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CCN 2009版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评价

马军

关键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诊疗指南
摘要: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是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起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每年许多从事血液专业的著名专家在一起完善NHL诊断和治疗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提出的指南的修订得到临床医生的好评.本文通过与2008年版NHL临床实践指南比较,对2009版从淋巴瘤分类、诊断和各亚型治疗进行简要的评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因素及缓解后治疗(PRT)开始时间(PRTT)对顸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新诊断并完成1个疗程诱导治疗的ALL患者153例.用COX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确定与完全缓解(CR)率、总存活(OS)率、无进展存活(DFS)率有关的单变量和多变量.结果 (1)单变量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包括:诊断时的年龄(按10年增加)>20岁、白细胞≥50×109/L、高危细胞遗传学、28 d是否达CR和PRTT.多因素分析证明,PRTT>7.1周是显著的预后不良因素,与DFS[HR 1.74,95%CI(1.10~2.76),P=0.018]及OS[HR 1.64,95%CI(1.02~2.62),P=0.005]的降低显著相关.(2)细胞遗传学为标危组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时年龄>20岁、白细胞≥50×109/L、PRTT是显著预后因素,PRTT≥7.1周预后包括DFS[(HR 2.32,95%CI(1.30~4.13),P=0.004]和OS[HR 2.64,95%CI(1.47~4.73),P=0.001]较差.高危组患者,PRTT与预后(DFS和OS)无关.结论 诱导治疗至PRT开始的时间是影响成人ALL的独立预后因素,成人ALL的缓解后治疗应及时进行.

    作者:孙秀娟;秘营昌;傅明伟;王迎;刘凯奇;林冬;卞寿庚;王建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指糖尿病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DM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致病因素存在复杂性,导致有关这方面研究结果存有争议.在糖尿病患者中既存在不利于骨代谢的因素也有有利于骨代谢的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是减少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键措施,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

    作者:潘琦;郭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继发气胸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本院2004年以来,收治了临床罕见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所致的继发性气胸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庄少侠;黄丽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肾素瘤的诊治进展

    肾素瘤是源于肾脏球旁细胞的肿瘤,分泌过量肾素并引起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导致以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罕见继发性高血压疾病.该病主要侵犯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多尿、口渴及疲劳.影像学检查和肾上腺静脉取血测定肾素比值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对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应考虑该病可能,但应除外原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肾动脉狭窄等疾病.肾素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为可治愈性高血压.

    作者:董爱梅;郭晓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新药应用进展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包括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非磺脲类促泌剂、糖苷酶抑制荆、双胍类及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肠促胰岛素类似物、非噻唑烷二酮类(PPARγ)选择性激动剂以及一些新的分子被认为具有潜在的降糖作用,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就目前糖尿病药物的新进展做一论述.

    作者:吴鸿;邹大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s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18例血液病住院患儿合并IFI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的效果.结果 伏立康唑治疗18例IFI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3.3%(15/18),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全部好转.结论 伏立康唑可以有效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少,多数能耐受,安全性高.

    作者:徐慧娟;庞秀英;李学荣;卢愿;仲任;赵艳霞;宋爱琴;孙立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的肿瘤.目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D测定间羟甲肾上腺素类物质(MNs)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生化诊断,而CT、MRI和PET皆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但邻碘苯甲基胍(123I-MIBG)是更为特异的定位诊断方法.基因筛查已被推荐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进行.手术仍是佳的治疗选择.

    作者:宁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肌肉软弱,诱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补充维生素D可以减少跌倒、预防骨质疏松和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中国人理想的血25(OH)D水平和适宜的维生素D撮入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孟迅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肾脏肿瘤切除后新发糖尿病缓解1例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6岁.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伴乏力、消瘦,体重下降约5 kg,在当地医院曾经化验空腹血糖12.13 mmol/L,诊断为糖尿病,间断口服二甲舣胍及中成药(具体成分不详),未监测血糖波动.1周前在当地医院化验尿酮体+,为进一步诊治于2009-02-09入院.

    作者:李萍;梁琳琅;杨威;蒋丽敏;郭时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第8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减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07年沈阳市大东区1319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空腹抽血测血清TSH、血糖和胰岛素,TSH异常者进一步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亚临床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进一步分为A组(TSH 0.3~0.99 mIU/L)、B组(TSH 1.0~1.9 mIU/L)和C组(TSH 1.91~4.8 mIU/L),分析血清TSH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关系,比较各组高血压的患病率和患病的危险性.结果 不同血清TSH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关.女性亚临床甲减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1.3%对25.6%,P<0.05).经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BMI后,亚临床甲减组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OR=1.753,95%CI 1.067~2.879,P=0.027),这种关系在女性中更显著(OR=3.545,95%CI 1.576~7.975,P=0.004),在男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清TSH正常范围内,A组、B组和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和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也未见区别.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以增加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女性亚临床甲减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正常范围内血清TSH的变化对血压没有影响.

    作者:姜凤伟;凌彩虹;单忠艳;滕卫平;王蓓蓓;王佳妮;赖亚新;陈彦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56例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艾诺宁)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入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急性白血病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中位年龄34岁(14~62岁).急性髓性白血病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初诊病例35例,难治复发11例,缓解后巩固病例1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采用IA方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COIP方案化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利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负荷,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和泛肿瘤基因WT1.结果 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直接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患者均出现白细胞(WBC)3~4级毒性,WBC下降低点时的中位值为0.64(0.1~1.8)×109/L,中位时间为13 d(5~23 d),造血恢复时WBC>109/L的中位时间为18 d(3.3~42 d)(12例WBC一直>1.0×109/L).88%患者出现红细胞3~4级毒性,输红细胞悬液的中位数为4 U(0~15 U).94%患者出现血小板(PLT)4级毒性,PLT>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9 d(11~35 d),需要输注PLT的中位数为5 U(0~32 U).初治和难治复发患者的完全缓解率71.4%,有效率78.6%.完全缓解时白血病负荷下降倍数变化差异较大,可以达到11~1066倍(四色流式细胞术)和0.6~162.1倍(实时定量PCR).结论 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在降低白血病负荷方面因白血病类型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作者:主鸿鹄;卢锡京;张晓辉;鲍立;江倩;路瑾;陈瑶;黄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性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性腺激素的变化和勃起功能障碍(ED)的关系,评估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OSAHS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46例OSAH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量表(IIEF-5)和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评估受试者的勃起功能和测定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丸酮(T).对合并ED的22例OSAHS患者使用CPAP治疗3个月后再次评估其勃起功能和测定FSH、LH、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IIEF-5评分[(19.7±3.41)分对(22.2±1.47)分)]、FSH[(9.65±1.08)U/L对(10.90±1.12)U/L)]、LH(9.97±0.98)U/L对(11.98±1.52)U/L]及T[(8.96±0.89)nmol/L对(10.67±1.01)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IIEF-5评分与AHI呈显著负相关(r=-0.621,P<0.01),与LSaO2正相关(r=0.596,P<0.01);血清FSH、LH和T与AHI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41、-0.479和-0.637,P均<0.01),与LSaO2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2、0.588和0.546,P均<0.01);IIEF-5评分与血清T呈显著正相关(r=0.601,P<0.01).经CPAP治疗后,合并ED的OSAHS患者IIEF-5评分和血清性激素均明显改善,且对CPAP耐受良好.结论 男性OSAHS患者存在着ED和性激素的下降,与AHI和低氧相关;CPAP治疗能改善患者ED和提高性激素.

    作者:阳书坤;汪小亚;张佳宾;余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对血压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临床甲亢和甲减都可以导致高血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轻微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和正常范围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甲状腺疾病对血压影响的机制复杂,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高血压治疗上仍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甲亢患者优选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

    作者:姜凤伟;单忠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第10期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库欣病的诊断及围手术期内分泌处理

    库欣病是指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类型,也是常见的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类型.一旦明确库欣病的诊断,经蝶窦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纠正高皮质醇状态,同时尽量保存垂体功能.本文就库欣病的术前诊断及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洁;郭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清乙酰肝素酶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28名健康志愿者,27例糖尿病(DM组)患者,52例ACS患者、4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组(DM+ACS组)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HPA.检测各指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判断并比较血清CRP、MMP-9和HPA检测临界值及检测价值.结果 DM+ACS组血清HPA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DM+AMI亚组血清HPA显著高于DM+UAP亚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0.813和0.9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PA变化与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有关,HPA作为预测该类患者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优于CRP和MMP-9.

    作者:段景琪;吕肖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和参数调节及其监测

    人工通气包括有创正压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目前治疗或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和有效的方法.NPPV可以改善低氧血症,提高氧输送;维持合适的肺泡通气量;维持或增加呼气术肺容积,改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功,降低呼吸肌氧耗量[1].本文重点阐述NPPV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调节及其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监测.

    作者:罗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醛固酮增多症与高血压临床诊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其高血压病程多较长,为中等程度的增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原醛患者多同时合并低血钾、碱中毒、低血钙、糖耐量异常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筛查,将大大增加原醛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醛固酮增多症治疗包括手术、药物和介入治疗.

    作者:龚燕平;母义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在Hp根除治疗过程中,耐药菌不断增多,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逐渐下降,寻找更好的根除方案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提到序贯治疗方法[1].

    作者:黄颖;周力;陈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