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调整机体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刘键

关键词:推拿, 调整作用, 实验研究, 综述
摘要:推拿疗法作为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行之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没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手术对人体的危险性,在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中独树一帜。目前,人们对推拿调整机体作用的研究日趋深入,特别是中医学定性定量分析测试手段的发展和提高,推拿调节机体各系统生理、病理的机理也逐渐被揭示。现将近10余年来,推拿对机体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概述如下。1 推拿调整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 推拿后机体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加强,血清中补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升高,淋巴细胞数量增多,从而发挥其免疫功能,朱氏通过对体弱易感家兔模型按摩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观察时发现,推拿前除C3b-IC外,选模动物IgG、IgA、C3b-R、ANAE药免疫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推拿后,模型家兔除了IgA外,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处于未恢复状态。在室外耐寒实验及呼吸道致病菌攻击试验中,推拿组的耐寒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易感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推拿具有较强的提高和调整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1]。李氏对实验性接种肿瘤的小白鼠进行选穴推拿治疗,发现推拿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NK细胞数量升高,寿命延长。表明推拿能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临床上通过对咳嗽患儿和银屑病患者推拿前后免疫指标的观察,同样也证明了推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3][4]。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益智方对SAM-P/10老化痴呆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益智方治疗老年痴呆作用的形态学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中药醒脑益智方对SAM-P/10老化痴呆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治疗各组对海马超微结构均有明显改善,表现在:脂褐素数量、体积均明显减小,溶酶体也明显少于P/10空白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等接近于正常R/1品系状态。多聚核糖体数目增多,预防方表现为线粒体基本正常,单位膜清晰,嵴无断裂。其它海马神经元部分都有明显改善,但都以预防方和1号方效果明显。结论:海马神经元病变符合中医“髓海不足”、“脑髓消减”的改变,而脂褐素形成增加、线粒体肿胀变性,则为“痰浊”等实邪病因提供了客观依据。用补肾健脑、化瘀开窍方早期预防给药及治疗老年痴呆,有明显作用,并优于西药组。

    作者:王平;梅家俊;张六通;邱幸凡;周安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于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建设的思考

    近30年来,细胞生物学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现象的发现,为人类终攻克恶性肿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

    作者:赵刚;方思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伤寒杂病论》表里先后缓急治法探要

    表里先后缓急,是《伤寒杂病论》在疾病表里同病时,因发病有先后、病候有轻重、病势有缓急等不同情况而厘定的治疗原则。其中又包含治表、治里、先治、后治、缓治、急治、并治、独治等多种治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宋本90条,宋本条文下同)。是六经病证,多由初犯太阳之表,而后及其里,故其治疗大法,则先治其表,后治其里。此与《内经》“先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含义类似。但在特殊情况下,亦有先里后表的治法,此与“急则治其标”的治则略同。本条虽是汗下先后的治疗原则,实则说明表里先后缓急的治疗大法。

    作者:李家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中吐温-80和吐温-40佳用量比较

    许多中草药有效成分经分离或合成代用品后,其溶解度小,而且溶剂的稳定性差。通常采用加入某些表面活性物质(如吐温类)来增强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提高药液的澄明度。但吐温类在不同中药注射液中用量不同,一般在0.02%~2%。实际工艺过程中常以经验或目测加以确定。由于吐温类在中草药注射液中的含量达到临界胶团浓度(CMC)便可起到增容作用,故测定CMC便可确定吐温类的用量,并以CMC作为佳用量标准。药液中增溶剂含量达到CMC时,反映在宏观上的理化性质,如表面张力(σ)、粘度(η)、电导率(χ)等,均会发生明显变化。1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DDS—12 电导率仪,乌氏粘度计,表面张力装置。 药品:吐温—80(日本产,广州化学试剂分厂)、吐温—40(zur-synthese)、氯化钠。

    作者:史克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RH在蓝斑复合核的呼吸和心血管效应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关系

    目的:观察TRH在蓝斑复合核的呼吸和心血管效应,并探讨此效应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62只行乌拉坦静脉麻醉和人工呼吸的家兔,采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将TRH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分别预注射α2或β受体阻断剂,使TRH在蓝斑复合核的呼吸增频效应明显减弱,其升压效应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分别预注射α或β受体阻断剂拮抗。结果:TRH在蓝斑复合核具有呼吸兴奋和升压效应,此效应可能是通过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的α或β受体介导实现的

    作者:夏保芦;艾永循;杨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喘平胶囊解痉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究喘平胶囊对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及肺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结果表明,喘平胶囊能松弛由于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螺旋条及肺条平滑肌痉挛,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

    作者:张茂林;邱幸凡;田代志;游秋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乌头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确保乌头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方法:对乌头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止乌头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应对策。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乌头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防止或避免的。

    作者:周祯祥;刘晓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522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机率和死亡率。方法:将52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分成3组:31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1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和147例收缩期、舒张期均高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包括腔隙性脑梗塞、脑缺血、脑出血)的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机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1]。结论: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治疗。

    作者:李兰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刍议湖北省中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湖北省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和商品基地,中药材的生产、供销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其主要地道中药材有黄连、茯苓、独活、厚朴、南苍术、射干、续断、山麦冬、湖北贝母、皱皮木瓜等20余种。这些地道药材质量好、品质优,在全国中药材商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些还是出口创汇的品种,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九五期间,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一批优质骨干地道药材生产基地。但是,我省目前中药材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还很低,距国际市场和中药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生产出的药材难以保证质量,影响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今国际市场上植物药(含中药)的需求量正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些都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在十五期间,按我国即将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建设一批我省地道中药材示范基地,在全省逐步做到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工程化和现代化,为湖北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刘合刚;詹亚华;陈家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试议非权力性影响力与医德教育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影响者以公认的威望为后盾,对既定群体进行教育、示范和引导,使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符合自己目的的支配力量。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在医德教育中有着重大作用。然而,以往在医德教育中运用的主要是权力性影响力,如理论的“灌输”或法规约束等,忽视甚至否定了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这是导致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和挖掘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一重要的德育资源,对于推进和深化新世纪的医德教育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子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量元素与中医辨证施治

    1 微量元素与临床辨证诊断 近几年来,人们对某些微量元素与中医临床某些证型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探索。 人体由许多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各有不同,凡占人体总量的1/万以上者,如碳、氢、氧等称为宏量元素;凡占人体总量的1/万以下者,称为微量元素。其中铁、锌、铜、锰、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等14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水平。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微量元素也随之变化。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对其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客观指标。同时对中医辨证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研究表明[1]:阴虚证患者血清铜含量明显增高,锌/铜比值明显下降;阳虚证患者血清铜含量、锌/铜比值的变化不及阴虚证患者明显;而阳虚证患者的血清锌低于正常人,其降低程度依次为正常人>脾阳虚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且各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这与祖国医学所说的“久病及肾”的发病机理(脾阳虚病情较轻,肾阳虚病情较重,脾肾阳虚型病变已涉及脾、肾两脏),颇为一致。脾气虚证患者血清铜含量明显高于湿热证(实证),脾阳虚患者的血清铜、肾阳虚与肾阴虚患者的血清锌均有不同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微量元素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关系。 微量元素在体内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具有高度的生化效应,其独特的生物学作用,与心血管、免疫等密切相关。有人[2]对冠心病气虚型、痰浊型、阴虚型患者与正常人发中锌、锰、镁等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气虚证患者的锌、锰、镁及锌/铜比值降低,铜及铜/铁、铜/锰比值升高,与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近几年来,有人对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湿热未尽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胆虚型、肝肾阴虚型、正虚血瘀型)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与健康人对照,发现除正虚血瘀型组外,各型铁含量均有增高,尤以湿热未尽型含量高。血清铁含量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意义。各型锌的含量降低,特别是血清锌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且随慢性肝炎,由实转虚的病情发展,锌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此相反,铜含量则有升高倾向。

    作者:王立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8例

    笔者自1987年以来,应用加味香旋汤配合抗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13例均为我院1987年~1999年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113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平均年龄29.7岁;病程7天~22天,平均14.5天。胸腔积液分级:大量胸腔积液41例,中等量胸腔积液11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岁;病程6天~19天,平均14.1天。胸腔积液分级:大量胸腔积液39例,中等量胸腔积液10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

    作者:杨祖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针刺阴陵泉对尿道闭合压的影响

    尿失禁的病因,大致可归纳为膀胱和尿道两方面[1]。 笔者对15例尿失禁患者用电针刺阴陵泉前后,行尿动力检查,发现静态大尿道闭合压明显升高。另以14例尿失禁患者(行电针刺足三里)作为对照组,发现静态大尿道闭合压无明显变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电针刺阴陵泉组(治疗组):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1岁~76岁,平均54.5岁。

    作者:沈泳;黄安康;程宗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元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 元气和元气学说 何谓元气,《说文解字》曰:“元,始也,见《尔雅*释诂》。九家易曰,元者,气之始也。”可见元气即原始的初的气。元气是怎么产生的呢?古人已认识到“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即宇宙大爆炸出现的“混沌”状态为气。并认为这种气不停运动变化,气中“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子*天文训》);“本乎天者为天气,本乎地者为地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所化生。如王充《论衡*言毒》中说:“万物之生,全禀元气”。《春秋*繁露》也指出:“元气者万物之本”。 所谓元气学说,就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元气的物质性、运动性及功能性等特性,并用以解释物质世界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是古代具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可以说,元气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代表。 元气学说被中医学广泛运用,用以说明天人相应、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黄志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调整机体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推拿疗法作为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行之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没有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手术对人体的危险性,在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中独树一帜。目前,人们对推拿调整机体作用的研究日趋深入,特别是中医学定性定量分析测试手段的发展和提高,推拿调节机体各系统生理、病理的机理也逐渐被揭示。现将近10余年来,推拿对机体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概述如下。1 推拿调整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 推拿后机体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加强,血清中补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升高,淋巴细胞数量增多,从而发挥其免疫功能,朱氏通过对体弱易感家兔模型按摩前后免疫指标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观察时发现,推拿前除C3b-IC外,选模动物IgG、IgA、C3b-R、ANAE药免疫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推拿后,模型家兔除了IgA外,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处于未恢复状态。在室外耐寒实验及呼吸道致病菌攻击试验中,推拿组的耐寒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易感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推拿具有较强的提高和调整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1]。李氏对实验性接种肿瘤的小白鼠进行选穴推拿治疗,发现推拿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使NK细胞数量升高,寿命延长。表明推拿能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临床上通过对咳嗽患儿和银屑病患者推拿前后免疫指标的观察,同样也证明了推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3][4]。

    作者:刘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改进中医专业生化教学方法的几点意见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由于内容艰深,难以理解与记忆,被医学生称为难学的一门学科。笔者尝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小结如下。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首先应注意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中医理论以经验为基础,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和考察机体的生命活动;而生物化学则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运用化学的方法和手段,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两者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互为补充。如通过研究cAMP和cGMP,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阴”与“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运用生物化学知识理解中药材的治病机制。利用对比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已成为现代中医学必修的主干课程。

    作者:董彩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菌核侧耳的层析比较鉴别

    1 实验材料及来源 实验材料及来源见表1 以上3份材料于40°C干燥,碾碎,过40目筛,备用。2 薄层条件2.1 吸收剂 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薄层层析用),0.03M硼酸(1∶3)。用0.03M硼酸水溶液调制硅胶,利用硼酸与糖分子中羟基的铬合作用,可以改善分离,增加样品载量,效果较佳。2.2 展开剂 用正丁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水(7∶20∶12∶9∶67)混匀即可[1]。2.3 显色剂

    作者:黄必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502例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研究分组,血瘀组502例,健康组200人,青年组200人。结果:1.血瘀证组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与健康人和青年人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0.001);健康人组与青年人组对照也有差异(P<0.05)。2.血瘀证组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血瘀的程度及年龄增长呈反比(P<0.05~0.005)。结论:1.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与红细胞变形功能关系非常密切;2.血瘀程度越重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差;3.年龄越大其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差。

    作者:龚梅芳;张惠珍;霍慧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中医药结合教学的设想

    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存在医药分家过严,彼此互不往来的弊端,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和狭窄,不能适应我国中医临床和医药市场的需要。本文仅就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中医药结合教学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1 中医药结合的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将中医与中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汉代的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等著名的医药家都是既精通中药又精通临床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许多中医诊所或药店都是采用“前店(诊所)后厂”(药物炮制加工厂)的形式来为患者服务的。

    作者:杨新中;陈科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病理和活血化瘀疗法探析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的特征性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血瘀病理和活血化瘀疗法作一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观念多认为是阴虚燥热。然而临床观察DM—2型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少有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而常见形体肥胖,精神抑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暗黑,胸胁闷痛,四肢刺痛,舌质暗淡或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沉细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

    作者: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