有68例复发病人入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19项.通过询问病人的监护人或了解情况的其他亲属,完成问卷的填写.资料经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与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认为病愈后不需继续服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和认为自己无病而拒绝服药等是造成病人在家停止治疗的主要原因,占58.83%.结论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这些因素,可能会延缓患者的复发.
作者:王新福;时利妲;赵惠芳;安彦敏;丛小山;魏新贞;刘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15名医学院大学生,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与评定.结果 515份有效问卷中,SCL-90总分≥160分189人,占总数的36.70%,因子分≥2.5分人数占总数前3位的因子分别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有更多心理问题.1、3年级之间和2、3年级之间在SCL-90评分上有差异.被试者母亲受教育程度与被试心理问题呈负相关.内向和SCL-90呈负相关,精神质与SCL-90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翠红;谢正;代娟;陈佐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癫痫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癫痫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癫痫病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评定.结果癫痫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常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等.结论对癫痫病人在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应特别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治疗,必要时及时应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
作者:王启军;程凤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