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目的探讨法轮功痴迷者痴迷原因.方法对30例法轮功痴迷者用SCL-90及一般自制调查表时行调查.结果 90%以上的法轮功痴迷者认为练功后身体有较大的或很大的变化,SCL-90提示:法轮功痴迷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法轮功痴迷者练功前后自觉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是他们痴迷于法轮功的主要原因.
作者:曲洪芳;樊洁;欧阳华;张大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的人格因素与其发生商业性行为及其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收容教育所1998年7月~1999年3月收容的165名参与商业性行为的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和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测试.结果调查对象的16种人格因素与常模没有差别;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首次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原因与有恒性、忧虑性和实验性人格因素有关,商业性行为发生次数与实验性因素有关,世故性、忧虑性因素得分与男性在商业性行为中是否坚持使用安全套关系密切,而幻想性得分高低是男性在商业性接触中是否主动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男性是否有行为改变意愿,则与怀疑性和独立性关系密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聪慧性、敢为性得分与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呈负相关,幻想性得分高、独立性得分低的男性不容易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而行为改变的意愿与人格因素无关.结论建议提高男性人群对于性病/艾滋病有关传播途径和危害性的认识,以增强那些在人格方面有危险行为倾向的男性其行为的理智性.
作者:左群;单广良;何蓓;张孔来;刘民;刘德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验证曲唑酮对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应用曲唑酮治疗20例焦虑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并作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SAS、HAMA分值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评定显示痊愈率为45%,总有效率为95%,除出现困倦4例、嗜睡2例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轻微.
作者:王玉萍;梁兆霞;杨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当前广州市需要心理咨询服务人群的特征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方法选取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广州市电话心理咨询者的资料共3143例进行抽样分析.结果常见的求询问题为恋爱婚姻中的心理问题、情境性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发展性咨询、性问题、健康问题等.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的求询者求询问题有所不同.结论广州市电话心理咨询求询者的一般特征与其它地区基本相同,不受地域的影响;其服务领域应以非精神疾病为主,是门诊心理咨询的有益补充.
作者:张小远;严金海;解亚宁;朱武;冯现刚;肖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万拉法新治疗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设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并对两组进行HAMA、CGI、TESS和国内统一4级疗效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间HAMA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末均P>0.05;治疗后1周末和2周末均P<0.001;治疗后4周末与治疗前两组HAMA均降分明显,均P<0.001.两组间SI、GI比较,均为P>0.05;EI比较,P<0.05;TESS比较,P<0.001.两组疗效构成比的比较,P>0.05.结论万拉法新具有快速、有效和药物副反应相对轻微的特点,治疗依从性较好,不失为治疗惊恐障碍的首选药物.
作者:万志莉;钟志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分为氟西汀合并针灸治疗组(A组)与单独服用氟西汀治疗组(B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HAMD、CGI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第4周末HAMD总分和因子分、疾病的严重程度SI及HAMD总分减分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第6周末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的HAMD总分减分率为82%,B组为69%.结论针灸辅助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智力低下(MR)发病原因,加强对MR的预防,对降低MR的发病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出生和就诊于我院及协作医院的儿科患者(包括早产儿、窒息儿、低体重儿、精神发育迟滞及各区县送往市上已鉴定的部分残疾儿)共216例进行问卷和测查.结果产前、产时、产后的某些不利因素是儿童发生MR的主要原因,社会文化因素等也可导致儿童MR.结论为减少儿童MR的发生,应充分重视遗传咨询及母孕期卫生指导,避免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加强婴幼儿保健工作,提高群体文化水平,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作者:孙晓红;梁玉兰;蹇丹;叶晓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云南198名贫困学生为研究组,相对应的20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测评.结果贫困生心理控制感外倾和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与内控倾向的学生相比,外控倾向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结论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改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可能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嵘;秦竹;李平;赵宗翼;楚更五;杨玉芹;姚政;杨卫东;陈普;许秀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夫妻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相关以及夫妻间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婚姻咨询提供帮助.方法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00对夫妻进行测试和调查.结果精神质特质、神经质特质与婚姻质量总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01),掩饰维度与婚姻质量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1),精神质和神经质均与婚姻质量的8个因子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丈夫的神经质与妻子精神质特质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妻子的掩饰维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婚姻质量与人格关系极为密切.
作者:杜玉凤;李宇彤;何雪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主、被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72例,随机分为主、被动音乐治疗组,各36例,观察8周.以BPRS、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BPRS、SANS量表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主动性音乐治疗优于被动性音乐治疗.
作者:张明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和同一性状况量表对40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同一性完成状况(A)和延缓状况(M)的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同一性状况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作者:叶景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过度使用导致的网络成瘾和网络心理依赖,并依其成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搜集了解以往关于本领域的研究,结合课题组关于互联网使用的有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推论.结果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存在着目标缺失、被动应对应激、寻求超验刺激等非理性特征,网络成瘾和网络心理依赖正在成为阻碍一部分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结论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生涯目标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校应通过改善在校大学生的文娱设施场所丰富大学生课外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对存在网络成瘾或网络心理依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干预.
作者:张宏宇;魏文风;王岳森;崔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问题解决疗法是以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套完整的心理治疗技术,旨在增进来访者的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会适应,是一种理论精致、结构严谨、短时高效的心理疗法.它由6个部分组成:界定问题,确立目标,创想方案,评估方案,执行方案,评估初效.
作者:李先锋;李义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部队官兵吸烟心理的原因.方法采用Russll吸烟原因问卷.结果军官的手口活动、享乐、成瘾及刺激分明显高于士兵;士兵的印象、镇静分高于军官.结论加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烟草对身体的危害.
作者:方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及电针合并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电针加麦普替林组(简称合并组)和电针组,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第2周后两组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合并组HAMD的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但第4、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用传统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
作者:徐春丽;王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为高中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对不同地区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共402人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与全国常模或他人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与常模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自我和谐量表的结果显示:自我经验性和谐因子显著低于常模;同以前的结果比较,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受惩罚和丧失因子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影响减小,差异非常显著,而健康适应因子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增大,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杨业兵;刘芳娥;马骏;王焰磊;杜柳薪;朱超;陈海威;张济;姚季;张兆瑞;刘博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住院精神病人使用精神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1日法对昆明的261例住院精神病人的一般情况、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与1997年上海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地精神分裂症仍居诊断首位,单用1种精神药物上海明显高于昆明;联用3种或3种以上药物者昆明明显高于上海(P<0.001);精神药物使用频度前4位两地相比完全相同,两地氯氮平使用频度皆为首位;抗抑郁药物氯丙咪嗪、氟西汀的使用昆明明显少于上海(P<0.001);昆明组治疗方案偏少;两地用药平均剂量均偏小,联用抗胆碱能药者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值得注意.结论提示两地精神药物的使用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仍有不同之处,可能与人们对精神疾病及药物的认识和地域的经济有关.
作者:姚坚;李小龙;蒋陆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心理问卷,对6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81.4%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②30.8%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影响学习;③12.3%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性行为,对恋人曾与别人有性行为的态度,64%的人表示不追究过去,只看相识以后.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5.5%,女生占6.4%.46.4%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④大学生失恋后48.5%的人表示顺其自然,26%的人表现痛苦,16.9%的人通过文娱活动寻求解脱,只有2%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结论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
作者:赖小林;刘发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认识领悟疗法对心因性勃起障碍(阳瘘)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钟友彬教授的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对患者实施认识领悟治疗,同时辅助以情心理学理论和性交技术指导.结果患者的心因性勃起障碍得以治愈.结论使用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心因性勃起障有效.
作者:李曙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应用丁螺环酮治疗30例焦虑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并作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SAS、HAMA分值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评定显示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除出现口干5例(16.67%)、头昏及眩晕3例(10%)、嗜睡1例(3.33%)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且症状轻微,勿须作特殊处理.结论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轻微.
作者:徐静;于相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