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ur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由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尽管呼吸康复治疗是肯定的,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2001年9月~2002年8月我们对34例高龄老年COPD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杨;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实施双语教学是迎接国际化挑战的举措之一,也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动力,双语教学对于护理教育的改革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者:耿桂灵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以往用手术来改变衰老常见的是单纯上提拉皮肤软组织的除皱术.此种术式虽然可以消除皱纹,但前额突、眶上嵴突、颧突、颏突等过度突起的骨性隆突依然存在,并不能解决面部老化的全部问题.而面部轮廓年轻化改型手术涉及多层面和多部位,在通过骨膜下剥离技术将面部软组织掀起、提紧、复位的同时进行颅面部变形骨骼的截骨改型,可使整个面容重塑和年轻化,能获得更为美丽和年轻的容貌.1996年1月~2003年11月,我院采用该手术方法对37例求术者的面部轮廓进行了年轻化的改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姚嫣;金新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在治疗中有一定的难度,故对临床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1994年7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8例老年AMI(老年组)与同期96例非老年AMI(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根据老年AMI并发脑卒中临床特点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欣;徐习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喉癌术后使原有起到吞咽反射的解剖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同时也失去了保护的作用.患者术后是否还能重建立吞咽反射;是否存在误吸、呛咳现象;对生存状态有多大程度的影响等问题[1],我科经过系统性地饮食护理,使吞咽功能恢复好,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蒋银娟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显微手术的深入开展,显微手术技术显著提高及显微器械的改善,近年来手术已向微创时代迈进[1,2].锁孔入路,骨瓣面积小,为常规1/6~1/8,开关颅时间短,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切口脑组织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感染机会.因切口小,时间短,病人恢复快,术前不需剃光头,尤其是年轻女性更易接受.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内镜下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管狭窄,因其定位准、操作方便,术后即可缓解吞咽困难,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已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姑息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广泛,支架置入后,由于患者饮食不当出现并发症尚未引起重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42例食管狭窄患者放置记忆合金支架实施详细术前术后饮食指导,并发症明显减少,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顺玲;白景芝;范传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国内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护理者缺乏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组织和培训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淮安市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在对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探讨和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前,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已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确切的方法,但治疗过程的复杂性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Vieta报告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并发症发生率近30%,以谵妄多见,占13%,其次为适应障碍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中谵妄与病人的死亡率密切相关[1].2002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成功施行了OLT 42例次,术后出现精神异常14例,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付立;赵洁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肌梗死明显增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针对其临床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建华;周海英;于春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NICU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而存活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ROP)也随之增多.国外有报道指出其发病率为11%~60%[1].ROP发病危险因素很多,现在普遍认为长时间吸高浓度氧是主要危险因素.然而,过度限制吸氧会造成一些患儿因缺氧导致的死亡以及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尽管视力得以保存.因此,临床上对于早产儿血氧浓度的监测和寻找早产儿吸氧的安全水平,对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以后的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陈晓春;余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鼻饲在神经科护理工作中非常普遍,但常规鼻饲方法比较烦琐,且容易引起反流、呛咳及胃部不适.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虹吸法用于鼻饲,经4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宏;王素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感染是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2年12月~2003年11月,我科对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89例肝癌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江永军;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脏器的肿瘤以及源于他处的转移瘤[1,2].其发病率约0.3%~3.0%,好发年龄40~59岁,60%~85%为恶性,但多为局部侵袭性而很少转移[3,4].1998年我科收治PRT患者142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3例(2.1%),现将该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利虹;肖西平;李娟;郭洪霞;周静 刊期: 2004年第20期
1999年5月~2002年12月,我科收治了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患者12例,介入治疗后效果明显,现将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尹红;王航;王丽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脑卒中急性期血钙的监测及对并发低钙血症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急性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2001年6月~2004年2月我们对1 693例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了血钙的监测,并探讨出低钙血症者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红;张雪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肱骨中上段骨折常因骨折端成角错位损伤肱动脉造成上肢缺血.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单侧外固定架骨折固定、自体大隐静脉桥接修肱动脉治疗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海滨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窥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自1981年Gauderer等[1]报道PEG以来,该技术作为一种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即可建立肠内营养支持的内镜治疗技术而应用于临床,并已经逐步成为胃造瘘管饲的首选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减少了患者的误吸发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用于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以及一些患神经内科系统疾病而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我科2003年7月为1例高龄患者实施首例PEG,术后观察6个月,效果满意.加强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后家属的卫生宣教,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朱淑敏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介入治疗手段的干预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等诸方面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社会支持状况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重视.本研究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接受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以评价心理护理对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刘玉英;侯岩芳;周艳丽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近10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趋向于婴幼儿期起病.经调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约0.5%~2.0%,个别地区高达5%,全国至少有千万以上患儿[1],儿童哮喘严重影响病儿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学习,故哮喘的防治手段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哮喘健康教育的现状、内容、方式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阳静;徐嘉望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