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琴;茹卫芳;泮燕红
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已广泛开展与应用,同时也是规范诊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但易产生一些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并发症.现对2001年1月~2002年1月我科112例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例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琪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2000年6月~2002年2月,我院利用NAH高血压治疗管理网络,对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管理及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基础评估,测算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血脂、尿蛋白、心电图进行临床分析,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使发病危险因素有了明显下降,提高了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使病残率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晓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人们普遍认为静脉注射与技巧、技能密切相关,实际上,有一定护理经历的护士都能深刻体会到,静脉注射成功与否和护士自身的心理品质关系很大,如:参加输液比赛的护士在众目睽睽之下手忙脚乱,操作一团糟;给自己很熟悉的人(上司、同事、子女等)注射时,出现不该有的失败;有时连续几次注射都很不顺手等,都与心理因素有关.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探讨护理人员自身心理品质,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有利于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十分必要.
作者:方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肺容积减少术(LVRS)为终末期肺气肿病人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999~2002年我院共实施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1].病人均为男性,年龄50~72岁.呼吸困难5~35 a,其中2例需卧床吸氧.用力呼吸容积(FEV1.0)均<50%,分级均为Ⅲ级.
作者:周文华;张红伟;商丽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对1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手术治疗,同时给予角膜病专科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孝志;王淑香;马玉娜;史小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一个重要手术方式,多数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脑积水分流术常会因各种并发症而失败.因其护理上的特殊性,术后加强临床观察,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非常重要.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院对55例小儿脑积水行分流术,现将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琴;茹卫芳;泮燕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我校于1993年在护理专业开设外科手术学课程,在外科护理基本技能摸拟练习与临床实际操作的衔接问题上作了一点尝试,经过了近10年的动物手术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1护理专业开设外科手术学课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左艳芳;郭光金;黄春霞;张天飞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护理管理应以人为本.护士长在管理中,需要多鼓励、多表扬,使护理人员不断地产生自尊、自信,并不断地鞭策自己,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表扬是护士长在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对受表扬者是鼓励、促进,对其他护理人员则是教育、引导.如果善于把握表扬的尺度,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扬,表扬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过去,笔者曾走过一段弯路,面对辛辛苦苦忙了一夜的护士,当指出交班报告书写有问题时,或是指出晨间护理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初,护士表现为不悦;久之,则易挫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后来,采取了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的办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表扬多了,批评少了,并不意味着对错误的迁就,而是变相地批评和引导.要想充分发挥表扬作用,还需要在表扬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凤琴 刊期: 2003年第24期
进修护士进入进修后期焦虑的发生率上升到20%[1],压力源为进修目标未能实现,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进修护士回院后能顺利开展工作,我们必须对进修护士进行分类目标管理,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杨相梅;郑建平;刘丽萍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糖尿病足其患病率达6%~20%[1].1997年10月~2002年11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部干性坏疽患者22例,摸索出一套糖尿病干性坏疽皮肤综合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秋敏;袁峥;张继红;王淑英;王焕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其病(术)后生存时间逐渐延长或得以治愈,但癌症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和家庭都会造成心理应激反应[1].不同疾病的病人对疾病状态有着不同应对策略,而不同的应对策略又影响疾病的进程[2].因此,癌症病人大多存在有严重的心身问题,并影响康复过程.调查了解癌症病人对疾病的应对策略,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适应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是癌症病人护理的一大内容.为此,我们运用MCMQ量表[2],对90例癌症病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丹梅;杜玉凤;单伟颖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护患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信息互递,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有助于增加护士对患者身心健康的了解、评估及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本调查旨在了解我院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的自身评价,为今后确定适合的有效沟通交流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被调查者系本院护士240名.年龄22~52岁.主管护师48名,护师124名,护士68名.
作者:朱炜;叶家薇;邹瑞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简称气压反搏)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物理装置,按微电脑程序设计的数个气压袋依次加压再除压,对肢体产生气压式按摩,直到类似肌肉泵样作用,达到促进静脉血液、淋巴液循环的效果.我们把ITO产的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91-30782)应用于偏瘫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祝芃;皮绍文;孙颖;仲梅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真空静脉采血器又称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产品.其产品种类多样,适用于各种不同标本的采集及化验,其特点为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干净无污染、准确可靠,对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都有保护作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时出现溶血,影响了血标本的顺利采集,同时也使一些重要的实验结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血清(浆)离子的化验结果,为临床疾病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在分析溶血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范及改进措施.
作者:陈宁;陈健 刊期: 2003年第24期
现就双语教学的概念界定、对护理教育的意义、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等作一初步的探讨.1双语和双语教学的概念界定双语(bilingual)和双语教育或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的概念.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的定义是一个人能运用2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但其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就教育体系而言,双语教育是为促进学生2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育课程,通常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个阶段使用2种(或更多)教育媒体语言.这2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1].而从教育语言模式来说,更习惯称之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就是用2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2].
作者:张静 刊期: 2003年第24期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眼科专家们一直致力发展和改良治疗青光眼的各种手术,1984年Zimmerman[1]提出了非穿透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是一种较成熟的抗青光眼手术,其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2000年8月~2001年6月,我院对20例(32只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施行了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娟;孙丽萍;申俊;于红;王亚丽 刊期: 2003年第24期
手术后留置止痛泵用于术后的止痛治疗已普遍开展,目前主要有经静脉及硬膜外导管2种给药途径.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共观察收集了73例术后留置止痛泵的病例,发现有下肢神经放射痛、麻木、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本文初步统计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术后止痛护理及观察提供帮助.
作者:乔敏;成翠香;杨艳萍;岳青;周秀琴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果实验动物质量达不到标准,动物实验的敏感性、重复性差,将致实验动物浪费严重,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及可信性降低,在国际学术界得不到公认[1].我国护理界已意识到了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应用动物实验进行护理科研的论文逐年增加[2].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等8种护理期刊8年来的论文为线索,分析了我国护理科研中实验动物的应用、书写及实验设计情况.
作者:廖晓艳;李亚洁;李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冠脉造影检查前需做碘过敏试验,碘试验阳性临床又有冠脉造影指征时,为不影响患者的确诊和治疗.笔者试用370优维显做碘过敏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2002年2月~2003年2月30例有碘过敏反应的患者改做370优维显静脉试验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霖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为了探讨预防术后尿潴留的科学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我们结合医学心理学知识自行设计了一套行为干预方法,在临床实验中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7月,选择40~70岁无泌尿系器质性疾病、明显排尿障碍的骨科腰椎择期手术,且手术时间<3 h患者,并排除椎管内置管持续术后止痛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60例,男、女各30例;在60例干预组中,诊断为腰椎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腰椎管狭窄4例.
作者:汪名霞;马梁红;廖淑芳 刊期: 200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