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榄香烯乳液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分析

匡军民

关键词:榄香烯乳, 胸膜固定术, 难治性气胸
摘要:目的::对榄香烯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7d,引流瓶中仍有气泡冒出。榄香烯组通过注射榄香烯乳液进行治疗,胸腔镜组进行肺大泡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榄香烯组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5(75.0%),胸腔镜组有效率为82(91.1%),该疾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和胸痛,榄香烯组有9例(45.0%)患者出现胸痛,胸腔镜组共有55例(61.1%)患者出现胸痛,榄香烯组和胸腔镜组发热率分别为14例(70.0%)、77例(8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榄香烯乳作为一种胸膜硬化剂在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榄香烯乳液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榄香烯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7d,引流瓶中仍有气泡冒出。榄香烯组通过注射榄香烯乳液进行治疗,胸腔镜组进行肺大泡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榄香烯组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5(75.0%),胸腔镜组有效率为82(91.1%),该疾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和胸痛,榄香烯组有9例(45.0%)患者出现胸痛,胸腔镜组共有55例(61.1%)患者出现胸痛,榄香烯组和胸腔镜组发热率分别为14例(70.0%)、77例(8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榄香烯乳作为一种胸膜硬化剂在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作者:匡军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相比,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某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收治的36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为1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以此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02±1.87)d 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2476.63±847.8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86.34%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具有保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无创辅助通气在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普通病房使用无创辅助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1~7月收治的30例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NIPPV 对其的治疗效果。结果:经 NIPPV 治疗30例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 RR、HR、PaO 2、PaCO 2、pH 值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治疗有效1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结论:普通病房早期应用 NIV 治疗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作者:翟冬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两种抗 ENA 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抗 ENA 抗体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美国 GenBio 公司生产的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和广州万孚公司生产 ENA 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433例样本中的抗 ENA 抗体,结果采用 McNemar检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1)成组χ2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有相关性(P =0.000);(2)McNemar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之间有差异(P =0.000);(3)Kappa 检验:免疫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但一致性程度一般(Kappa=0.664,P =0.000)。结论:在临床检测抗 ENA 抗体时,对于弱阳性结果、不典型的结果好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测,再结合其它指标来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发出检验报告。

    作者:袁晓华;杨春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64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 术后患者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究64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0例,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5mg,对比组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30mg。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 C 反应蛋白与不同斑块 CT 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超敏 C 反应蛋白均优于对比组,研究组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 CT 值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结合64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运用。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多种临床相关因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状况中的观察及分析

    观察2010年~2014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对各项临床检测指标的作用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和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中各种临床因素对肾功能的发展及预后的作用。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在肾内科中占相当比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同时,重视控制影响肾功能的因素,对于阻止患者肾功能恶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用统计学表明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我们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注重临床检验数据的监测,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异常重要的分析意义。

    作者:叶刚;夏瑗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50例老年肾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存活率68.0%相比于对照组存活率16.0%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2.0%,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以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其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试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卵巢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26例)与良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6.2%,30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配合特殊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护理后,试验组 FBG(7.26±1.59)mmol/L,HbAlc(7.16±1.03)%,P2hBG (13.49±3.25)mmol/L 的水平与对照组 FBG(10.43±3.21)mmol/L,HbAlc(9.67±1.48)%,P2hBG(9.68±2.31)mmol/L 相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1.43%),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维珍;梁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福松联合番泻叶对于癌症患者重度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效果

    目的::探讨福松联合番泻叶治疗癌症患者重度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重度便秘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 组)40例,给予福松10g,2次/d,番泻叶3~5g,1次/d,首次排便后停用番泻叶;对照组又分为 B 组和 C 组,B 组38例,给予福松10g,2次/d,C 组42例,给予番泻叶3~5g,1次/d,连续治疗2周,当大便次数>3次/日或水样便时均减量服用或停用。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3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0d,4d,3.5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0.56%,55%,显效率分别为78.95%,52.78%,10%,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B 组和 C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1)。3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肠鸣、腹泻、腹痛,药物经过减量后不良反应均可得到缓解。结论:福松联合番泻叶是治疗癌症患者重度便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某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脓疱疮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恒温箱暴露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变化情况以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分别为(2.03±0.81)个、(0.09±0.01)cm,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治疗时间为(4.86±0.68)d,较对照组(7.84±0.72)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云;赵敏君;李光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腺癌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对应用药学监护模式对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乳腺癌化疗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采用药学监护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化疗。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腺癌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乳腺癌疾病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药学监护模式对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性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对其中的1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另10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疏导、定期体检随访、生活指导等)。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血压值的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疾病总认知率及焦虑自评量表无差异(P >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疾病总认知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提高、妊娠过程中焦虑心理的放松都有明显的效果,血压指标的恢复也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应当大力推广。

    作者:张双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语言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康复语言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近年收治的脑卒中失语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均分为2组,常规组30例仅进行针灸、药物治疗,语言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识字、计算、记忆、阅读理解等系统的语言康复锻炼,对比两组语言康复效果。结果:治疗60d 后,语言组语言正常14例(47.7%),能交谈7例(23.3%),简单交谈6例(20%),不能交谈3(10%);语言组语言正常率47.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0%,不能交谈率1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3.3%。结论:系统的语言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理解力、记忆力、沟通表达力。

    作者:陈文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西药治疗胃溃疡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三联抗幽门螺杆菌疗法和四联抗幽门螺杆菌两种不同疗法对于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患有胃溃疡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对照组38例患者服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进行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服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四联抗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愈后复发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38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有2例复发状况出现(复发率为5.3%),对照组患者有6例患者出现反复(复发率为15.8%),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的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且具有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锡林浩特市近几年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锡林浩特市2009~2013年的结核病流行特点,为结核病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锡林浩特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提供的2009~2013年历史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核病病例报告和数据。结果:锡林浩特市自1994年实行结核病监测管理以来,结核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2005年以来,结核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结论:结核病仍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作者:史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析与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析,了解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480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BV)及清洁度检查。结果:4800例阴道分泌物涂片分析检出病原体阳性1795例,阳性率37.4%,其中霉菌性阴道炎606例,阳性率为12.6%,滴虫性阴道炎185例,阳性率为3.9%,BV1004例,阳性率为20.9%。进一步统计分析,将清洁度Ⅲ度以上,滴虫,霉菌,BV 定为有意义的阳性,20~30岁阳性感染率为65%,>30~40岁阳性感染率为62%,>40~50岁阳性感染率为75%,>50~60岁阳性感染率为90%(统计数据中有多例混合感染的患者)。结论:妇女阴道炎发病率比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应做好定期检查,普及健康卫生知识,降低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李功军;邹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癌患者精确放疗的新进展

    介绍鼻咽癌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表现,致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地理因素和病毒感染等,临床症状有头痛、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复视等;然后介绍了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早期及近代发展,包括二维放疗、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精确放疗;后介绍近年来新兴的精确放疗在治疗鼻咽癌方面的一些新进展以及所取得成就。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