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刘钰;黎檀石
静脉输液须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速度及药物浓度,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1].以往教科书及临床工作中,按1ml相当15滴计算输液量及输液速度.近年来,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普及,许多学者发现输液管的莫菲氏滴管内径大小影响每毫升相当滴数.目前,新版教科书规定滴口内径约为3mm,每毫升约15滴;滴口内径2.0~2.5 mm,每毫升约20滴[2].经临床观察,用上述规定计算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误差较大.笔者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发现,有关口径与每毫升相当滴数的关系尚有争议,但未曾有关于药液本身及温度对每毫升相当滴数影响的文献报道,学者普遍认为每毫升相当滴数是常量.本研究对5种药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对每毫升相当滴数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婕;王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4位进修护士通过评估、计划,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专人带教,采用讲解、示范和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并于进修结束前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所有进修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对进修护士的教学管理,可以调动进修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做到因人施教,使进修护士的学习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作者:朱儒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8例患者随机收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是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2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敏;张连荣;冯吉焕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溶栓抗凝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对我科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11例PTE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总结护理注意事项,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柳芳;李芳;梁真;吴少珠;谭瑞珠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女性患者在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因子宫与直肠紧密相邻,在术者分离直肠时不仅手术野无法暴露,也容易造成子宫的损伤.以往的常规方法是在子宫两角缝线吊于腹壁[1],但缝针容易引起子宫出血,而且子宫角的缝线太松影响手术操作,太紧则容易撕伤子宫角.2003年7月-2005年7月,我们在11例女性直肠癌手术中利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所用的举宫器调整子宫位置,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相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灌肠是结肠镜检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灌肠法经常达不到老年患者清洁肠道的目的,反而会诱发某些疾病.有报道口服清肠液代替灌肠,即结肠镜检前1 d番泻叶9 g泡茶,200ml/杯,饮用5杯,检前1 h口服2000ml含KCl 1.5g、NaCl 12.28 g、NaHCO3 5.88 g的电解质溶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但短时间饮进大量电解质液易致腹胀、恶心呕吐,部分电解质吸收影响机体内环境有潜在危险[2].为此,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本研究通过改进后的老年人灌肠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美;梁俊玲;李秀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无痛胃肠镜检查因其具有无痛苦、安全性较高、操作不复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1].我院自2004年以来,在将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应用于临床的同时,针对胃肠镜诊疗过程中患者较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小丽;宁云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血氧饱和度探头是多功能监护仪上的重要传感器,也是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1].临床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探头,其内部工艺制造复杂,外壳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质地较脆,抗震性差,常因各种原因掉在地上而造成开裂松动、感应不良,甚至损坏.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下面方法对其进行保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东延;郑润菊;谢艳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的卧位类型,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5月-2002年5月收集的60例PCI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A组),2002年8月-2003年8月的80例同类患者设为实验组(B组).A组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 kg砂袋压迫8 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 h后下床活动;B组术后床抬高30°,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对无血管并发症者可根据患者需要取术侧卧位、仰卧位或半卧位交替,12 h后下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B组的舒适程度显著优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郑福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和发展,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但由于术中残余CO2气体及其产生的酸性物质可对膈肌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反射性地引起肩背部、肋间等部位的疼痛-牵涉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患者以及家属对腹腔镜手术有了新的看法.为了更快地使发生牵涉痛的患者减轻痛苦,我院一直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体位改变,这一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牵涉痛的持续时间,缓解了疼痛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瑾;郑凡;张水治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根治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广,创面大,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渗出较多.若引流不畅,将出现皮下积血积液,使皮瓣漂浮出现坏死.皮下置管引流是防治皮下积液的传统方法[1].我院自2001年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使用一种本科室设计并且制作的负压引流瓶,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杨凤逸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通过对早产儿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促进早产儿尽可能地发挥其潜在能力,使早产儿的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新生儿的发育水平.方法收集早产儿30例为干预组,正常儿30例为对照组,并排除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在早产儿0~2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视、听、触觉及前庭功能训练等教育活动,促使早产儿身体和智能发育.结果早期干预组经过2年的训练,从第2年就可以看出早产儿身体及智能发育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包彩玲;高明艳;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自2001年Strauer首次将干细胞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1].尽管临床应用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2],但目前有关干细胞移植护理配合的文章鲜有报道[3].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1月共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12例,经过精心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干细胞移植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淑梅;杨秀兰;曹宏霞;赵爱荣;王秀梅;王海荣;吕烨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自控镇痛110例及非自控镇痛67例选择性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6 h及24 h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8%和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开奶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患者产后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飘;曹玉兰;颜香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的血流旁路,使冠状动脉梗阻远端重新得到血液供应[1].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开展了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由于大隐静脉切断结扎,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加上血液黏稠度的改变,静脉血流速度的减慢,易致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术侧下肢肿胀.本研究通过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结合下肢加压包扎、抬高、抗凝治疗、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结肠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足将会导致粪便遮蔽病变,污染镜面,影响内镜进镜和观察,是内镜检查漏诊和失败的常见原因.由于不同患者肠道排空能力存在差异,其胃肠排空时间、单位时间的结肠排空率等参数差异很大.虽然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很多,但是否适合每位患者,并能保证肠道准备的效果良好,常难以确定.因此,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优劣,对于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勋;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左心辅助循环装置(LVAD)作为一种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辅助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心脏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左心衰或不易控制的致命性心律紊乱、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作为心脏移植过度等待供体当中.近年来,在国内左心辅助装置的应用作为一门前沿技术逐渐被开展应用.笔者于2005年3-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护理了5例左心辅助循环的心脏患者,并总结了监护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诺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01-2005年住院分娩的产妇,选择其中妊娠合并甲亢3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合并早孕者16例,发生妊娠剧吐10例,先兆流产6例;甲亢合并晚孕者16例,发生早产3例,胎儿窘迫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产后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3例.结论对妊娠合并甲亢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围产期护理,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
作者:卢德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掌握灾害救治知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急诊护士掌握灾害救治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灾害救治相关经验、掌握灾害救治相关知识程度、学习需求及途径.结果大多数护士未参加过灾害应急救治工作;灾害救治知识的掌握正确率不高;职称、学历高的护士掌握灾害知识的程度高些,知识掌握与工作年限无关;90%以上的护士认为有必要且希望获得灾害救治知识的培训.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加强平时灾害救治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灾害的能力.
作者:王玉玲;刘钰;黎檀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探索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管理的可行性和经验.方法通过Orem自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分析患儿的自理需求,评估患儿的自理缺陷以选择相应的护理体系,按系统有层次的配置护理人力并建立各职能层次人员的目标管理制度.结果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建立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及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强调了护理的专业自主性,但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能给患儿提供更合适的护理帮助并能分层次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周雪贞;颜君;张美芬 刊期: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