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无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女性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李海燕;张辉;孙志军;岳洪涛;杨庭树

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 青年女性, 女性患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现报道如下, 冠心病患者, 植入支架, 症状改善, 运动实验, 心肌缺血, 三维重建, 心脏病, 前降支, 老年人, 局限性, 术后, 缺氧
摘要: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多以老年人和男性的研究较多,青年女性较少[1],而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就更少.2006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36岁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患者,经运动实验、冠脉CT三维重建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95%,植入支架后症状改善,术后4 d出院,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达标理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达标理论强调的护理重点是促进护士与患者在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现获得佳健康状态目标的活动[1].为了解达标理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我们尝试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将达标理论的护理程序作为依据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海萍;章玉玲;钱思兰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当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约5 000万人感染了耐多药结核菌,其中至少2/3有发展成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1].我国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25%,名列第1位.全国200万肺结核患者中,有1/4以上为耐药患者,约55万人[2].耐多药结核被认为是影响结核病控制的一大挑战,是结核病治疗的难题[3].防止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控制其蔓延,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将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的机理、原因、治疗、护理进展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慧;邓爱花;范秀球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护理职业风险是从事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护士承受的危险[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对护理风险的管理仍缺少现成的经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管理经验,供护理管理者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秋红;赵士荣;李颖丽;刘俊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1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合并中间型心内膜垫缺损的手术配合

    冠状静脉窦与左心房之间的共同壁完全或部分性缺损称为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常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其病剖复杂,属罕见先天性心脏畸形.一般根据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的部位和程度分为完全型(Ⅰ型)、中间部分型(Ⅱ型)和终端部分型(Ⅲ型).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手术方法取决于其分型[1],手术配合亦有其特殊性.2005年3月,我院为1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合并中间型心内膜垫缺损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婷;亓长静;薛晓芸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新型防脱牙垫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由于口腔分泌物较多,传统的旧式牙垫无固定钉、无固定糟,气管插管容易滑脱.若气管插管下滑进入右支气管,会引起左肺肺不张,右肺气压伤;若脱出会致气管畸形、喉头水肿插管困难,给持续机械通气的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我们改进牙垫的结构和外形后,将其应用于400例临床患者,长带机时间30 d,无一例滑脱现象,而且不耐受现象减少.此新型防脱牙垫2000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报道如下.材料(1)无毒塑料、不锈钢钉.

    作者:郭敏;刘琳环;袁利琴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肿瘤化疗血管通道的护理进展

    随着临床各系统疾病治疗的不断进展,传统的外围静脉输液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了,经不同路径穿刺建立血管通道的技术目前正以较快的速度在肿瘤科推广.本文就血管通道建立、护理进展进行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叶飞雁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气囊导尿管常规注入固定液量的探讨

    气囊导尿管以固定牢固、方便、清洁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关于导尿管气囊固定液量教科书中尚无统一规定,临床工作中多见因注液量不一而引起意外或拔管困难、尿管脱出的现象[1,2].为了了解合适的气囊注入固定液量,我科对同期妇科手术患者注入固定液量做进一步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近10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第3大危害人民健康的终身性疾病[1].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的应用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2].生化指标的检测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平均水平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对2004年3月-2005年4月于我科住院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中68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菊;胡海霞;凌国瑞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部分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经χ2检验,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肖柳红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难免压疮评估程序的应用与风险管理

    2004年,我院护理部建立了以网络数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难免压疮评估程序,对压疮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蔚虹;陶莹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并行腹壁整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逐渐增多.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3.5%[2],多继发于剖宫产手术,出现于术后1个月至数年.国外报道此症于剖宫产术后的发生率为0.03~0.45%[3],我院报告仅为4.6/万[4].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药物治疗效果差,临床上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5].传统的方式为切除腹壁病灶组织,但常因病灶牵涉面积较大,恐术后伤口无法愈合,以至不能彻底切除病灶,导致复发.我病房2004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7例,其中8例是与整形科医生合作行腹壁内膜异位灶切除及腹壁整形术,术后随诊,无一例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晶晶;薄海欣;赵玉芳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1],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取得良好效果[2].但由于大部分医院应用的HIS系统中,并没有同护理路径相关的功能,所以大部分医院采用用笔记录的方式来管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这不但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给规范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同有关单位联合设计开发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软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玲玲;刘英华;牛艳华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重度烧伤清创植皮术的手术配合78例

    重度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因休克或感染而危及生命.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沙特阿拉伯吉达法赫德皇家医院(K.F.H)(本人曾在此工作过2年)烧伤科对收治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清创植皮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玉芳;邵惠敏;曲绵妤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脾脏是人体内大的免疫淋巴器官,脾切除术是外伤性脾破裂、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原发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如何做好术后的观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脾切除术后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1].为了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2004年2月-2005年11月,我们对82例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丽;田敏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预防MHD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操作流程,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实施CQI的效果.结果 与2000-2001年比较,实施CQI后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阴性的MHD患者转为阳性者明显减少(P<0.05),3年仅增加3例,总体阳性率下降.结论 CQI有助于降低MHD患者的肝炎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冯婉娜;谢遵华;谢文;许元文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应用Roy适应模式分析白血病患儿家属的适应问题及管理对策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中某些造血组织滞留于某一分化阶段并克隆性扩增的恶性血液病[1],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一旦儿童确诊此病,对于家庭是无法承受的创伤,接受治疗的疗程长,也会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使家属产生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反应.而家属的作用在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中很重要,家长的坚持可使患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家长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影响患儿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应用Roy适应模式分析白血病患儿家属的适应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燕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不同气管切开套管常见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1],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神志昏迷等特点,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已成为预防病情恶化、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笔者2000-2003年通过对不同方式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导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麒;胡咏汶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死亡谱、年龄谱的转变发展,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危害日益严重[1].而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知识服务体系,是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之重要部分,已成为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资源.本项目针对辖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的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芹;陈招娣;王永红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流程再造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教授和CSC Index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钱皮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引发了管理的第3次革命.所谓管理流程再造,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从而使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工作速度得到进一步改善[1].近年来,我国医院也开始将BRP引入医院管理,重视管理流程研究与设计.为节约医疗服务成本,缩短患者的就诊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优化,运行2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琼;吴华 刊期: 2006年第34期

  • 1例无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女性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多以老年人和男性的研究较多,青年女性较少[1],而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就更少.2006年4月,我科收治了1例36岁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女性患者,经运动实验、冠脉CT三维重建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95%,植入支架后症状改善,术后4 d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燕;张辉;孙志军;岳洪涛;杨庭树 刊期: 2006年第3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