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林静;王盛彩
临床治疗骨折的传统内固定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内固定物的不足主要是与骨组织力学性能不匹配,用于骨折内固定时过高的刚性引起的应力遮挡作用易导致骨质疏松、骨萎缩或二次骨折,且受损骨骼可以负重后,还需再次手术取出;其次是生物相容性差,金属在体液环境中会因溶蚀产生有毒物而引起组织刺激反应.
作者:涂献玉;高林;邓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伴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20例,采用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选用同期在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差异的未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服药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及肌瘤体积;对服药组及对照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服药组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较前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前及术中输血率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多;林静;王盛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牙科铸造合金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过去20年中,随着治疗要求提高,新型牙科合金飞速发展,其成分和种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关于这些合金的生物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此综述牙科铸造合金与口腔组织的生物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髋部外伤,随着交通的发达,青壮年的发生率也有提高.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一直是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难题.我院自1997年3月~2003年5月应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易洋;佘斌兵;张恒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近红外光光谱技术监测颈部鳞状细胞癌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I&Q(同步或正交相位)检测系统来跟踪监测颈部癌肿病人的血氧含量.结果:现今临床采用的放疗和化疗方法都能改变肿瘤组织内血和氧含量,结论:I&Q系统则可以定量地检测组织的生物特性的变化.
作者:张俊;涂涛;ULAS Sunar;ALEX Kilger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Candida Vaginitis)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1].自唑类抗真菌药物相继问世以来,特别是表面抗真菌药物作为一线药物的应用,大大缓解了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但由于不合理、不规范的用药,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增加,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上升.为了减少复发,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作者对118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晓庆;梁承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方式、手术量及眼位矫正效果.方法:对28例共同性内斜视行超常量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加外直肌缩短术随访6月.结果:28例(56只眼)中,眼位正位22例(44只眼),占78.5%,外斜2例(4只眼),占7.1%,内斜4例(8只眼),占14.3%.结论:实行加大量后内斜视矫正疗效良好,术后双眼立体视觉的恢复情况良好.
作者:胡淑琼;刘香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缬沙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观察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LPS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结果:LPS刺激单核细胞IL-6合成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10μg·L-1LPS诱导IL-6合成开始的时间是2h,在24h达高峰,其峰值是1654±765ng·L-1.缬沙坦(10-6mol·L-1~10-3mol·L-1)不能抑制10μg·L-1LPS诱导的单核细胞IL-6合成.结论:缬沙坦并不适用于抗细胞因子治疗,缬沙坦主要不是通过抗炎效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陈学军;李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支气管肺癌进行动脉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68例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穿刺插管,对患侧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明确诊断与观察病变部位血管结构等以后,经导管灌注联合化疗药物.结果:通过介入化疗药物治疗,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各种肿瘤敏感性药物联合使用,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协同,而副作用不增加.在近期疗效达71%.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术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爱国;周忠泉;涂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手足口病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以小儿多见,可见散发或流行,严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在本地区有增多趋势,本文就我院自2001年4月~2003年9月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王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ute respiratory syndyome,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引起的多器官、多组织损伤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已成为SARS基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SARS-CoV导致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变化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边藏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严重的睡眠病态呼吸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耳鼻咽喉科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车翔;刘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原发癌的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8年13例双侧乳腺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双侧原发乳腺癌占所收治手术乳腺癌病例的1.6%.其中3例为同时性癌,10例为异时性癌.采取综合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4.6%,5年生存率为76.9%.结论:对单侧乳癌者,要常规定期做联合检查,必要时对可疑病变可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双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与单侧的治疗完全一样,其效果较理想.
作者:陈登峰;徐正丰;魏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常有不少现象是以方向或时间来度量的,如发病时间、人口出生、死亡时间等,这些量的特点是有周期性.余弦曲线是周期现象的简单模型,可用于对时间呈周期现象的圆变量资料进行分析,本文试用该方法对以往年份产妇分娩人数的资料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作者:蔡闽;李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胶艾汤对动物出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以15g/kg连续灌胃给药5d,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家兔以1.5g/kg连续灌胃7d后,耳静脉取血测其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以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结果:胶艾汤能明显缩短断尾小鼠出血时间(P<0.01);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P<0.01)、凝血酶原时间(P<0.05)、血浆复钙时间(P<0.05)和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P<0.01).结论:胶艾汤有显著的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促凝血因子生成和抑制纤溶系统的活性有关.
作者:李祥华;王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对2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结果:经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效率为47.6%.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以总胆红素下降为显著(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进行1、2、3次血浆置换,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50%和58.3%.治疗早、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分别为85.7%、50.0%、12.5%.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结论: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而且进行得越早越好.
作者:饶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高脂饮食既是胆石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石病和结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胆石病合并结肠癌的病例也随之增加.有报道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特别是胆石病的病程中,大肠癌发病的危险性上升[1],临床诊治中不乏胆石病合并大肠癌的漏诊病例,因此如何对其加以诊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2例病例分析,就胆石病合并大肠癌的诊断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强;田夫;马小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p27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27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36.8%,无脉管侵犯病例p27表达高于有脉管侵犯病例,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低表达、有脉管侵犯、肿瘤直径≥4cm这3种因素与胃癌的不良预后有关.结论:p27蛋白表达为判断胃癌组织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作者:赵洋;崔永兴;郭华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与临床联系,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MRI特征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岁.本组病例全部来自血吸虫疫区,均有疫水接触史,病程7天~6个月不等.所有病例均采用GE1.0T超导磁共振机,每例均常规做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其中8例在行MRI检查前做过CT扫描.结果:幕上10例,幕下4例;局灶性脑炎及脑膜炎型4例,肉芽肿型9例,脑萎缩型1例.病变在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形态呈脑回状或指套状.Gd-DTPA增强后13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6例呈结节状强化,6例呈多发、散在小点状强化,部分聚集呈簇状,1例幕上病变呈散在密集的结节状强化,同时伴有小点状,泥砂样强化.1例病灶无强化,呈脑萎缩改变.所有病灶周围均有明显脑水肿表现,病灶大小与灶周水肿不成比例,即病灶体积小而水肿面积大,有不同程度占位征象.结论:脑血吸虫病MRI表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MRI检查也是术后随访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远梅;雷红卫;鄢龙;郑国勤;杨忠平;王晓彬;李永才;赵云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于2003年6~10月采用咪唑斯汀(皿治林,mizolastine,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忠灿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