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军;程凤仙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对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家庭照料者300人,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150人,研究组接受综合干预6个月.两组使用SCL-90、SAS、SD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和1年后随访,研究组比对照组在各量表的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对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综合干预模式是满意和可行的.
作者:张华坤;邱育平;黄京铭;陈尚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梅香;郑华;马振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家庭一般情况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21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22.14%,住房面积、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父母关系、教育不一致、不适当的养育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因素.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心理障碍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除学习压力外,强迫症状、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是多见的心理问题.结论要积极利用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可变因素:父母养育方式、中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学校老师的支持和社会良好环境,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张枫;刘毅梅;王洁;马晓健;陆雪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15名医学院大学生,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与评定.结果 515份有效问卷中,SCL-90总分≥160分189人,占总数的36.70%,因子分≥2.5分人数占总数前3位的因子分别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有更多心理问题.1、3年级之间和2、3年级之间在SCL-90评分上有差异.被试者母亲受教育程度与被试心理问题呈负相关.内向和SCL-90呈负相关,精神质与SCL-90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翠红;谢正;代娟;陈佐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影响.方法按配对研究设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学习不良儿童及286名对照组儿童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学习不良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提示对学习不良儿童在提高学业成绩时,要注意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
作者:孔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现状,重点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福州大学6个学院的321名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贫困生的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呈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受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自尊水平相关较高的3个SCL-90因子为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另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林晓桂;何少颖;赵凌波;段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情况.方法选择精神疾病患者48例,共计193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为美国鹰赛医学技术公司和Somatics公司联合研制.对相关情况登记表进行统计,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率89.58%,其中,显进27例(56.25%),好转16例(33.33%);无效5例(10.41%).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有;权长庚;岳玲梅;刘淑玲;姜涛;苗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驻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武警官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0名青海高原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武警官兵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87±0.48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10±0.56分.②武警官兵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③相关分析:武警官兵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加强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教育,以提高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晓秋;解亚宁;白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50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矛盾性的高评分影响独生子女IAS、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的高评分使女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低评分则增加非重点中学学生IAS、FNE得分.结论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作者:姚丰菊;严芳;张志华;李恒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纯心理治疗、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药物合并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9例求助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合并药物治疗,于考试前2周,考试前1天及下学期考前1天,分别进行HAMA及SAS量表评定.结果心理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考试前1天与干预前比较HAMA、SAS评分差异显著,而下学期考前1天同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心理合并药物治疗组考试前1天及下学期考试前1天,同干预前均有明显差异. 结论对于学生考试焦虑的治疗以心理合并药物治疗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应作为首选.
作者:袁晓兰;王璐;付修勇;盖万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阿立派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派唑和利培酮治疗共8周.采用PANSS和TES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派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4.4%和71.1%,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派唑组的主要副反应为失眠,焦虑,头昏,头痛,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恶心,厌食.与利培酮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月经紊乱显著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派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副反应轻,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刘文庭;杨坤;左笑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旨在对美国积极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要的介绍与评述.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来美国积极心理学文献资料的回顾,提炼并分析在积极心理学范式下有关临床心理学的新主张.结果美国积极临床心理学将日益关注以人类力量与美德为取向的病因学及干预体系研究,借鉴DSM建立的力量与美德分类目录以及编制的调查问卷已初具规模,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结论构建以力量与美德为核心取向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将成为传统临床心理学的有益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理念,在美国开展的积极临床心理学研究,也将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江雪华;申荷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高职护生的心理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地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资料用SPSS10.0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实习护生SCL-90 因子得分高于常模;16.92%的护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2.31%的护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实习中带教老师的教育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本人的实习态度对其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临床实习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实习管理工作者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对策.
作者:闫俊平;田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压力问题对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心理障碍,学习压力较大.对比中发现:医学生常感到学习任务重,学习不如他人,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常因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烦恼,角色转换难度更大;男生常感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担心自己能否学有所成(用),而女生常感到学习任务较重,学习不如他人;大一新生常感到学习任务重,学习的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而从大一到大三学生越来越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越来越因不喜欢所学专业烦恼,越来越为前途担心.结论必须把握好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压力特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与干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文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同时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8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4例)与氯丙嗪组(45例),疗程8周,治疗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 89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所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利培酮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利培酮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利培酮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作者:范建华;杨峰一;陆洲新;覃忠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复发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服药依从性(OR=0.143,95%CI:0.046~0.439)、精神障碍家族史(OR=3.861,95%CI:1.362~10.943)和负性生活事件(OR=3.453,95%CI:1.149~10.370)为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复发与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和实施心理干预,是防治抑郁症复发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作者:史静杰;孙海双;史静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现实特点.方法本研究运用自编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网络交往情况调查表以及网络成瘾测验,对分层随机选取的28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为100%;67.8%的大学生选择晚上在学校进行上网;50.3%的大学生网络交往主要为网络寻呼,处于网络交往的较低层次;86.7%的大学生主要因娱乐或放松上网;大学生网络成瘾为4.5%.结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带有普遍性,且有自身的现实特点,网络成瘾是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个别现象.
作者:郭文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2年1月~2003年1月间在我院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有68例复发病人入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19项.通过询问病人的监护人或了解情况的其他亲属,完成问卷的填写.资料经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与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认为病愈后不需继续服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和认为自己无病而拒绝服药等是造成病人在家停止治疗的主要原因,占58.83%.结论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这些因素,可能会延缓患者的复发.
作者:王新福;时利妲;赵惠芳;安彦敏;丛小山;魏新贞;刘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ICD-10诊断标准60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用PANSS、CGI、 TESS、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用量分别为22.68±4.91mg/日、3.94±1.43mg/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76.67%,治愈率分别为53.33%和50.00%;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比较(P>0.05);PANSS量表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症状全面有效,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冯砚国;阎喜英;赵峥;王东平;王世贵;李予春;王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马普替林治疗,采用HAMD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马普替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但西酞普兰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富;毛庆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