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我院2003年12月收治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再障危象,并得到成功救治,现将本病例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李黛;海静;原海见;王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寻求减轻化疗副作用引起的躯体反应症状,提高患者舒适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分别在化疗第2个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调查.结果化疗后干预组比对照组情绪及躯体反应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化疗反应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22期
HELLP综合征是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伴有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function)及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 count)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妊高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母婴预后有严重影响.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的30例HELLP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总结,探讨对HELLP综合征的产前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深入发展,心理护理得以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从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98年制定的144个护理诊断[1]中有61个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而其他护理诊断中绝大部分是既属于生理问题,同时又属于心理问题.故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成分,但在实施过程中确存在许多问题.
作者:刘群;王桂茹;庄岚;潘鸿雁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我院一位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后受孕,孕后并发肺结核,经保胎、抗结核治疗,患者终分娩一存活女婴.随访至今,母婴均健康,婴儿已2岁,在体重、活动、智力反应等方面均正常,现将该病例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田春燕;刘素梅;邱保花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以往多数高压氧舱使用单位未设专业陪舱护工,更无规范的陪舱护工管理措施,不但影响了高压氧治疗效果,也给高压氧治疗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我科建立了一支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素质的陪舱护工队伍,规范了高压氧治疗陪舱工作,经过1年多的运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燕苗;虞容豪;刘时清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实施病房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抓紧抓好护理质量,稳步提升临床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促进医院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整体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2002年以来,在护理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关爱病人、理解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性化理念为导向,为患者处理和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2],实施护士长晨晚间护理查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文军;沈怡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护理管理者虽然每日都在维系、处理、化解着各种冲突,但对组织冲突如何进行管理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其在发挥组织的绩效作用上效果甚微.因此,做好冲突的有效管理,是护理管理者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滕秀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新生儿胃穿孔是由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胃壁肌薄弱或缺损所致,发生前无明显前驱症状,死亡率甚高[1].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做好此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2003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胃穿孔患儿,由于发现及时,护理得当,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叶天惠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梅毒患者人数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也相应增加[1].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2]、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死亡,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为了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率,改善妊娠结局,进一步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须引起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27例妊娠晚期合并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明华;章鸣;张慧珠;卢兰琴;池爱红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我们对2002年5月~2003年9月在我院导管病房的9例患者27次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雪莲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在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总量、注射速度、单相或双相程序、扫描延迟时间均通过高压注射器进行控制,可以选择增强造影剂的不同时期进行扫描,如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但是,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2~3 ml/s),压力大,造影剂浓度及黏度均高,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破裂,发生造影剂渗漏造成局部肿胀疼痛.1999年4月我院使用高压注射器注药前试验性静脉预推法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造影剂皮下渗漏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保莉 刊期: 2004年第22期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围手术期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正常的组织氧合伴氧摄取率降低,氧供需平衡失调,组织低氧血症,动脉血乳酸浓度增加.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然而,在高原地区(海拔3658 m的拉萨市),空气稀薄,大气压低,氧分压只有平原的56%,低氧环境中,易发生低氧血症,降低机体耐受力.因此,在高原特殊环境中实施非体外转流肝移植外科尖端手术,不但要求外科手术技术的熟练与完善,围术期支持治疗的科学性更显示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于2002年12月实施首例非体外静脉转流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并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常锦雄 刊期: 2004年第22期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症候群称为肝源性糖尿病,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终发展为糖尿病[1].肝病与糖尿病并存时相互影响,严重影响预后,肝源性糖尿病需兼顾肝病及糖尿病2个方面.我们通过对2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保肝、胰岛素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邢丽群;李俊秋;邓莹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为了减少在电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电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窦静薇;张敬丽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颈内动脉瘤按其生长部位分为颈段、岩段和颅内,颅内颈内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颅外颈内动脉瘤却很少见[1].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局部解剖复杂,所以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病情危重、多变,情绪波动大,因此需要细致、多方面的护理.2004年2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真性巨大咽旁颈内动脉瘤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慧;何翠林;吴彩芹;孔德敏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长期以来,在做手外科手术时,由于病人的手指常不时地不自主伸缩,影响了手术医师的手术操作,还不适宜进行长时间的精细手术,既影响了手术效果,又给病人增加痛苦,经过我们长期的观察,构思并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手外科手架,在不影响病人血液循环及舒适度的情况下,起到一定辅助固定作用.2003年12月始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苓;汤金荣;黄春艳;夏爱娟;李慧静 刊期: 2004年第22期
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有效及首选药物,IFN治疗发生的血象改变和精神抑郁的不良反应,是IFN减少剂量和停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IFN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这类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及时防治,以减少药物减量和停药率,提高抗病毒疗效.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使用IFNa-2b治疗CHB病人共96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前后查病毒学指标,有效率达7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康建荣 刊期: 2004年第22期
为探讨运动疗法的实施及效果,我们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指导和护理,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君;吴治;王玫 刊期: 2004年第22期
随着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社区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社区护士的配置、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目标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在社区护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我国由于社区护理起步较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为此,作者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包家明;付伟;胡斌春 刊期: 200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