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红;谢正;代娟;陈佐明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同时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8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44例)与氯丙嗪组(45例),疗程8周,治疗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 89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所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利培酮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利培酮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利培酮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作者:范建华;杨峰一;陆洲新;覃忠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男生主观幸福感普遍要高于女生;县城中学生幸福感高于乡镇中学生.②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孩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留守男孩;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非独生子女.③父亲比男看护人在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4因子上得分更高;母亲比女看护人在偏爱被试上得分更低.结论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
作者: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0例,氯氮平组30例),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阿立哌唑治疗8周的起效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与氯氮平相比较,分别在治疗0、1、2、4、8周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在0、2、4、6、8周检查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相当,阿立哌唑能迅速减轻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少,严重程度轻,很少引起催乳素变化.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王云;孙付根;张子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情况.方法选择精神疾病患者48例,共计193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为美国鹰赛医学技术公司和Somatics公司联合研制.对相关情况登记表进行统计,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率89.58%,其中,显进27例(56.25%),好转16例(33.33%);无效5例(10.41%).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有;权长庚;岳玲梅;刘淑玲;姜涛;苗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心理干预效果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围绝经期103名职业女性,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率变异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除恐怖因子没有变化外,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心率变异性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上都显示,在心理干预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调整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
作者:韩秋菊;刘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对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家庭照料者300人,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150人,研究组接受综合干预6个月.两组使用SCL-90、SAS、SD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和1年后随访,研究组比对照组在各量表的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对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综合干预模式是满意和可行的.
作者:张华坤;邱育平;黄京铭;陈尚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幼儿母亲的母性意识调查量表进行修订,使之适用于初中生母亲.方法在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基础上,编制开放式问卷,拟订访谈提纲,根据访谈结果编制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调查量表初稿.用初稿对文化程度不同的229名母亲预测后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没有鉴别力和因素负荷低的项目并确定量表结构,形成正式的初中生母亲母性意识调查量表.结果修订后的母性意识调查量表由9个因子构成,9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54.40%,项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在0.36~0.81之间,各因子的贡献率在3.75%~8.53%之间.该量表的Cronbanch'sα系数为0.84,间隔1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88;量表信度和效度均很理想.结论修订后的初中生母亲的母性意识调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学统计意义上的标准,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
作者:杨美荣;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军队士气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价,为军队的士气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士气量表有3种,军队士气的主要维度包括:团体凝聚力、军事组织承诺和军事工作生活质量,士气对伤亡率、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延长服役意愿都有较大影响.结论国内对军队士气研究较少,需要加强对军队士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作者:李春苗;申荷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影响.方法按配对研究设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学习不良儿童及286名对照组儿童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学习不良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提示对学习不良儿童在提高学业成绩时,要注意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
作者:孔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2年1月~2003年1月间在我院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共有68例复发病人入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19项.通过询问病人的监护人或了解情况的其他亲属,完成问卷的填写.资料经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复发与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认为病愈后不需继续服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和认为自己无病而拒绝服药等是造成病人在家停止治疗的主要原因,占58.83%.结论服药时间、药物种类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这些因素,可能会延缓患者的复发.
作者:王新福;时利妲;赵惠芳;安彦敏;丛小山;魏新贞;刘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驻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武警官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0名青海高原武警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武警官兵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87±0.48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10±0.56分.②武警官兵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因子显著高于全国常模.③相关分析:武警官兵消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加强高原武警官兵的应对方式教育,以提高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晓秋;解亚宁;白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压力问题对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心理障碍,学习压力较大.对比中发现:医学生常感到学习任务重,学习不如他人,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常因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烦恼,角色转换难度更大;男生常感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担心自己能否学有所成(用),而女生常感到学习任务较重,学习不如他人;大一新生常感到学习任务重,学习的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而从大一到大三学生越来越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越来越因不喜欢所学专业烦恼,越来越为前途担心.结论必须把握好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压力特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与干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李文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高职护生的心理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地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资料用SPSS10.0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实习护生SCL-90 因子得分高于常模;16.92%的护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2.31%的护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实习中带教老师的教育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本人的实习态度对其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临床实习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实习管理工作者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对策.
作者:闫俊平;田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编制教育观量表,为评价教师的教育观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根据教育观的概念架构,结合对幼儿教师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初步确定能够反映个体教育观的题目,对534名幼儿教师被试进行测试,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3个主要因子:教师观、活动观和儿童观(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40.96%),负荷量>0.4的共有16个项目.结论教育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教师教育观的测查,具有较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芝;孟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对98名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抑郁组)以及正常社区老年人(对照组)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抑郁组精神病家族史、现患躯体疾病、脑血管病得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数、负性事件总值及家庭有关问题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凌;李建明;李占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外来工的心理需求,为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设计封闭式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宝安区的外来工心理卫生需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外来工的心理卫生需求达81.5%,并且60.0%曾经考虑过心理求助,但是仅有5.0%真正寻求过心理服务.对于心理卫生服务,他们首选的方式是电话.结论对外来工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很有必要性.
作者:张泉水;刘晋洪;陈家建;黄晓宇;张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以奥氮平为对照,比较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分别予以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5.25%,总有效率81.79%;奥氮平组显效率73.76%,总有效率80.12%,二者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56.34%;奥氮平组为68.2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副反应较奥氮平少而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张一中;高桂林;张秋丽;杨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梅香;郑华;马振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异同.方法对56例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与122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较早,行为紊乱多见,易复发.结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史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原则.
作者:肖攀攀;宋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教育对非必须剖宫产率的影响,加强孕期宣教,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记录2005年1~12月参加孕妇学校宣教两次以上的(实验组)和没有参加孕妇学校宣教的(对照组)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妇,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及非必须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非必须剖宫产率及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孕期宣教,加强孕期心理教育,纠正错误认识,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崔英梅;曹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