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立体多向眼袋整形术

仝润泽;刘卫民

关键词:眼袋, 眼轮匝肌, 立体
摘要:目的 探讨继发性眼袋的病因并寻找更为有效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 矢状面上将皮肤、眼轮匝肌分层切除、提紧,疝出的眶脂部分切除或眶缘释放;冠状面上将皮肤纵横双向提紧,肌层星形切除缝合,双向提紧。结果 64例中 63 例效果满意。结论 立体多向眼袋整形术是针对眼袋的发生机理而设计,可获良好效果。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后腹壁张力的研究

    目的 研究TRAM皮瓣术后腹壁张力的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表,运动测试和腹直肌形态CT扫描作手术前后对照。结果 手术初期(1~6周)腹壁张力下降,尤其以双蒂皮瓣者为甚,3个月后已无明显差异;运动测试显示术后运动不如术前;而CT扫描示腹直肌形态保持良好。结论 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后腹直肌肌力有下降,而腹壁张力无明显改变。

    作者:顾建英;亓发芝;吴坤南;徐剑炜;施越冬;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74例美貌人头颅X线定位影像测量分析

    在正颌外科中,经常要以患者头颅X线定位片进行颅骨测量,以判定颅骨发育的平衡关系,其中包括颌骨对颅底关系,牙齿对颌骨关系,上颌骨对下颌骨关系,上颌牙齿对应下颌牙齿关系。而对于正颌手术的患者也需要有一个颅骨测量的标准数据作参考,以判断手术方法及分析预后。多年来,临床沿用的头颅测量参考数据为1975年北京医科大学提供的北京地区正常人群测量标准。为此,笔者于1998年对大庆地区174例美貌个体进行头颅X线影像测量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正颌外科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李波;王丽艳;夏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预防和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方法 对531例隆乳术患者,作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适当扩大剥离的腔穴,一般较之假体直径大约3~4cm。②术后按摩及接受手术者自身有节奏的运动。③对已发生挛缩的纤维包膜进行手术松解。④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结果 早年142例中35例发生纤维包膜挛缩,按Baker法分类为Ⅲ°,其中18例再次手术,松解包膜,6例取除假体。531例手术包膜纤维化发生率为6.5%,较以往明显降低。结论 术后坚持按摩及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作者:张志升;张磊;沙荣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PKC活性测定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变化,探讨PKC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PKC活化后催化底物多肽磷酸化,然后计数底物中掺入32P的放射活性的原理,测定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PKC活性。结果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C的活性显著高于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P<0.001,分别高出正常皮肤318.30%和519.07%),瘢痕疙瘩高于增生性瘢痕(P<0.001,高出48.60%)而成熟瘢痕和正常皮肤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 瘢痕组织中PKC活性升高且与增生程度相关,提示PKC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合成物质的信号转导。

    作者:张选奋;鲁开化;李荟元;季少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红外吸收光谱化学结构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Amazingel)化学结构分析,C、H、O、N元素之间的分子链、交联、支链离解等结构的变化。方法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KBR压片法。结果 KBR压片法红外吸收光谱图中有酰胺基、仲酰胺、亚甲基的特征峰与标准聚丙烯酰胺图谱基本相同。结论 该材料属高分子三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没有发现有链和支链分子间的离解,其化学结构稳定。

    作者:金宝玉;曹孟君;刘白则;侯泽民;王洁晴;高景恒;谢俊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注射法硅胶隆鼻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

    目的 观察注射法硅胶(液态)隆鼻术的各种不良反应并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将病变鼻部位的液态硅胶彻底刮除后,用双氧水或含抗生素生理盐水作局部冲洗,随后根据情况部分患者即刻行人工骨鼻外形再塑术,术后配合口服或静滴抗生素治疗。结果 1994年至2000年共完成59例手术,随访3个月至5年,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液态硅胶不适合用于注射法隆鼻,彻底清创是治疗各种不良反应唯一有效手段。

    作者:宋建星;邢新;刘军;陈江萍;郭恩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正常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创面收缩或过度愈合引起的病理性瘢痕以及各种纤维化疾病中,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围绕肌成纤维细胞的结构特征、来源、作用、转归以及调节机制等问题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本文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问题作一综述。1 肌成纤维细胞简介 Gabbiani和Majino等(1971)将离体的肉芽肿包膜条加上平滑肌刺激物时,可引起其收缩,并发现在形态及生物学上具有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和平滑肌细胞双重特性的特殊细胞,故有了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 MFb)一词的出现。

    作者:刘建波;李荟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眶隔固定及眼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术

    下眼袋的形成,是面部老化的表现。传统的眼袋整形,常易产生下睑外翻及凹陷等并发症。1997年始,笔者采用眼轮匝肌悬吊同时行眶隔固定矫治下眼袋38例,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女34例,男4例。年龄28~65岁之间。其中9例为采用传统方法后效果不佳或不久复发,下睑轻度外翻,采用此法无1例出现下睑外翻及凹陷畸形等并发症。随访2年半,38例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余萍;李朝阳;郭智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水凝胶与硅凝胶在香猪乳腺组织下的生物学性状的观察(Ⅱ)

    4 结果二:不同时期水凝胶比重的测量取注入香猪乳腺下的水凝胶、抗生素、麻醉药的混合液及不同观察时期的腺体下水凝胶各1ml,分析天平称重后放于37℃烤箱72小时,烤干后称重(表1,图7)。术后半个月体积缩小约为21%,其中第2周内缩小幅度大为11%。而到第4个月后则基本稳定,无明显变化,这与临床上的观察结果相符。

    作者:周智;鲁开化;王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乳头凹陷隆起器临床应用报道附346例

    目的 由于手术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常有些严重并发症,故研究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将凹陷乳头吸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方法 制作乳头凹陷隆起器,用负压吸引原理,将乳头吸引出并维持到正常状态。操作应仔细并循序渐进,防止乳头缺血坏死。一般30天左右,乳头不再回缩。继续佩带3个月,以巩固疗效。结果 34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随访期间内观察,除7例外,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达98%。结论 由于乳头凹陷隆起器用于先天性乳头凹陷治疗临床近期效果较好。为目前较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还须进一步观察。

    作者:姜会庆;汤黎明;陈一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侧壁隆突法阴道紧缩整形术

    目的 为探讨更安全,有效的阴道紧缩整形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阴道两侧壁切口,切除松弛的阴道粘膜,环形缝合缩紧阴道侧壁肌肉并形成隆突。结果 共行阴道紧缩整形术23例,随访17例,主客观均感觉效果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确切,能在缩窄阴道内径的同时,使阴道侧壁肌肉隆起,达到增强刺激的目的,一举两得,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牛克辉;李芸;钟文慧;朱莉;陈芳;黄文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眶隔固定及眼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术女性臀部肥胖分型与臀部脂肪吸脂塑形术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臀部分型与臀区塑形吸脂术中分区的应用。方法 1996年至今,按臀部肥胖分型理论,用改进的肿胀麻醉配方,与负压抽脂塑形方法,治疗女性臀部、股部各类型肥胖46例。结果 经6~36个月随访,均达到理想的体型雕塑曲线美的吸脂效果。结论 采用臀区分型理论用于指导臀部与股部肥胖的吸脂雕塑人体曲线及采用改进的肿胀负压吸脂术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沈建忠;胡小春;蔡群;黄彬;马庆安;杨晓惠;徐红霞;徐武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整形清洁伤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

    有关预防用药占抗菌药物总量的比例,目前尚缺少精确的统计资料,国外某些作者报告为30%~40%。近年来,在整形外科领域,清洁伤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越来越普及,究竟疗效如何,没有定论,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我院整形外科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2年4?282例清洁伤口手术,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云;罗盛康;李建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肿胀麻醉吸刮术治疗腋臭

    治疗腋臭,方法较多。如局部涂擦药简便易行,可以减轻腋臭气味,但不能永久消除腋臭。局部药物注射简便快速,痛苦小,但其大的弊病是容易复发。激光或高频治疗,容易遗漏部位大汗腺不能彻底破坏。传统的外科手术是将腋毛区梭形切除。但愈后瘢痕明显,如腋毛区分布广可能切除不彻底。笔者于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用肿胀麻醉吸刮术治疗56例,效果可靠,无后遗症。

    作者:刘明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脉冲CO2激光眼袋整复术2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将先进的激光技术应用于眼袋整复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230例不同类型的眼袋患者分为三组,A组:结膜径路眼袋整复术;用激光刀在结膜面切开,取出脂肪组织。B组:皮肤径路眼袋整复术;常规皮肤径路,用激光刀将脂肪取出,剪除多余的皮肤后缝合切口。C组:结膜径路眼袋整复术加下睑皮肤除皱术;第一步按A组的方法取出脂肪,第二步用激光行下睑皮肤除皱术。结果 采用激光联合疗法治疗不同类型的眼袋,术后经临床观察及随访,满意率97.29%。结论 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眼袋整复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苑凯华;刘春利;李勤;赵艺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乳晕切口巨乳缩小垂乳上提术

    1995年3月至今,应用改良环乳晕双环切口治疗乳房下垂和巨乳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手术方法 1.1 术前设计 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检查乳房下垂的程度,首先以乳头正中为圆心,以2cm为半径画出乳晕切口内环;设计者手托乳房将乳头定位于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并标出乳房皱襞的位置,经乳头垂线距乳房皱襞上方6~8cm为定点,再以乳头为圆心,以乳头至该点距离为半径画圆为外环,两环之间即为去表皮的区域,外环至乳房基底即为皮下潜行剥离区(图1)。

    作者:刘玉生;杨光;袁星;袁钟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门诊整形术中碳酸化利多卡因局麻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患者的疼痛对受术者及术者都是很有益处的,尽管有些患者在手术中单纯使用局麻药即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有些患者需要附加其它的止痛及镇静药物,这样即增加患者的花费又耗时,甚至引起药物的禁忌。利多卡因是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由于制剂技术方面的因素pH在5.0~7.0的利多卡因溶液稳定,药物有效期3~5年,用碳酸化利多卡因或碳酸丁哌卡因行臂丛或硬膜外阻滞时的潜伏期明显缩短,麻醉强度增加,离体研究表明碳酸化的局麻药能增加局麻药穿透神经膜的弥散能力,起效快,并能降低局麻药的低有效阻滞浓度[1],本试验分析注射碳酸化的利多卡因pH值对疼痛的影响。

    作者:汤苏阳;徐获荣;鲁开化;艾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对断足再植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评价

    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共进行踝部水平断足再植8例,运用护理程序,结合患者生理、心理动态变化特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力地促进患者术后全面康复。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14~45岁。其中绞轧伤5例,挤压伤2例,切割伤1例。离断平面,踝上10cm离断1例,踝平面离断5例,足跟离断1例,踝下5cm离断1例。2 护理计划 2.1 焦虑 对意外创伤一时难以承受,担心得不到满意治疗和护理,担忧断足能否成活,怕无法适应病后生活。2.1.1 护理目标 患者尽快熟悉病后生活,对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能以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俞曼芳;楼葛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美容学中的应用

    由于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现代美容模式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整体性的发展势头。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工程技术向医学整形及美容化妆品制造领域的渗透和广泛应用,给整形科学、美容学、化妆品学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 基因工程技术在美容学中的应用 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整形及美容护肤方面,可以发挥神奇的效果。利用DNA重组技术,可以将一些在美容和整形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如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在真核及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使得适量补充某些外源性蛋白质成为可能,真正解决了其它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蛋白质可以加速皮肤损伤过程中胶原合成的增加,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体敏感性,加速破损细胞的上皮组织愈合,减少继发感染及愈合延迟的发生。对于各种整形手术,如文眉、文唇、文眼线及各种修复术等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李校堃;姚成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眶周外伤性畸形的后期整复体会

    目的 探讨眶周外伤性畸形后期整复的理想方法。方法 自1989年以来,笔者依据眶周畸形程度的不同,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皮瓣转移、颞肌或筋膜瓣转移、内外眦整复、自体组织及组织代用品填充等多种方法综合整复。结果 治疗23例,容貌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眶周畸形的后期整复在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同时,应注重硬组织的填充和复位,兼顾内外眦的整复;如眼球已摘除应尽可能安装眼座、佩带义眼。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韦强;陈石海;黎冻;刘庆丰;周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