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后控制性减压的手术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余亚娟;王芳

关键词:心电图,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减压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控制性减压的手术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5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控制性减压的术式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与术后两组正常心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异常心电图差异主要反映在Q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及过速(P<0.05),而在异常Q波、ST-T改变、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式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有效保护心肌,术后及时的监测心电图对患者治疗效果的预判以及为医师提供诊疗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科并应用鼻内镜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3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 ~12个月,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0例.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同期或随访处理上颌牙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费永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4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跟骨骨髓炎患者按清创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根骨部分切除术)和观察组(跟骨全切除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感染复发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候评分和感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清创时全部切除跟骨对降低感染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适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点分析(附58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良恶性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 查阅赤壁市人民医院GIST患者5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CD 117等抗体结果分析.结果 58例手术切除的GIST病例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GIST原发于胃34例(58.6%),十二指肠4例(6.9%),空肠6例(10.3%),回肠6例(10.3%),结肠2例(3.4%)、直肠4例(6.9%),肠系膜2例(3.4%).免疫组织化学特征:58例(10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55例(94.8%)CD 117阳性,45例(77.6%) CD 34阳性.结论 GIST是常见表达CD 117抗体阳性的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中老年男性多发.GIST的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光镜下结构结合其免疫标记物阳性表达的CD 117和CD 34.肿瘤腹腔广泛播散,转移远处脏器,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的大小及原发部位和病理性核分裂象的多少是判定良恶性的重要指针.

    作者:方莉;谢再红;费浩;邓芳;李云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观察(附17例报告)

    目的 观察按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思路,保留股骨距,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7例高龄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按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思路,保留或重塑股骨距和小粗隆,修复股骨粗隆部内侧稳定结构,然后施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并采用Harris评分等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3~13个月复查患者X线片,Harris评分:优12例,良3例,中2例.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祝敬华;魏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控制性减压的手术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控制性减压的手术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5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控制性减压的术式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与术后两组正常心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异常心电图差异主要反映在Q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及过速(P<0.05),而在异常Q波、ST-T改变、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式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有效保护心肌,术后及时的监测心电图对患者治疗效果的预判以及为医师提供诊疗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亚娟;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8例疤痕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疤痕子宫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CSP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19例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成功16例;17例行MTX化疗+B超下清宫术,5例清宫时大出血而行开腹病灶切除术+修补术.1例直接清宫术,1例应患者要求直接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CSP有多种治疗方法,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清宫术为治疗切口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镇艳芬;皮望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附96例报告)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持续护理干预.对96例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两组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加强护理干预后,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儿出院后哮喘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持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性治疗的依从性,患儿哮喘的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吴美蓉;邱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前牙扇形移位采用烤瓷牙周夹板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老年前牙扇形移位实施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 ~2012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45例前牙出现扇形移位的老年牙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追踪观察2年.结果 21例为显效,23例为有效,1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97.78%.结论 对于前牙扇形移位的老年患者予以烤瓷牙周夹板进行修复,其不仅美观坚固,疗效还十分显著.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者合计162侧耳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3侧耳,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耳道,然后用达克宁硼酸粉喷洒;对照组79侧耳,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后再用派瑞松乳膏涂抹;两组各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和4周的有效率为84.3%和97.6%,对照组为69.6%和89.1%,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碳酸氢钠液冲洗联合达克宁硼酸粉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疗程短,治疗费用低,无严重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峰;汪洋;徐伟;廖佳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日本血吸虫Sj14编码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编码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日本血吸虫Sj14编码基因转染D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j14编码基因转染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Sj14编码基因转染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 与pcDNA3空质粒转染的DC和未转染的DC相比,Sj14编码基因转染后Sj14蛋白在DC中高表达,摄取抗原的能力明显降低(P<0.01),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显著增强(P<0.01).结论 sj14编码基因转染DC后能促进DC成熟,增强DC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罗金萍;王若愚;许培培;戴波;余军林;沈定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静脉危象小切口滴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离断术后静脉危象的治疗对策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对41例(43指)手指末节离断患者断指再植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切口感染;密切观察患指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患指保暖,解除患指疼痛,做好心理护理,预防患指血管痉挛,防止手指坏死.结果 成活40指(93%),失活3指(7%).结论 再植术后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发生静脉危象配合指侧方切口滴血治疗,有效保证了再植指的存活.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55例HD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置管部位、局部换药及封管方法、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的关系.结果 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为12.7%,永久性导管感染率为27.8%.抗生素封管及局部应用加3L敷贴固定,导管的使用寿命可明显延长.结论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易感染,除血透中心规范设置外,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形成以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控模式.保证导管通畅,有助于控制感染率,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旺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空腹血糖(FPG)指标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区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虹;罗菊英;王娅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臭氧冲洗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念珠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臭氧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B组采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联合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88.0%,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冲洗联合疗法治疗念珠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宋念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分析

    目的 了解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外周血和骨髓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检测结果.方法 对177例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的MCV、外周血和骨髓中三系巨幼变、核分叶过多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三系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是中老年人,伴消化系统疾病142例(80%),抗代谢药15例(8%),不明原因20例(12%).MCV 91~129fl增高168例(9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5~11叶增多175例(99%).骨髓细胞学易见三系巨幼变,单纯红系巨幼变20例(11%),单纯粒系巨幼变39例(22%),粒红两系巨幼变57例(32%),粒巨两系巨幼变8例(5%),粒红巨三系巨幼变53例(30%),巨核细胞胞体大且多分叶92例(52%).结论 外周血三系减少中老年患者,有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慢性病史,外周血MCV明显增高、中性核分叶过多,骨髓粒红巨三系巨幼变,巨核细胞胞体巨大且分叶,首先应考虑为MA.

    作者:朱传新;徐水清;陈桃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咸宁市无偿献血ALT初筛对血液报废的影响

    目的 了解血站外采时使用ALT初筛对血液检测阳性存在的影响,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从而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未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55863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982人份,对2014年使用ALT筛查仪器初筛的17195人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实验室初复检检测阳性160人份,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血站未使用ALT筛查设备的血液平均总报废率5.9%,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高达59.7%;献血前使用筛查仪器后1年里总报废率从5.9%降低到3.1%,而ALT淘汰所占阳性报废率从59.7%降低到29.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LT筛查能大大降低ALT阳性报废率,提高了采血效率,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又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1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数和WBC分类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原学确诊的518例支原体肺炎、50例细菌性肺炎及5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POCT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hsCRP,迈瑞BC5800血球计数仪测定WBC数.抗凝血制片,染色,油镜下检查WBC分类及形态.结果 518例MPP hsCRP正常或轻度增高,WBC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N%正常伴核左移,M%增高,L%正常,可见异淋.MPP组hsCRP、WBC、N%、核左移高于病毒组,低于细菌组;M%明显增高高于病毒组和细菌组,L%、异淋比值低于病毒组高于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CRP、WBC数、WBC手工分类及形态学联合检测有利于MPP早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玉平;章燕;涂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伴有IAS的ICVD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伴有IAS的ICV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伴有IAS的ICVD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进行监测,同时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ICVD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A组患者IAS进展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B组(P<0.05),B组IAS好转的病例所占比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ICVD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伴有IAS的ICVD患者TC、TG、HDL-C的含量,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能够降低ICVD的复发率.

    作者:徐中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构建

    目的 构建稳定的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药物干预实验用药时机.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敷贴法感染昆明小鼠,感染6周、8周、10周、12周后分别取材,HE染色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胶原沉积情况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感染后不同时期小鼠肝脏指数都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6周后,肝组织有肉芽肿形成和胶原纤维沉积,感染12周后,肝纤维化特征明显.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第6周,肝脏有胶原纤维沉积,可作为药物干预实验开始用药时机的标志.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全静脉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静脉营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于国外临床,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逐渐开展新生儿静脉营养[1].静脉营养主要适用于经胃肠道摄人不能达到所需总热量70%或预计不能经肠道内营养3d以上的新生儿,如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食管闭锁、肠闭锁等)以及获得性消化道疾患(短肠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顽固性腹泻)等[2].静脉营养对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目前新生儿科临床应用的主要有两种静脉营养方案:一是传统的静脉营养,二是早期静脉营养.

    作者:王萍;赵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