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种催交住院费用方式的对比分析

李艳芬;吕东苗;魏蕤荭

关键词:住院费用, 患者, 一日清单制, 医疗技术, 医疗成本, 医患纠纷, 工作内容, 对比分析, 透明度, 投诉, 家属, 护士
摘要: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成本相应增加,患者住院费用随之上涨.虽然一日清单制增加了支出费用的透明度[1],但部分患者仍不能按时交纳住院费用,催交费用也成为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催交方式不同使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投诉,导致医患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探讨佳的催交费用方式,本文对2种催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水合氯醛2种给药途径对脑外伤小儿CT检查前镇静作用的比较

    1998年11月~2003年3月我院对77例不合作的脑外伤小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2种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认为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安全性高,小儿合作性好,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水红;吕敏芳;吴尧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2 694例次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据美国肾脏数据库统计,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人数占终末期肾病(ESRD)的27.3%,发病率为33.6%.由此发展为DNESRD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和/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并发症多,存活率低,风险大[1],有其特殊性,笔者就我院近10年收治的32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洪艳;张志勇;黄叶莉;黄建平;商燕霞;王春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1例以颅内出血为突出表现的高血压患儿的护理

    我院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儿,经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小辉;姜艳;胡京晶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5例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手术适应证范围相对比较窄,无论从手术普及程度上还是例数,都不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1].2001年5月~2003年2月,我院为5例患者成功地实施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朱桂芳;徐彤;徐月仙;于海波;程晓冬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餐次分配的降糖效果

    饮食在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严格和长期执行饮食管理,进餐定时定量,在热量分配上按1/3、1/3、1/3或1/5、2/5、2/5的分配比例,也可按1/7、2/7、2/7、2/7的四餐分配比例[1].为了探讨不同餐次分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的差异,我们就1/3、1/3、1/3和1/7、2/7、2/7、2/7的2种分配比例,观察了5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圣;王教娥;窦素莲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心身护理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是指任何原因造成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有效的运作[1].该理论首先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yres于1972年提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学科研究,但是,心理护理对儿童感觉失调的影响报道极少.由于SID的发生率比较高,SID儿童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影响儿童正常的身心发育[2].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心理护理对SID儿童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靳永萍;周新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1例胃复安治疗鼻咽癌化疗后呕吐致心室颤动患者的急救护理

    恶心和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频率高的毒副反应,是癌症化疗患者头痛的症状.尽管恶心、呕吐是自限性的,而且很少危及生命,但是可加重癌症患者的营养障碍及降低生存质量.胃复安是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中枢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而发挥止呕作用,高剂量也阻断5-HT3受体,常用于包括肿瘤化疗、放疗在内的各种呕吐.2003年7月,我们成功抢救了1例胃复安治疗鼻咽癌化疗后呕吐致心室颤动的患者,并让患者按时回院进行放、化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周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简易人工肛门袋的设计与应用

    人工肛门患者现在使用的人工肛门袋有多种款式,但一般价格比较昂贵,而且更换也比较复杂.我们设计的简易人工肛门袋,经临床使用21例,价格低廉,而且应用简单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敏;何玮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氧气加温及二次湿化装置的研制及使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慢性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等需要长期吸氧.由于氧气要从中心供氧站经过很长的室外管道才能到达病房,所以每当到了冬季,氧气既凉又干燥,病人在吸入时感到不舒服,往往不愿意接受长时间的氧疗.为大限度地减少病人在冬季吸入干燥、冷凉氧气对呼吸道的刺激,2000年1月~2003年8月,我们在原中心吸氧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加温及二次湿化装置,经临床试用1 050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凤华;张学菊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高龄患者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护理115例

    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我科收治70岁以上的高龄胆道结石患者115例,均采用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春凤;王书智;蔡妮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严重脊柱侧凸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00例

    严重脊柱侧凸是脊柱在三维空间上的严重复杂畸形,冠状面上Cobb角≥90°,表现为头部偏离骨盆中心,双肩不等高,躯干倾斜或塌陷,常伴有心肺功能减退,严重的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引起不全性瘫痪[1].1997年7月我院开展分期手术治疗,重建躯干平衡.护理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现将我科200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正香;沈勤;王倩;陈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查房考核结果分析与应对策略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护理活动,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质量的一种基本方法.护理查房实际上是护理评价的一种形式,是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评价方法.护理查房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及弱点,指导护理程序的正确运用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范玲;王红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护理22例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通常采用急诊外科手术修补治疗[1].2000年12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22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伟香;朱惠明;黄勋;王立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老年男性患者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选择及护理

    患者在术前留置导尿过程中,常遇到老年男性患者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大、紧张等原因致使导尿插管困难,造成导尿失败并引起尿道黏膜水肿,出现血尿等副损伤,既给下一次导尿造成困难,增加感染机会,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严重的心理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尿一次成功率,我们在术前腰麻或全麻满意后,尿道平滑肌完全松弛的状态下行留置导尿术,既可提高导尿的成功率,又可在患者无痛的情况下完成导尿,避免了不必要的副损伤,从而减轻了导尿术及手术创伤为患者带来的极度恐慌心理.我们分别对腰麻或全麻前、后行留置导尿术各30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海玲;赵岩;郭清阳;王喜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2种配药方法致密封瓶瓶塞碎屑脱落的比较

    从密封瓶内吸取药物是护理人员常见的操作之一,在操作中我们会遇到针头堵塞或瓶塞碎屑脱落到注射器针筒内.韩芳的2种配药方法比较中,传统的垂直配药方法针头堵塞率为16.04%,斜面法为5.25%,王丽霞等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致针头堵塞率为1.11%[1].张碧淦等采用垂直插入法致瓶塞碎屑发生率为19.33%,侧插入法为7.33%,斜面背侧加压法为1.33%[2].注射器针筒内混有瓶塞碎屑的药液,如果不加检查就会注入到输液瓶内,或造成药液的浪费;或当病人或家属看到输液瓶内有异物时,必将造成病人或家属的紧张、恐惧,甚至引起医疗纠纷.通过改良配药方法,我们尽可能地减少瓶塞碎屑脱落到针筒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白血病患者临床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5%,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传统认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仅仅是化疗、放疗之外的一种非必须的辅助疗法,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建筑在人性心理学基础上的整体心理治疗思想的确立,有目的的治疗性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白血病整体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杨莉;郑谊晶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应用一次性静脉注射针制作婴儿吸痰管

    在临床护理中,吸痰是常规操作,对于3个月内的婴儿,采用常规吸痰管常因婴儿鼻腔狭窄,呼吸道黏膜柔嫩,吸痰管相对较粗硬等原因造成婴儿不适及呼吸道黏膜损伤.为此,笔者应用一次性静脉注射针制作婴儿吸痰管,经临床60例婴儿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自制多功能加压输液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上加压多采用注射器针头插入瓶内或注射器乳头连接输液管进气口处,反复分离进行加压,不仅可造成接口处污染,而且针头刺入瓶塞后又增加了液体内微粒,更重要的是加压进入的空气未经过滤净化污染液体,且存在着加压分离时的喷液现象.为此,我们自行研制了多功能加压输液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池金凤;孟荣芹;李凤清;王玉兰;郝伟;王凤华;杨爱智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6例

    心脏移植迄今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治疗晚期心脏病的手段,其中以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为多,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希望接受心脏移植以改善存活质量、延长寿命.2001~2003年,我院心胸外科成功地为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均已成活,且生活质量良好,已恢复正常生活,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素红;潮欣畅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静脉拔液观察与试验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基本的操作,是利用液体重量所产生的正压或大气压的作用,将液体经过静脉直接输入体内[1].然而,在输液即将完毕时,液体是否会全部进入血管,有否空气进入而发生空气栓塞,何时拔除为宜,液面停留位置有无规律性,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方春伶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