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带教制的利弊分析

钮美娥;薛小玲

关键词:护理, 临床教学, 带教制
摘要:我院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在公开竟聘带教老师的基础上,通过培训与考核,实施了带教制.通过近2年的实践,体会到带教制是一种实施护理临床教学的好方法.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缺陷,现作如下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设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节假日夜查房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2000年1月,护理部为进一步加强节假日、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在原有护士长夜查房记录本的基础上,设计了护士长节假日夜查房登记表并予应用,使以往查房流于形式的情况得以转变,真正发现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作者:郭玉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麝香壮骨膏预防静脉损伤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既减轻了病人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因某些药物的化学性刺激导致血管疼痛、硬化甚至静脉炎的发生,使静脉损伤,留置时间明显缩短.为此,我们采用局部血管贴麝香壮骨膏的方法,保护血管,延长静脉留置时间,效果满意,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龄原发性肺癌围术期的护理

    对高龄原发性肺癌Ⅰ、Ⅱ期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远高于非手术治疗[1],但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因此,做好高龄肺癌病人围术期监护和防治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爱凤;戴炳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便秘结肠透析的护理48例

    2000年,我院引进美国IMS-100A型微机控制结肠透析机,配合特制纯中药洗剂注入肠腔,药物充分与肠黏膜接触发挥作用,达到清除肠内废物,改善并稳定体内环境的目的.共治疗便秘48例,均达到理想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严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VVH在救治重症ARF中的应用与护理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技术中的一种方法.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患者多伴有心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脑水肿,高分解代谢和严重液体负荷.在救治急性重症ARF患者时,CRRT与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在改善心血管稳定性,维持脑灌注,有效控制高分解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营养支持创造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重症ARF患者应首选CRRT[1]. 我科于2000年8月开展CRRT技术,现将2001年3月~2001年7月采用CVVH救治重症ARF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利萍;杜翔;刘慎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减压换气是控制高压舱内氧浓度的关键

    加强高压氧舱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熟练掌握技术操作,是保证病人安全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建林;王长春;高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小儿头皮针软管渗漏的补救方法

    临床上由于个别头皮针质量不过关,使用前没有仔细加压检查,造成在穿刺成功后,输液过程中发现头皮针软管有渗漏现象,重新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在距针柄10 cm以外的渗漏,无须重新穿刺,采用在头皮针软管上穿刺的补救办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海莉;刘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产后失血性休克DIC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往往发病急骤,母婴死亡率高.DIC早期诊断和治疗,文献报道[1]尤其肝素的合理使用,是防止DIC发展的关键.本文对12例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原因分析,2000年成功救治2例失血性休克DIC产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廖华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35例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复杂的治疗方法,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生儿存活率,我科于1996年7月~1999年12月应用国产SC-Y200型婴儿呼吸机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35例,死亡13例,本文就13例死亡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今后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立莉;卢金萍;张庆立;徐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规范化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随着各种新的诊治医疗仪器和新药物的临床应用,使院内感染日趋严重,不仅造成病人住院日延长,经济支出增加,而且也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影响了医疗质量.据报道,美国因医院感染一年支出100亿美元,在我国住院死亡病例中约1/4死亡原因是直接和间接与医院感染有关.

    作者:陆水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长期血透患者并发腕管综合征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护理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期血透患者并发腕管综合征应用高通量透析(HFD)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长期血透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8个月,透析过程中检测F60血滤器第1、7、12次复用透析前后BUN、β2-MG的指标.观察腕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HFD透析器第1、7、12次复用透析后β2-MG、BUN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病人的腕关节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透析中少数病例出现低血压、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 HFD可以显著清除β2-MG,显著改善关节疼痛程度;透析器复用12次不影响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降低了透析成本.

    作者:夏友雯;杨金芳;张晓良;石正娣;黄平;徐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家庭护理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5%.本文就我院1998年以来住院的FC患儿98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2001年的FC患儿共98例,共中男67例,女31例,年龄5个月~14岁.按FC分型标准[1],单纯型(SFC)59例,复杂型(CFC)39例.初发年龄小5个月,大8岁,初发体温38.5 ℃以下12例,~40 ℃64例,40 ℃以上3例,无具体体温记录19例.有FC家族史者26例,癫痫家庭史2例,出生时有窒息史6例.

    作者:桂红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患者行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行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DFPP前后抽血查全套血脂、分析血脂的变化、DFPP操作及护理措施.结果 53例患者1次DFPP后,总胆固醇下降97.5%,甘油三酯下降91.3%.DFPP过程中1例一级膜发生凝血(占1.89%),2例出现低血压(占3.77%),3例出现发冷、心慌(占5.66%).结论 DFPP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P<0.01).护理上注意置换液的平衡,血流量和分浆量不宜过快,跨膜压 (TMP)、血浆入口压(Ps)值不能过高,另注意肝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晓莉;廖小凤;蒋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高龄患者常因体质较弱以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而被列为手术禁忌症.1999年5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高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9例,共行手术治疗17例,除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我们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卜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静滴高渗溶液,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减慢透析脱水速度等措施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采用控制脱水速度,低温透析,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改变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结果维持血液透析病人473例,共行23 782次血透,1 538次(6.5%)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治疗处理后,1 339例次(87.1%)血压升高,可继续血透,199例次(12.9%)低血压持续,需结束血透,无1例死亡.结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高,及时处理是纠正低血压的关键.

    作者:冯婉娜;谢美珍;钟宇芳;李欣;杨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眼科常用器械微型消毒袋的设计和运用

    2540MK型快速灭菌器已广泛用于眼科手术器械的消毒.该灭菌器体积小,消毒托盘间距离短,手术器械只能单层排列消毒.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型消毒袋,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相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价值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护理.方法 46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予肠内营养4周,每周2次测定所有病人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N),IgA,IgG,IgM及一次脱机成功率.结果治疗2周末,实验组PAB、TFN及IgA,IgG,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实验组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良好细致的护理是保证其成功实施的关键.

    作者:翁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理-行为干预减轻胃管插入者痛苦的方法

    插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应用硅胶胃管由患者一侧鼻孔插入胃内,将对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使得部分病人害怕甚至拒绝插胃管。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较痛苦的体验反应,因此,减轻胃管插入者痛苦感觉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杨冬仙;吴桂云;李爱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护士精神状态对护士行为适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的精神状态对护士的行为适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精神症状全国量表(CPRS)及护士工作问卷分别对66名护士的精神状态及行为适应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状态不良组比精神状态良好组的护士的行为适应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护士的精神状态对护士的行为适应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陈炳英;朱培莉;李伟;黄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药品管理法与护理

    从药品的使用、管理、不良反应(ADR)监测、购销中的非法利益问题、临床实验阐述与护理相关的药品管理法规.1 药品的使用1.1 认识合格药品.首先,护士应会确认所使用的药品是合格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使用单位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产品有批准文号和质量合格的标识,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药品注册证书[1].

    作者:严谨;陶新陆;欧阳冬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