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斌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2年2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 CNP 进行护理,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住院情况、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都明显减少;观察组 BI 评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脑血管介入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一定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彭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41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3例)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观察组(276例)则同时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同时评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显著(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KPS 评分(85.2±3.6)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KPS 评分(62.2±4.5)分,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和缓解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近10年内收治的10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患者(n =52)单纯给予脑活素、脑复康、维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 =56)则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差异,随访10年,比较两组后遗症的复发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1.07%(51/56),而随访10年的复发率仅为10.71%(6/5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仅为69.23%(36/52),而随访10年的复发率高达34.62%(18/52)。两组的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抽取74例作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 =37)和对照组(n =37),观察组采取体位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颅内压变化。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颅内压分别是(30.50±5.45)mmHg 和(30.49±5.41)mm-Hg,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颅内压是(16.11±2.29)mmHg,远低于对照组的(23.78±3.17)mmHg,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体位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较大,将患者头部抬高30°,有助于降低其颅内压。
作者:陈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某院分娩的孕妇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并给予产前人文关怀。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孕妇的满意度为88.24%,差异性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孕妇进行产前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并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黎慧霞;黄小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法测定根痛平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可行性。方法:选用反相色谱柱,以甲醇:0.1%醋酸(87∶13)为流动相,按照1.0mL/min 在230nm 波长,30℃柱温下对样品进行相关检测和方法学考察。结果:样品方法学考察均达到规定标准,根痛平胶囊中芍药苷浓度在2.12~19.23μg/ml 与峰面积呈良好相关性:y =54742x -12658(r =09997),样品回收率100.42%,RSD为1.42%。结论:高效液相法测定根痛平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方法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的检测方式。
作者:杨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 CT 在气道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2例气道异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道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两者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 CT 可清楚显示异物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气管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津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 ICP 合并 GDM 孕妇为研究对象(IG 组,共89例),随机抽取同期因单纯 ICP 住院分娩的作为对照组(I 组,250例),所有患者均记录分娩前的总胆汁酸值、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出生孕周,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IG 组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 NICU 的概率高于 I 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 合并 GDM 孕妇的围产儿发病率较单纯 ICP 高,对于 ICP 合并 GDM 孕妇,孕期应加强管理与监测,遵循个体化处理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同时应避免盲目剖宫产,改善围产期结局。
作者:倪菲菲;徐晓敏;彭继文;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治疗原发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原发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通过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服用维生素 B6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原发痛经通过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仲初;陈秀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举措对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某院供应室自2014年9月起实施综合干预举措,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795个无菌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4年9月~2015年4月806个无菌包作为观察组,对比实施综合干预举措前后湿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包发生率为1.12%,对照组湿包发生率为3.90%,观察组湿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减低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卢斌;辛映华;刘吟娇;吴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的问题,将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插管和可视化插管,并观察患者生理情况。结果:可视化插管通常可以一次性成功,对病患引起的损伤较小。结论: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再急诊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杨璐瑜;赵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知晓情况,分析认知程度、影响因素、相关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法从上海某区抽取居民207名,使用 KAP 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民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了解程度不高,而对维生素 D 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月收入、居住区域、社会宣传方式等有关。结论:通过加大对维生素 D 与骨质疏松关系的宣教,从而提高居民对通过维生素 D 防治骨质疏松的认识,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作者:钟悦容;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膝关节骨创患者98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7.96%,包括显效31例、有效17例,对照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79.59%,包括显效26例、有效13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 <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有效率,改善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游文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 Hp 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消化道症状患者89例的 Hp 临床分离株,行纸片扩散法检测 Hp 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5%、3.4%、37.1%、31.5%和76.4%。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甲硝唑耐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抗 Hp 治疗与未经抗 Hp 治疗患者的 Hp 对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 Hp5种药物中,Hp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根除 Hp 的首选药物;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选用时要在药敏检测指导下完成;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不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周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计算鼻粘膜的扩散系数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利用菲克第一定律,结合鼻粘膜的生理结构特点、用药的剂量及扩散时间,并运用物理计算方法得出了鼻粘膜的扩散系数。结果:人们的鼻粘膜扩散系数与个体差异有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根据患者鼻粘膜扩散系数,可以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贵勤;刘娴;张学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58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n =29例),观察组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传统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1.7±10.8)min、(16.8±5.2)h、(4.6±2.7)d、6.9%、6.9%、24.1%,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可有效改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建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其效果。方法:社区糖尿病患者320例,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社区常规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自我管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和健康管理优良率。结果:管理1年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管理优良率(93.1%)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引导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管理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袁永锋;李皓;张碧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郝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平片无张力及疝环充填式两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某院进行腹股沟疝治疗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观察组(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每组各61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与观察组的4.9%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吴迟;高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 R 组和 B 组,每组45例,R 组患者给予注射0.75%的盐酸罗哌卡因1.2mL,B 组患者注射0.75%的盐酸布比卡因1.2mL,麻醉实施后对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T12阻滞维持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但 R 组患者相比 B 组,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长,大 Bromage 评分更小,Bromage 1分的维持时间更短(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学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