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护理18例

郝彩琴;张晓芳;李洁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胎, 义眼胎植入术, 眼球摘除, 眶内植入物, 组织相容性, 眼窝凹陷畸形, 眼内容物剜除, 眼眶凹陷, 眶内填充物, 眼内容剜出, 现报告如下, 新生血管, 纤维组织, 术后, 疗效稳定, 疗效满意, 精心护理, 活动, 发育, 致敏性
摘要: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后,眼窝凹陷畸形,儿童还会影响眼眶及同侧颜面部发育,因此,应及时采取眶内填充物来矫治.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是一种新型眶内植入体,1995年,Perry采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 apatite,HA)作为眶内植入物,HA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非致敏性被临床广泛接受和采用[1],它与以往的玻璃、塑料金属物等填充物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它无毒、无腐蚀、不燃烧、无爆炸性,可为组织接受,允许纤维组织及新生血管长入其内,终良好地固定在眼眶内,而且并发症少、外观满意、活动良好、疗效稳定持久,便于安装活动义眼等优点[2].青少年安装可刺激眶骨发育,防止眼眶凹陷加重畸形[3].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眼内容剜出或眼球摘除术后植入HA患者18例,经过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口含液体置胃管法用于中毒洗胃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各种口服药物中毒且清醒合作的患者采用口含液体插胃管法的可行性.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口含液体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法,口含液体组在插胃管时口含温开水,随吞咽动作将胃管插入.结果口含液体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4%,对照组65.9%(P<0.01).结论对各种口服药物中毒且清醒合作的患者,宜采用口含液体置胃管法,不仅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而且能减少胃肠道刺激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常乃秀;鞠贞会;曲静;王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酮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护理76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就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常以检测尿酮体的方法间接判断患者血液中酮体的浓度,此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当时的病情[1].2003年6月~2004年5月,我院为76例DKA患者利用微量末梢全血检测血β-羟丁酸(β-HB), 指导DKA的诊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香;鞠昌萍;金晖;杨兵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在人们的认识中,静脉穿刺有技术要求,拔针则很容易,其实不然,经多年观察,许多老护士拔针方法也欠妥当,为此,2001年6月~2002年5月我们对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进行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胜女;党彩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配合15例

    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常用且较为理想的膀胱癌根治术术式[1],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手术难度较大,而使用腹腔镜开展此手术技术要求更高.此手术优点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2003年4月~2004年3月,我院开展此手术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沈新映;罗敏;林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85例

    临床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和消瘦症状很常见,部分患者虽然经过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和小肠钡餐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由Swain和Iddan等研制成功的胶囊内镜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1,2].但是,胶囊内镜也有它的局限性,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如肠液的清洁度、肠蠕动的速度及胃肠道的通畅程度等有较大关系.做好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对提高疾病诊断率,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03年2月~2004年5月在我院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5例病人所做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40例

    紫杉类药物以高效、广谱抗肿瘤特性,现已广泛用于卵巢癌和乳房癌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应用时经常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1].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准确及时的预防和监护,严密的观察和判断,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才有助于把过敏反应的危险性降到低.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40例紫杉类药物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汪利珍;姚平芳;马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膀胱异物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在临床上,因性知识缺乏而引发的异常行为所致膀胱异物,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现将我院1997~2004年收治的32例膀胱异物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常规应用呼吸机通气,以减少呼吸作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供氧.由于患儿年龄小,术后并发症较多,加上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喉腔狭窄、短小,组织疏松等特点[1],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部分病人容易出现撤机困难,本文就撤机困难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马敬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体外循环术后法洛四联症患儿康复的影响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10%,在儿童紫绀型心脏畸形中则居首位,占50%~90%[1].我科对1999年1月~2003年1月312例TOF术后离开ICU到普通病房的患儿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效民;尤伟;顾雁;丁孝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新进展

    近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防治策略日显重要.有关我国慢性心衰流行病学资料尚缺乏,因而科学研究和评估病因、治疗、转归等流行病学的变化及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成为当务之急[1].因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表明,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住院总数的20%,死亡率占40%[3].近几年来,无论是在疾病发展机制、还是在治疗用药及临床护理的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青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以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但是其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1],发病距再灌注时间越短,梗死相关血管越易再通,降低病死率的效果越明显.溶栓疗法在发病6 h内实施有效[1~4],然而,相当一部分病人(23%~32%)就诊延误时间≥6 h[5,6].因此,我们对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因素综述如下,以期对今后的健康教育策略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李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护理18例

    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后,眼窝凹陷畸形,儿童还会影响眼眶及同侧颜面部发育,因此,应及时采取眶内填充物来矫治.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是一种新型眶内植入体,1995年,Perry采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 apatite,HA)作为眶内植入物,HA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非致敏性被临床广泛接受和采用[1],它与以往的玻璃、塑料金属物等填充物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它无毒、无腐蚀、不燃烧、无爆炸性,可为组织接受,允许纤维组织及新生血管长入其内,终良好地固定在眼眶内,而且并发症少、外观满意、活动良好、疗效稳定持久,便于安装活动义眼等优点[2].青少年安装可刺激眶骨发育,防止眼眶凹陷加重畸形[3].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眼内容剜出或眼球摘除术后植入HA患者18例,经过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彩琴;张晓芳;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近几十年来,脊柱外科的诊断、治疗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过去许多不可治愈的疾病今天也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颈椎前路、颈椎后路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颈椎疾患的基本的术式.头颈部制动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但颈椎术后是否使用颈椎枕说法不一.

    作者:高小雁;陈静;孙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家庭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但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术后恢复缓慢[1].由于此类疾病的患者术前病情较重,手术费用较高,后续治疗时间长,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服药,患者出院后家庭是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患者护理照顾的提供者,其支持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患者康复质量的高低[2].本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做了调查,旨在帮助患者认识家庭支持功能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家庭支持功能,缩短术后康复所需的时间.

    作者:尹桂荣;薛淑英;郭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中一次性垫巾的临床应用研究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物)或血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应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操作技能.随着护理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整体化护理必然对静脉输液有更高的要求[1],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以促进康复.

    作者:赵秋月;原红;李春艳;张金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诊护士分诊准确率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急诊护士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继兰;龙福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持续性点眼装置的改进与应用

    持续性点眼是眼科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以往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无菌操作下配制点眼液,按静脉输液方法操作,排气备用.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患眼侧,受水器或弯盘紧靠面颊部放置,去掉输液器上的头皮针,胶布固定输液器前段于患眼眶上适当部位,打开调节器,使点眼液以适当的滴数滴入眼内,告知病人保持体位,用手把持受水器,以保证点眼液能准确滴入眼内、溢出的点眼液能回流入受水器或弯盘内.由于这种点眼方法需要持续进行,往往因为病人疲劳,活动身体,而使药液不能有效滴入眼内或回收的液体污染被服,病人常放弃此项治疗,严重影响预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研究改进了这套点眼装置和一些操作方法,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无臀病员裤的制作与应用

    ICU病人多因神志不清、保留导尿和大便失禁等原因不能正常穿病员裤,但在病人烦躁不安乱蹬被子及医护人员为病人诊疗护理时常遇病人的会阴部全部显露而尴尬,为此,本人特为此类病人设计了一种无臀病员裤并已投入临床试用,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小兰;李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的护理32例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或复发性结石等胆胰疾病,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内外科医生的重视[1,2].2001年10月~2003年7月,我院采用EST治疗胆总管残余结石32例,31例结石取出或排出.该技术疗效满意,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优于外科手术及单纯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侯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Tegapore接触性伤口敷料的作用评价

    现代的伤口敷料常被设计为对伤口组织只有低黏性或不黏性,但临床状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当伤口干燥时,伤口敷料对伤口组织的粘连是损伤肉芽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琪霞;周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