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绥亚;赵桂林;叶茂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情变化迅速,其治愈率和病死率决定于治疗开始的早晚,因此结脑早期诊治尤为重要。作者就42例结脑的早期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期刊作为当今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载体,具有信息量大、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等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高校图书馆收藏的丰富期刊是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以及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可忽视的“窗口”,加强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蒋若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氯氮平(Clozapine),亦称氯扎平,系二苯二氮草类广谱抗精神病药物,是院外维持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精神病人。但其自投放临床使用以来,随着使用的普及,新的毒副反应不断出现。为使临床上更全面了解氯氮平的副反应,便于安全用药,对氯氮平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发生机理等综述如下。
作者:杨万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穿心莲注射液对麻醉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穿心莲注射液4mg/kg舌下静脉注射,测量其颈动脉血压变化,并于30分钟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注射穿心莲注射液后血压迅速下降,30分钟降至低,且具有快速耐受性。30分钟时血浆NO含量升高,ET水平下降。结论:穿心莲注射液对麻醉大鼠有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高血浆NO含量和降低ET水平有关。
作者:刘超;王勇民;马世玉;吴基良;李立中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纯化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原(Sj31/32)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利用纯化Sj31/32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结果: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Sj31/32抗体检出率为100%和95%,与正常人、肝吸虫和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出现交叉反应;抗SEA抗体检出率为97.4%和90%,与正常人和肠道吸虫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血吸虫病人治疗后3 个月、半年和1年抗Sj31/32抗体的阴转率分别为52.5%、72.5%和82.5%,而抗SEA抗体的阴转率则分别为15%、37.5%和50%。结论:Sj31/32抗原诊断血吸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和临床应用。
作者:罗金萍;沈定文;陈喜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电休克作为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过去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1998年底我院利用美国的治疗仪,开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临床上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及远期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1992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收治新生儿HIE 120例,对其中的6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加脑活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肿瘤专家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较为良好,癌灶下侵的距离较短,淋巴结转 移少见,还由于吻合操作技术的改进,使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技术有了广阔的前景,各种保肛术式也应运而生。我院近5年来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汉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应用随机抽检法抽样,采用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标准血清(抗A、抗B分型试剂),试管法检查,以汉族正常人群为对照调查住院的313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结果表明:①患者中O型血分布频率(36.10%,基因频率0.6008)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型(30.49%,基因频率0.5522),两者比较,P<0.05。②患者中74例(23.46%)家族中有精神病史,其中O型血者38例(12.41%);46例(14.69%)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精神病史,其中O型血者22例(7.03%)。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机率O型血显著高于A型(P<0.01)和B型(P<0.01),表明O型患者中可能存在有与血型遗传相关联的某种遗传因子。③在ABO血型中,ⅠA、ⅠB是显性,Ⅰ是隐性,O型血是一对相同的隐性等位基因ⅠⅠ的纯合。因为显性等位基因的特征往往是产生成为有活性的酶的组成部分的多肽链,在隐性纯合子中则不形成有活性的酶。有文献报道O型血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结合本文结果,作者认为在汉族人群中O型血与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ABO血型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参考标志之一。
作者:周天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33岁,于1999年6月7日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以“腰5骶1椎间盘突出”收入院。入院查患肢直腿抬高小于50度,跟腱反射减弱,于1999年6月11日在硬膜外麻下行腰5骶1髓核摘除术。术后第一天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疼痛症状消失,第二天晚上出现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体温40℃,血沉65mm/h,行抗菌素和对症治疗疼痛无缓解。诊断为“椎间盘炎”,于6月19日在局麻下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椎间隙及陷窝处有脓性液被包裹,术中吸出脓液并冲洗,置引流管。脓液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术后应用敏感抗菌素。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6周后腰腿痛明显减轻,血沉恢复正常,8周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住院71天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恢复正常工作。 椎间盘炎是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一种严重手术并发症,临床上极少见。我科从1994年~1999年共行腰椎间盘手术535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发生率为0.19%。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伴有高热,血沉增高。由于病程长,症状重,病人常有焦急、悲观、消极情绪等表现。其治疗措施为:①术前对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并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②做好手术器械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③将破坏的椎间盘组织彻底清除,避免损伤软骨结构。④术后常规使用大剂量有效抗菌素。⑤加强护理, 主要包括卧硬板床休息,重视心理护理,超短波,TDP灯照射,进行腰背功能锻炼和早期活动患肢等。
作者:赵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前,对自由基的研究揭示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健康大学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水平,我们测定了256名健康大学生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熊永革;周天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5年4月至1997年4月,我们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痛定、丹参注射液、肝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学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场所,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开展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必修课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实验课与普通高校教育同一专业的实验课有一定的不同,具有如下特征。
作者:胡娟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比较少见,特别在CT问世后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286例,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迟发性血肿15例,占同期急性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5.2%。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以期引起临床的关注。
作者:陈登;杨兵;裴永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当患者的组织学诊断确定后,精确地界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明确原发肿瘤的大小、部位和深度,有无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正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的关键。目前影像学检查是临床界定肿瘤侵犯范围的佳手段,现将38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与分期报告如下。
作者:朱从群;樊去仙;乐治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双斯氏针交叉轴位固定术对波及距下关节有移位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在跟骨结节、跟腱附着点的内、外侧,分别打入斯氏针各一枚,在“C”臂X 光机监视下复位,当Bohler's角恢复到27~32度后,将斯氏针先后打入穿越骨折线到骨前端近皮质处;术后石膏塑形固定患足于背屈90度位。结果:36例38个跟骨骨折行该术式治疗,经6月~5年随访,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距下关节活动度及X光提示的Bohler's角度评定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1%。结论:双斯氏针轴位固定术治疗波及距下关节有移位的跟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疗效满意,符合距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便于推广。
作者:代成甫;镇万新;杨大志;闫福民;黄向南;李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17岁,学生,因“未来月经”就诊。该女从未有月经来潮,两月前阴道流出少许咖啡色样液体半天。既往体健,无重要系统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智力一般,成绩中等。独生子女,其母诉其孕期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身高148cm,体重40kg。女性外表,头颅五官未见异常,颈后发际较低,蹼颈,盾状胸,乳房未发育,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幼女型,可见阴道口,肛查盆腔空虚,未触及明显子宫,未触及双侧附件。辅助检查:①彩超示幼稚子宫,大小为1.0cm×1.2cm×1.5cm,未见内膜线,右侧卵巢1.0cm×1.2cm,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卵巢回声;②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5XO/47XXX;③内分泌激素全套示:FSH为49.1MIU/ml(正常为1.3~20MIU/ml),E2<5pg/ml(正常为12~237pg/ml),LH、T、PRL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Turner 综合征。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天然雌二醇2mg×20d,第11天起加用安宫黄体酮8mg×10d;停药后第三天阴道少量出血,持续三天,用卫生巾半包;月经来后第五天开始第二个周期治疗,连续三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其间有月经来潮,经期3~5天,量少,用卫生巾一包。两个疗程后,长高2cm,乳房稍隆起,外阴发育,阴毛生长。改雌二醇为1mg,安宫黄体酮8mg继行HRT两个疗程,月经规律来潮。复查身高151.5cm,体重45kg,乳房继续发育(但较正常偏小),乳头及乳晕增大,外阴继续发育,可见较多阴毛生长。B超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大小为2.9cm×2.0cm×2.5cm,肌层回声均匀,未见局限性异常回声,内膜厚0.5cm,居中,左卵巢1.6cm×1.0cm,未见明显卵泡回声,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回声(系因肠管积气看不清)。
作者:谈玲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作者经治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32~75岁,平均53.5岁。出现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为3~92天,平均31.5天。1.2 首发肺外表现形式与初诊疾病(见表1)
作者:郑国豪;王勇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它把有关角膜内皮的研究从实验室带入了医师办公室和手术室,使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了起来。本文就角膜内皮细胞的基本功能、损伤和修复,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肖琼;黄菊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肺癌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比较,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中晚期肺癌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CBAI)加放疗(RT);对照组:40例,只做CBAI。对两组肿瘤直径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观察对比。结果:CBAI+RT组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明显优于CBAI组。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恰当选择和施行CBAI+RT有助于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作者:何家湖;杨德平;郑小宁;曹忠;丁路林;余方桃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