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兰;王愿林;杜婷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该病的治疗经历了多次由非手术治疗到手术治疗的转变[1]。到目前,随着其病因、病理生理变化规律认识的深入,其治疗也趋于规范化,病死率基本控制在20%左右[2]。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血液净化,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提高预后。本研究对连续性血液净化和腹膜透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效价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有东;莫礼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上皮过度伸展造成肛门的上皮纵形全层裂开,方向同肛管纵轴平行,呈椭圆形或梭形溃疡,出现排便时周期性肛门剧烈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其方法较多,如:侧方内括约肌剪断术、肛管的皮肤黏膜搭桥术、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等,但以上方法易发生创面疼痛、水肿、出血、引流不畅及迁延愈合等并发症。为探索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承受尽可能少的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肛肠科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改良肛裂切扩术治疗肛裂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且复发率低,报告如下。
作者:高彦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左上臂肿块半年,偶然局部酸胀感,肘关节功能无异常。查体:左肘窝内上方约3.0cm处可触及一骨性肿块,质硬,基底固定,无压痛,局部皮肤正常。 X线检查:左肱骨前内侧髁上约5.0cm处见一鸟嘴状突起,长约1.0cm,基底宽约0.6cm,向肘部倾斜生长,尖端稍弯曲指向肘关节,无软骨帽。 X线诊断:左侧肱骨髁上突。
作者:陈春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固定正畸可以改善口腔健康,还能够美化面型。但患者在使用正畸带环和托槽后致使牙面周围的菌斑微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导致一些致龋菌变成优势菌,容易造成牙龈炎等并发症。患者在矫治前和矫治过程中,牙龈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矫治效果及预后的稳定性,所以正畸医师要重视正畸时牙龈炎的产生。对正畸患者进行牙龈炎的防治,并观察防治措施对正畸矫治效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对固定正畸患者采用牙周洁治结合菌斑显示剂监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兰;王愿林;杜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因此,开展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科学评价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有效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2013年分别开展了3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核心指标专题调查工作,现将3次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作者:陈蒲宾;张碧芳;刘志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传统的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方式往往会由于患者悲观情绪受到影响,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有效手段。我们比较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使用与否对胃癌患者情绪及配合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中应用纤维桩和全瓷冠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为75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和金属烤瓷冠修复,观察组采用纤维桩和全瓷冠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修复前、后头影测量指标下齿槽座角( SNB )和上齿槽座角( SNA ),以及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下中切牙角(U1-L1)、上中切牙-SN角(U1-SN)、下中切牙-MP平面角(L1-MP)、上中切牙点至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 U1-NA)、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 L1-NB)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在矫治前后模型测量指标覆牙合( OB)和覆盖( OJ)以及第1磨牙间宽度、修复成功率等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纤维桩和全瓷冠用于修复老年口腔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稳定可靠、操作简单。
作者:王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几十年来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可靠、副作用相对较轻微,而被作为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线用药。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日趋广泛,由此引发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精神科医生的重视。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变化、糖脂代谢异常影响的差别,我们选用本院常用的5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体重、糖代谢、脂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樊学文;祝峰;陈小明;周桂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给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血常规筛查手段。但由于仪器的局限性和疾病的某些病理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造成实验误差,甚至得出与临床不符的结果,给临床带来极大困惑。因此,各临床实验室有必要根据自己所用仪器的特点及本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血细胞复检和显微镜复片规则,对仪器提示检测结果异常的标本或临床上高度怀疑细胞形态学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保证血液分析仪报告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利用复检规则审核血液分析报告的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作者:程瑞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21世纪的重大社会课题。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及机体抵抗力下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逐年增加,由于病人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特殊性,手术期间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及手术风险。本文主要对老年患者术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
作者: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崇阳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综合医院,长期接受护理本科、高职高专护理、中等卫校护理专业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世纪新型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我院在护理带教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做法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黄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而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安全用药的每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给药差错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从医生开医嘱、护士转录、药物配置和护士给药整个流程上分析,护士给药错误所占比例高,为69.6%[1],护士核对不到位或核对方法不正确是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控制给药差错的发生,笔者对我院2008~2013年发生的静脉给药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核对方法对静脉给药差错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迎春;吴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而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常因复位后位置丢失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后期遗留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腕关节功能。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迅速发展,掌侧锁定加压钢板( LCP )以其独特的稳定作用治疗老年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掌侧LCP内固定治疗老年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发热、咳嗽30多天,全身皮疹伴疼痛5 d。患者于2011年11月底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高体温达39℃(腋温),伴寒战、头痛、四肢乏力,皮肤黏膜未见明显皮损。在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数为2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2.3%,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2周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但发热缓解不明显。2011年12月底患者双手背、颈、躯干、四肢逐渐出现数个小米大红色皮疹,有轻度压痛,后来皮疹增大并明显隆起,部分损害表面呈水疱样,双手背皮疹触痛明显。患者平素体健,既往无类似病史,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家族成员中亦无同样病史。
作者:罗丽芳;王霞;张武;熊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 )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其死亡率较高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2013年,崇阳县共报告SFTS 患者18例,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达16.7%。为全面了解崇阳县SFTS的疫情状况及相关信息,为今后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现将这18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新军;孔金屏;张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病因至今不明。我们应用博恩诺康(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清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AAC)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多见于休克、严重创伤以及手术等应急状态下,且多发于老年人群[1]。本研究分析了48例老年AA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48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ACC )患者进行比较,旨在分析老年AA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时机,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飞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上不少见。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成熟以及妊娠期手术麻醉保护措施的进展,我院多年来也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卵巢良性肿瘤新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点,但不影响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东方;罗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在美国每年约有20万例妇女诊断患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占妇女所有癌症的32%,每年约有4万名妇女死于乳腺癌,是40~55岁妇女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肺转移及胸膜转移后,约34%的患者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闷、气短,不能平卧,活动后呼吸困难,大大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有的患者甚至因为胸腔积液而死亡[1]。如何减少或消退胸水是关系患者生存的关键,部分患者胸腔积液治疗痊愈后,配合内分泌治疗,可无病生存1年以上。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胸腔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腔注射注射用A群链球菌(沙培林)治疗乳腺癌肺转移恶性胸水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护生面对即将开始的临床实习,由于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改变,护生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改变。本文旨在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前的焦虑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为心理健康指导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饶玉霞;叶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