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银翘伤风胶囊中牛蒡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冯向东;黄海欣;高光伟

关键词:银翘伤风胶囊, 牛蒡苷,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银翘伤风胶囊中HPLC法测定牛蒡苷、连翘苷的含量.方法:Agilent-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8:72);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牛蒡苷在0.3-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3%,RSD2.0%(n=5),连翘苷在0.02-0.1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率:100.0%,RSD2.0%(n=5).结论:结果准确,便于操作,可作为银翘伤风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苯丙哌林缓释胶囊的释放度测定

    目的:建立了UV法测定磷酸苯丙哌林缓释胶囊的释放度.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 D第二法,转速为50 r·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磷酸苯丙哌林在0.03-0.15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1%(n=9).结论:用UV法测定磷酸苯丙哌林缓释胶囊释放度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其释放度.

    作者:杨秀丽;余春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三种治疗药物成本-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治疗方案的药物成本-效果.方法: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病残的影响,并对临床疗效与药物成本-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银杏达莫注射液为90%,奥扎格雷注射液为88.0%,疏血通注射液为87.5%.一个疗程中每人平均主要药品消耗费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为998.5元,奥扎格雷注射液为1 327.2元,疏血通注射液达1 709.80元,成本-效果(C/E),银杏达莫注射液为11.1,奥扎格雷注射液为15.1,疏血通注射液为19.5.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疗效单位,奥扎格雷注射液需增加164.24元,而疏血通注射液则增加284.5元.结论:3种治疗方案中,银杏达莫注射液较优.

    作者:梁秀敏;王翠艳;周冀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深圳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

    目的:在调查深圳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促进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选择6家不同等级医院2年各2个月门诊处方和当日门诊就医患者,采取多中心、随机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的现场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自身对比平均用药品种数从2.44种降到2.14种(P<0.05);抗生素使用百分率从43.7%降到35.7%(P<0.01);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从22.3%降到17.5%(P<0.01);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百分率从96.7%上升到100%;干预后指标好于干预前.结论:使用WHO&INRUD开发的合理用药指标(SDU-Is)评价和比较不同医疗单位用药状况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宣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督检查等策略进行干预性研究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谢守霞;杨红英;张万帆;关小平;林山鹰;贾孟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苦碟子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苦碟子别名满天星,苦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1],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Hance)的当年生干燥全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止痛之功效.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腺嘌呤核苷、黄酮、萜类、生物碱、木脂素、氨基酸、植物甾醇等各类型化合物.它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苦碟子(悦安欣、碟脉灵)注射液是以苦碟子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黄酮和腺苷类物质.已上市多年,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逐步展开,苦碟子注射液已日益显示出宝贵的价值,现将苦碟子注射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阿苯达唑片的含量与溶出度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片的含量与溶出度.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o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5nm,柱温35℃.结果:阿苯达唑在1-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4%,n=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阿苯达唑片含量和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李美芳;李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药品价格管理模式评价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除了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生命关联性、高质量性、公共福利性、高度专业性、品种多产量有限等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特殊的经济学性质即独特的需求结构(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代理失灵、消费中的道德损害)、研发的沉淀成本,这就必然决定药品市场为垄断竞争(即不完全竞争市场、指垄断倾向和竞争成份共存)的卫生服务相关市场,此时市场主体无法及时准确传递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的真实信息,所以价格扭曲是必然,随之便是全社会药品费用高速无序增长,面对这种市场、计划与调节均失灵,各国学者,政府部门积极研究、探索,政府逐步修订、完善了有关药品管理政策与法规,特别是对药品的经济政策的改革形成了对药品生产、经营、消费、补偿的协调与控制,绝大多数国家的药品价格和药品费用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周延安;肖建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的合理应用及进展

    氯吡格雷(clopidogrel)作为新一代的抗血小板(Plt)药物,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其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但该药物的临床使用依然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本文就相关问题的进展论述如下.

    作者:谢立;张辰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刺激性试验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对局部组织有无刺激性.方法:选用健康合格新西兰家免,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进行局部刺激性试验.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对家兔眼结膜、虹膜、角膜均无刺激作用;肌肉解剖未见充血、水肿、变性或坏死,病理检查肌细胞结构正常;对心、肝、脾、肺、肾、耳缘、耳壳血管组织各分别不同地显示轻度扩张充血等.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对家兔眼结膜、虹膜、角膜均无刺激性;对肌肉组织无明显刺激性;对耳壳、耳血管、内脏血管均显示轻度血管刺激反应.

    作者:赵晓风;吴友良;张浩;彭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UV法测定吉非罗齐胶囊半成品的含量

    目的:建立UV法测定吉非罗齐胶囊半成品中吉非罗齐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nm波长处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0.035-0.104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n=3).结论:此法快速、准确,可作为生产工艺监控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碧岩;杨小莹;蒋林波;陈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科抗菌药不合理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外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病历1 417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417份病历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病历共310份,占24.2%.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问题有:预防性用药时间长、预防性用药时机选择不当、给药方案不当、经验性用药多及标本送检率低等.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应用的管理.

    作者:滕永和;丁宁;王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晚期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认知度与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门诊晚期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院2008年1月-2008年4月就诊的87例门诊晚期癌症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和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院门诊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三阶梯止痛疗法基本符合要求,晚期癌症患者的用药知识、经济承受能力和受关爱程度对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非常必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癌痛治疗观念有待加强.结论:认真落实WHO提倡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药品可供性是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姑息疗法的必要手段.

    作者:黄秋明;胡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特点,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结果:被调查24 723张处方药味数以16-20种居多;10,15及12 g为单味药常用剂量;单张处方药物总剂量偏大;活血化瘀类药常用;不规范处方仍然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

    作者:马丽君;王会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绿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浸提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提取工艺,并对不同产地低档茶叶的茶多酚和EGCG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EGCG含量,以EGCG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做单因素试验,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影响绿茶中EGCG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温度.结论: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15,以40%乙醇在60℃浸提2次,每次30 min,且新茶中EGCG提取率相对较高.

    作者:刘元瑞;张杨;赵毅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抗血栓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概况

    1997年开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为常用的血管重建方法[1].自从PCI引进以来,其有效性,安全性等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围手术期辅助药物治疗(如GPⅡb/Ⅲa拮抗药、凝血酶抑制药的替代药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PCI得以广泛应用.

    作者:刘昌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中4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中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含量.方法: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用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以-0.01 M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盐酸乙胺丁醇选用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四氢呋喃-0.4%庚烷磺酸钠(含有0.016%硫酸铜,用磷酸调pH至4.5)(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8nm.结果: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盐酸乙胺丁醇线性范围分别为16-160 μg·ml-1(r=0.999 9),16~160 μg·ml-1(r=0.999 9),53~532 μg·ml-1(r=0.999 8),80~320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3%-99.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中各组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戚燕;杨庆云;吴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子宫锭中儿茶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子宫锭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4 mol·L-1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THF)(45:8:2),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结果:儿茶素在501.2-1754.2 n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7%,RSD=1.92%(n=9).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好,可用于子宫锭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岩;杨钊;吴爱英;赵鲁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桃仁正品来源品种脂肪油和氨基酸分析与比较

    目的:探讨桃仁正品来源品种中脂肪油和氨基酸的差别.方法:采用GC-MS分析桃仁和山桃仁的脂肪油中脂肪酸和脂溶性成分的组成,采用全自动氨基酸测定仪比较桃仁与山桃仁中氨基酸的差别.结果:从山桃仁和桃仁中鉴定出22个和18个化合物,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结论:山桃仁和桃仁中脂肪油和氨基酸含量有差异.

    作者:邱蓉丽;李璘;陈玮玮;乐巍;于生;李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四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

    笔者在近两年的中药材监督、检验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乌梢蛇4种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方法,通过从现场初筛到实验窜检验的结果来看,抽样靶向率高达90%以上,改变了以往因盲目抽验导致实验室大量合格样品的重复枪验、降低了实验室榆验的成本,提高了抽验经费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下将这4种中药饮片掺伪的快速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张彩霞;苏耀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当前执业药师定位的思考

    国家卫生部和SFDA的网站2008年初先后发布了关于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的两个文件,即<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疗便函[2007]190号)>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补充意见>.

    作者:和殿峰;曹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探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头孢拉定注射液和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和含量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和更昔洛韦配伍后产生沉淀,与阿昔洛韦配伍后含量显著下降,与头孢拉定配伍后2h内性质稳定,24h内含量显著下降,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呈阴性结果;与青霉素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不能混合使用,呈阳性结果;与头孢拉定配伍应在2h内滴完.

    作者:马俊玲;张先洲;刘环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