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明;张保朝;付国惠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手段通常会采用急诊微创手术,并且很容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手术临床观察工作至关重要。阐述了高血压出血病情的概念,并通过选取患者案例分析患者的急诊微创手术的临床情况。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工作治疗小组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和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模式。结果:精神康复工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是可以减少和预防的。结论:加强精神康复过程中病人和环境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产妇生产当中怎样发挥助产士的作用为目标,加快产妇生产的速度为。方法:选用了2012年开始在某院使用孕妇保健卡并且无并发症的孕妇100人,随机将100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50人。观察组人员使用助产士来护理,在孕期由助产士给产妇讲孕期保健的常识,婴儿喂养方式、护理方式,生产缓解疼痛的能力等常识。并由专业的助产士帮助产妇。常规组使用的是一般的护理,也就是说产妇并没有使用助产士,待产期间没有和助产人员接触。了解并且记录产妇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的50名产妇自然分娩率已经达到90%,而一般常规组的只有70%;剖宫产、产程以及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都大幅度的比对照组要低出许多,P<0.05,有着统计学的研究价值。可以通过对比得出在产妇在待产开始展开助产士教育课程,并在生产时开始有整体护理能够合理的减轻产妇时间、减小出血量、新生儿死亡等,加快分娩速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谢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手术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某院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焦虑情况明显改善,其SAS评分(39.78±6.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57±5.39)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0.5kHz、1.0kHz及2.0kHz语频气导听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临床影响效果显著,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情况下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听力改善具积极影响。
作者:姜春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00例采用改良后的置管方法,对照组300例采用传统的置管方法,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哪种更适宜临床。结果:改良后置管方法成功率98%,高于传统置管方法86%。结论:采用改良的置管方法能为患者减轻痛苦,保护静脉,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优于传统的置管方法。
作者:孙文秀;熊秀萍;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某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35例患者蛋白含量≥10×109/L,占71.11%,19例白细胞数(WBC)≥500×106/L,占42.22%。37例多形核细胞数(PMN)≥0.5,占82.22%。本组患者中,22例腹水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8.8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较为常见,分别占17.78%、8.89%、11.11%。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将PMN作为病情确诊的重要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腹水细菌学培养结果取抗生素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某市近年来医疗纠纷现状及产生原因调查分析,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出防范产生医疗纠纷的策略。方法:选取某市2010年~2013年间发生的384例经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备案的医疗纠纷,从涉及医院等级、分布科室、解决途径、赔偿金额及患者来源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医疗纠纷发生在三级医院的比例为70.32%,赔偿金额占总金额的78.00%,主要分布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来源于市区的患者占52.08%,郊区或市属县的患者占47.92%。结论: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普外科等手术科室。医疗机构应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以防范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志刚;郑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中,海参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120只,在拮抗试验中取60只,随机按6组划分,模型组及实验1~4组就白细胞减少症模型进行建立,实验1~4组取不同剂量海参多糖腹腔注射,模型组取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后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中,取小鼠60只,分组同上,取海参多糖不同剂量对实验1~4组腹腔注射,模型组注射Cy100mg/(kg·d),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对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拮抗试验的第6d,脾指数及白细胞变化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预防试验中,白细胞变化率较模型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采用海参多糖应用,对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杨杨;石玮;严丹;韦艾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溴己新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的方法。方法:通过建立HPLC含量测定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分量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盐酸溴己新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9%(k=2),含量测定结果为97.8%±1.9%(k=2)。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HPLC测定盐酸溴己新片含量的不确定度,使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方兵;张祖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减少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30例2型2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的围手术期治疗,比较术中出血量的多少。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159.33±31.44)ml,B组术中出血量为(81.00±14.92) ml,C组术中出血量为(70.05±10.91)ml。3组间比较,A、B和A、C两组比较P值均小于0.01,B、C组比较P值小于0.05,说明3组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同样规范的手术操作下,鼻内镜手术中的出血量随围手术期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围手术期治疗3d、7d与14d的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蔚华;蓝琼;张凯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二重积分换元法,包括极坐标换元法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同时为这一重要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作者:王红勇;廖茂新;杨德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择某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进行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5例患者的心理、术后引流管以及患者的疼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之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的围手术期间积极地进行护理,可以使得在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广泛的推广。
作者:卢华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制小冰袋局部冷敷,术后1h开始,每8h1次,每次0.5h,每天2次,共3d,在第1次冷敷后24h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冷敷后72h观察局部肿胀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术眼疼痛度方面,术后第1次冷敷24h,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00,P<0.05)。在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方面,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鸿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的主要导致因素是患者的血糖时空超出了正常的水平,是一种全身进行性疾病,由于其并发症种类繁多且病情严重,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一直在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治疗技术上,我国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均已日渐成熟。而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将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推广到社区,提高社区医院糖尿病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首先介绍了糖尿病的相关致病因素,然后介绍了管理模式进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成功60例,治疗成功率为93.75%,且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外形、面部功能和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采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血液净化患者展开护理研究,了解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的护理质量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期间不适感以及护理缺陷产生率。结果:对照组10例患者内瘘未一次性完成,观察组仅有4例;透析期间对照组有11例患者出现不适感,观察组仅出现2例;护理缺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7.69%,观察组未出现护理缺陷。三项对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减少护理操作中的失误,提升内瘘成功率,减少透析期间不适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江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自护能力影响。方法:将88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助于提高CHD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清中血小板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gG(g/L)、IgM(g/L)、IgA(g/L)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96例肝炎患者进行不同的分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然后选取健康正常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体比率(P-LCR)、hs-CRP、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组IgM、hs-CRP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血清PLT、MPV、PDW、P-LCR、hs-CRP、IgG、IgM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IgA在肝炎不同类型患者中的变化不明显,其差异不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CRP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观察肝炎病程进展程度,对于临床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张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耳科眩晕者跌倒防范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6例耳科眩晕者且给予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入院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应激事件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同时对跌倒情况加以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56例耳科眩晕者无1例患者跌倒,护理满意度达100.00%。结论:强化综合性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能有效防范耳科眩晕者跌倒发生。
作者:吕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寻求一种相对简易的柳酸毒扁豆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查阅国内文献,查到一种未公开发表,可用而又相对简易的铋量法。结果:经实验,铋量法是一种相对简易而又可行的方法。结论:铋量法是一种可用于药房制剂和制药企业中间体控制质量的方法。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