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勤;林进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PPCI)后患者炎症反应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1-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房41例AMI患者行PPCI术后,收集入院24 h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nⅠ)峰值.结果 WBC计数升高的患者血清CK-MB及TnⅠ水平显著高于WBC正常者,且心率变异性(HRV)指标SDNN显著降低.WBC计数与TnⅠ峰值之间呈正相关(r=0.319,P=0.042),与HRV指标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r=-0.503,P=0.009),hs-CRP与HRV指标时域指标SDNN(r=-0.325,P=0.038)及频域指标HF(r=-0.321,P=0.041)呈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行PPCI术后,WBC计数与心肌坏死面积呈正相关,且白细胞计数与hs-CRP的水平越高,心率变异性下降越显著.
作者:田文;于小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骨盆正位像中髋关节病变的特点,以及骨盆正位像在评价AS患者髋关节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0-01-01-2015-12-31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79例AS患者进行骨盆正位像检查,详细分析髋关节病变的特征,比较髋关节有无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借助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60.8%)患者骨盆正位像提示髋关节出现异常改变,其中具特征的表现为继发于肌腱端炎的慢性改变和髋关节间隙变窄.与髋关节正常组患者比较,异常组患者疾病病程更长[(9.1±6.2)年对(5.5±6.3)年,P=0.02],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更高[(34.8±34.4)mg/L对(19.1±16.5)mg/L,P=0.02];异常组患者中40例患者伴有臀部疼痛,而正常组中仅有13例患者主述臀部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48对13/31,P<0.01).另外,64例患者出现典型的骶髂关节的改变,包括局限性或弥漫的骶骨和髂骨硬化、侵蚀;伴或不伴关节间隙的改变、甚至间隙消失.结论 骨盆正位像作为基本的影像学手段,反映了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特征,对理解AS的髋关节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骨盆正位像作为筛查髋关节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欧阳苏珊;王高亚;李敏;刘旭东;邓涵文;祝紫葳;徐枫;杨娉婷;肖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呈快速增高趋势.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合并血尿酸升高,血尿酸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及周围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及其各并发症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李丰琴;叶志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口眼干燥、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20%的SS患者伴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 system,CNS)损害.PNS损害包括感觉共济失调、单纯痛觉神经病、感觉神经节神经病、多发颅神经病、三叉神经病、多发单神经病、自律神经病和神经根病;CNS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癫痫、中枢性脱髓鞘样改变、无菌性脑膜炎和认识障碍.目前,SS患者伴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标准治疗仍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作者:杨娉婷;徐枫;肖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常于同一患者中共存.近年来,环境及感染性因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发深入的认识.EB病毒、巨细胞病毒、大肠埃希菌、幽门螺旋杆菌等感染性因素可能通过激活干扰素(IFN)途径和分子模拟途径参与pSS和PBC的发病和对疾病进程的影响,通过抑制病毒基因及相关抗原在机体内的表达可能为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秦沐婷;王晓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其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影响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影响妊娠结局,增加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妊娠期间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终止或抑制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保证胎儿宫内正常生长发育,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系统性治疗,系统性治疗又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文章就干燥综合征的概述、干燥综合征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孕期监测和妊娠时机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张舸;闫冰;刘湘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累及外分泌腺为主,可伴有其他内脏器官受损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目前使用为广泛的分类(诊断)标准是2002年美国和欧洲合作联盟提出的AECG标准,新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及2016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标准则各有特色.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与包括颈头面部放疗史、丙肝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瘤、结节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抗乙酰胆碱药的应用和IgG4相关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进行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徐立勤;林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2001-2011年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入院24 h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方法 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选2001、2006和2011三个特定年份,抽取AMI病历,进行中心性病历信息提取.评价东部农村AMI患者β受体阻滞剂在入院24 h内的使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抽样获取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AMI病历1227份,其中584例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存在高休克风险,其余643例绝对适宜.2001、2006和2011年β受体阻滞剂早期使用绝对适宜人群的使用率分别为43.5%、62.3%和57.6%(趋势P=0.0944),而高休克风险的人群所占比例为35.3%、50.2%和51.9%(趋势P=0.0206).年龄偏高、有慢性肺病史的患者较少接受早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反之,就诊于教学医院的患者更易接受此治疗.结论 2001年至2011年我国东部农村地区AMI患者,适宜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理想人群中,使用率明显不足,而具有高休克风险的患者仍在普遍使用.提示可作为AMI诊疗质量改善的一个靶点.
作者:张海波;侯丽波;白雪珂;李希;蒋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消化病学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识筹备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陈述”.采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及Delphi方法达成相关“陈述”的共识.构建的“陈述”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征询相关专家意见,通过2轮征询后,初步达成共识的“陈述”在会议上逐条经过讨论,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参会人员中21位核心成员参加了“陈述”条款的终表决.本共识内容分为H.pylori根除指征、诊断、治疗、H.pylori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6部分,共48条“陈述”.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谢勇;陆红;成虹;曾志荣;周丽雅;陈烨;王江滨;杜奕奇;吕农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布鲁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脊椎多受累,在临床和影像学方面与脊柱结核有许多相似的表现,很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l例布鲁菌病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汉族.因“左侧臀部疼痛及发热21 d”于2016-06-21入院;患者21 d前无明显诱因感觉左侧臀部疼痛,行走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发热前伴寒战,高体温38.5℃,晚间9时左右体温达高峰,夜间大汗淋漓后体温逐渐下降,自服感冒药3d无效,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按“骨结核?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发热疼痛无好转.
作者:朱玉果;童传凤;张永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确诊2型糖尿病的401例,运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生化指标及血压、BMI、病史等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血压的关系分析.结果 在调整了多个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1μmol/L,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5%,Hcy每增加一个1og值,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78倍.将Hcy按照三分组后高分位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05%,三分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趋势检验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Hcy水平和血压密切相关,高Hcy血症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作者:翁浩宇;杨宏云;易铁慈;范芳芳;刘志浩;郝清清;范玲;张岩;李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水平,并分析其与RA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其与CD40在RA发病机制中的共同作用.方法 采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70例初诊RA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记录R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RAF1、CD40,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RA患者TRAF1、CD40分别为(35.88±51.22)ng/L,(72.70±70.56)ng/L,与健康对照组[TRAF1和CD40分别为(12.51±8.59)ng/L和(31.54±27.11)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高、中、低活动期组,3组TRAF1分别为(13.05±4.29) ng/L、(29.84±42.48)ng/L和(58.84±66.9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82,P=0.003),且TRAF1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01).RA患者血清TRAF1与自身抗体RF、GPI呈正相关(r=0.365,P=0.001;r=0.767,P<0.001).RA患者血清TRAF1表达与CD40呈正相关(r=0.465,P<0.001).结论 TRAF1在RA患者明显增高,与RA疾病活动性、自身抗体和CD40呈正相关.
作者:程韬;耿德春;王鸣军;陈志伟;张缪佳;武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血液系统是干燥综合征常易受累的腺体外靶器官之一,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血细胞减少、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和淋巴瘤等.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和预后也有很大差别.此外,本病以外的其他病因也可累及血液系统出现类似表现.因此,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判断,给予个体化的治疗.
作者:邓雪蓉;张卓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青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诊断为IMN的病例,比较≤35岁(A组)和>35岁(B组)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 IMN患者537例,占同期肾活检病例的25.8%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5%,其中A组占IMN的20.9%.(2)与B组比较,A组患者病程较短,呈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较低,而呈无症状性蛋白尿的比例较高(P<0.05);此外,A组患者伴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较低(P<0.05或P<0.01).(3)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IgG4亚类及PLA2R沉积的阳性率分别为95.0%及91.8%,A、B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肾小球无PLA2R沉积的患者中,肾小球THSD7A沉积阳性,A、B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疗效相似(P>0.05).结论 青年IMN患者的肾小球内致病抗体与抗原沉积及治疗疗效与中老年患者相似,提示二者不存在实质性区别.两组患者的某些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不同可能为年龄因素及并发症所致.
作者:王艳艳;董鸿瑞;孙丽君;张贺佳;张建荣;赵晓毅;孙占山;程虹;谌贻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膈肌厚度变化,评价其与活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门诊收治的慢阻肺患者50例,同时选取该院职工肺功能正常的30名年龄与之接近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在功能残气(FRC)、肺总量(TLC)位超声测量膈肌厚度(TD),计算膈肌厚度分数(TF,从FRC至TLC位膈肌厚度的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T)、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析慢阻肺患者TD变化与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慢阻肺组TLC位膈肌厚度和厚度分数分别为(0.38±0.10)cm和1.02±0.45,与健康对照组[(0.49±0.09)cm和(1.41±0.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分数与6MWT呈正相关(r=0.591,P<0.01),与mMRC呈负相关(r=-0.472,P=0.001).根据厚度分数水平,将慢阻肺组分为2亚组:G1(≤1.458),G2(>1.458).G1组6MWT为(371.95±95.73)m,较G2组[(512.00±108.61)m]降低(P<0.05);G1组mMRC为2.63±1.08,较G2组(1.70±0.82)增高(P<0.05);G1组气道阻塞(FEV1)为(47.41±16.70)L,大自主通气量(MVV)为(46.32±17.97)L,两者较G2组[FEV1为(69.96±16.82)L,MVV (62.60±22.13)L]下降(均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膈肌厚度和厚度分数下降影响患者活动耐力和呼吸困难.
作者:张黎娟;王飞飞;马少林;朱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腺体外系统受累较常见,包括肺部病变.SS肺损害定义为出现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异常或影像学异常等.患者表现各异,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气道病变.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是常见的肺部病变.另外,SS患者有患肺淋巴瘤的高风险,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囊性病变、肺淀粉样变及胸膜受累等.基线评估SS患者肺部病变是必要的.目前关于SS合并肺损害的治疗尚缺乏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进展性肺损害患者,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必要的.SS-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前推荐靶向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李霞;费允云;张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雷公藤多甙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与单独应用ARB治疗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1.0~3.5 g,且肾功能正常,行雷公藤多甙联合ARB治疗者30例,同时选取同时期ARB单独治疗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以及两组间的临床缓解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明显改善(P均<0.05),肾功能稳定.联合治疗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ARB治疗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ARB能明显减少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血清白蛋白水平,稳定肾功能.
作者:朱林波;王娟;刘林林;姚丽;李子龙;李艳秋;范秋灵;王力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肝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肝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普遍认为是由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对肝汇管区的浸润,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释放各种炎性介质而造成组织炎症和破坏,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SS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对于这两种肝损害在临床上并无统一结论.糖皮质激素通常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病情进展迅速者可合用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治疗SS肝损害的相关研究较少,熊去氧胆酸常用于治疗SS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作者:陈欢雪;王晓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有着相同的遗传背景、相似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中,SS合并AITD较为常见,其中以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为多见.SS合并AIT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也与合并AITD的类型相关,外周血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抗体.因此,SS与AITD密切相关,临床中应注意进行相关筛查以便早期治疗避免误诊.
作者:代思明;孙佳莹;张志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常伴有肌肉骨骼、神经系统、肺、肾、血液系统等多系统损伤.其临床表现多样,表达谱宽,治疗取决于病情轻重及器官累及情况.局部外分泌腺干燥症可加强患者教育、改善环境、使用局部药物等,严重器官受累需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难治及复发患者取得了初步疗效,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确定长期有效性.
作者:王立;曾小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