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侧脊髓上胸段营养动脉变异1例

吴红年;李敏才;胡振武

关键词:脊髓, 上胸段, 营养动脉, 肋间后动脉, 现报告如下, 节段性动脉, 血液供应, 颈升动脉, 动脉标本, 腰动脉, 制作, 变异
摘要:脊髓的血液供应正常来自髓前、后动脉和颈胸腰的节段性动脉,如颈升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等.笔者在制作椎动脉标本的过程中发现左侧上胸段营养动脉来源变异1例,现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腺样体刮除术后大出血窒息困难插管1例

    患儿男,7岁,体重23kg,因腺体增殖症在表麻下行腺样体刮除术.术后1h患儿鼻孔、口腔出现流血不止,数分钟后发生呼吸急促,面色发绀,急送手术室拟在全麻下行止血术.入室立即开放静脉通道一条,急性重病容,BP80/50mmHg,HR110次,R25次,SPO290%,双肺可闻及水泡音.即予以快速补液,静注咪唑安定1.5mg,异丙酚25mg,常规体位行气管插管,当置入喉镜时见喉腔充满血液,喉部结构被血液掩盖,行盲探插管2次未成功.后由助手吸引口腔、喉腔血液,因出血量大仍无法暴露声门.SPO2进行下降至80%,面罩给氧1min,使SPO2升至90%,静注氟芬合剂1/4量(氟哌利多5mg+芬太尼0.1mg),置患儿头低位,以ID5.

    作者:阮士政;马云芳;高波;王会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欧必亭预防顺铂联合化疗所致呕吐临床分析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全身化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严重者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难以忍受的痛苦,增加后续化疗的难度.欧必亭(tropisetron)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用于抑制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2000年7月-2003年7月我们应用欧必亭预防顺铂联合化疗所致的呕吐,并与胃复安止吐进行随机对照,结果如下.

    作者:陈晓姣;罗健英;李杏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医学与人文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信息革命贯彻整个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对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知识分子造成更大的潜在性的压力.医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子系统,其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医学人才及其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文科学对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的世纪医学与人文学的关系更显得密不可分.

    作者:胡继春;董骏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报告

    2002年1月-2002年5月,我科收治34例环状混合痔,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1-73岁,病程2-5年17例,6-10年12例,11-20年5例.

    作者:程鹏;熊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胸腹壁转移性胃腺癌2例

    胃癌转移到浅表部位常见于锁骨上淋巴结,而自发性转移至胸腹壁皮下者极为罕见,向腋窝淋巴结转移也少见.我们曾见2例胃低分化腺癌向胸腹壁自发性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阳宝;赵红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VEGF及其受体KD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KDR(kinase insert domain cotaining receptor /fetal liver kinase-1)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VEGF、KDR的蛋白表达.结果VEGF主要在肿瘤细胞表达,KDR在间质细胞、肿瘤细胞、腺体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并与VEGF有相似性,癌巢边缘阳性表达降低.结论 VEGF、KDR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些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会溪;沈毅;项锋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小鼠MSC局部肌肉注射移植入Duchenne肌营养不良模型鼠mdx鼠,数周后观察dystrophin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MSC移植后mdx鼠dystrophin蛋白阳性表达肌纤维增加明显.结论在mdx鼠体内MSC可分化为骨骼肌细胞,局部细胞移植治疗mdx鼠有一定效果.

    作者:谢模英;杨慧民;褚倩;傅新巧;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的临床研究

    翼状胬手术方式繁多,但术后复发率高.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21眼翼状胬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21眼,男9例9眼,女12例12眼.年龄30-60岁,平均45岁.原发性翼状胬肉18眼,复发性3眼.发病时间1-10年不等,翼状胬肉头部均已侵入角膜缘内2mm以上.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蔡明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88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现状,掌握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发生率.方法分析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间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8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ESBL确证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ESBL发生率为41.7%.ESBL株较非产ESBL株对头孢菌有较高耐药率,还对多种其它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仍是对Kpn有效的药,未出现耐药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阳性率较高,碳青霉烯类仍是治疗ESBL株有效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ESBL株仍有较好的活性,但不能忽视多耐菌株的出现.为减少ESBL和多耐菌株的产生,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吴劲松;卢月梅;吴伟元;何林;余涟;钱春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和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报告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高达50%.我们采用生长抑素合并使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唤;李尚日;罗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帕珠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

    帕珠沙星是日本化学公司和绿十字公司联合开发的氟喹诺酮类抗菌素,于2002年4月在日本获准上市.本品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其它病原体均有效.该注射液的热原检查能否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探讨用鲎试剂(TAL)检查帕珠沙星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

    作者:陈明;望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电脑红外光乳腺诊断仪检测428例乳腺疾病分析

    电脑红外光乳腺诊断仪(CIMD)是一种新型乳腺癌检测仪器.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使用LX-H767型CIMD检测428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昌文;黄春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左侧脊髓上胸段营养动脉变异1例

    脊髓的血液供应正常来自髓前、后动脉和颈胸腰的节段性动脉,如颈升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等.笔者在制作椎动脉标本的过程中发现左侧上胸段营养动脉来源变异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年;李敏才;胡振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我院心内科自1992年开始对1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短程静脉治疗,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很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秋;成晓岚;何艳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调查分析

    自1965年广泛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并打破以往每隔1-2年流行一次的周期性规律.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控制了低年龄组人群的发病率,但近年来我县麻疹发病趋向高年龄组.为了解人群对麻疹的免疫水平,给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1年11-12月在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杨芳、横石和通羊城区(1997-2001年麻苗接种率在90%以上)进行人群免疫水平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保国;舒进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882例宫颈糜烂微波治疗体会

    微波组织凝固(microwave tissue coagulatoin,MTC)是一种新型物理疗法,采用MTC治疗子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告.本院妇产科门诊于1997年5月-2002年12月对慢性宫颈炎882 例进行MTC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882例宫颈糜烂患者,20-29岁179例,30-39岁589例,40岁以上104例.其中轻度糜烂91例,中度糜烂543例,重度糜烂248例.术前均经细胞学检查排除细胞学异常,合并阴道炎患者,治疗阴道炎后再行微波治疗.

    作者: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麻疹合并肺炎并心衰、脑炎18例临床分析

    麻疹是小儿科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麻疹同时并发肺炎并心衰、脑炎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1年4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1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患儿中,男10例,女8例;年龄6个月-1岁6例,2岁4例,3岁4例,4-5岁4例.

    作者:刘荣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诱导的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

    目的评价半导激光诱导 Brown Norway (BN)大鼠的脉胳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曝光时间0.1s,光斑100μm,能量100~140mV)对10只BN大鼠视乳头附近的视网膜进行光凝,每眼10个激光点,光凝后2小时,3天,1、2、4周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光斑区CNV的产生及变化过程.结果激光照射后2小时及3天无DNV形成,激光光凝后1周出现CNV.且病理切片证实激光光凝后1、2、4周CNV发生率分别为35.7%、72.2%、70.6%.结论通过半导体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特别是针对CNV的药物干预及相关基因水平研究.

    作者:李岱;曾水清;陈晓;宋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及其并发症探讨

    股骨、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交锁髓内钉是其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交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997年10月一2002年6月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8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也出现了锁钉断裂、深部感染、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小腿外旋、下肢不等长畸形等并发症.现对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作者:周松;叶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折断5例分析

    我院骨科从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折断5例,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22-50岁.发生时间术后2-23周.钢板折断部位均为骨折部位.其中伴螺丝钉折断3例,折断数量为2-4枚.股骨3例、胫骨1例、桡骨1例.5例均再次手术治疗,3例用梯形自动加压钢板(TCP),2例用加锁髓内针内固定.

    作者:何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