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血C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影响

顾雅楠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脐血C肽,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血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某院检查并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糖代谢状况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研究对象54例。对照组成员是糖代谢正常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观察组成员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抽取两组新生儿的脐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后采用放射免疫的方式对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进行测定,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血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脐血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别为(1.23±0.61)μg/L、(16.97±14.32)mU/L、(186.24±72.94)ng/L,1h 后末梢血糖为(2.63±0.73)mmol/L;观察组新生儿脐血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别为(1.84±1.61)μg/L、(25.84±24.95)mU/L、(156.24±70.94)ng/L,1h 后末梢血糖为(4.63±1.40)mmol/L。观察组新生儿 C 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1h 后末梢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孕妇的年龄和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孕妇,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方面,两组新生儿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在脐血 C 肽、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方面数值均有所升高,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增加了发病的风险值。这一发现告诫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给药差错环节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给药差错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风险点,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防范给药差错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主动上报的给药差错,分析各环节发生差错的原因。结果:共收集28例给药差错,其中发生在转录环节的差错8例,发生在配置环节的差错7例,发生在用药环节的差错13例,均与给药护理缺陷发生者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有关。结论:在给药流程的各环节中,始终存在给药差错的风险,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可预见的风险,梳理给药过程各环节的风险要素,加强给药环节管理,从多元素、多角度着手,管理和防范给药环节关键风险点。

    作者:李玉兰;李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初步分析

    目的::对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72例,首先在常规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次超声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的病情术后均通过病理学检查定性。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性质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并分析抽样患者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甲状腺实性结节主要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不均匀低增强、均匀等增强、均匀高增强等4种形式。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长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细导管排气减压治疗 COPD 并发气胸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细导管排气减压治疗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 COPD 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插管减压24h 内,观察组患者患肺复张率为26.67%,对照组为20.0%(P >0.05);5d 内观察组患者患肺复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皮下水肿和引流失效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发生脱管的比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细导管的治疗效果不及标准引流管,仅适合闭合性气胸的治疗。

    作者:李明学;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有何改变,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社区在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20例,在本社区医护人员的参与下对220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然后进行随访,观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老年患者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有何不同。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日常行为健康率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保持血压的平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应该在社区大力推广,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接收的50例老年肾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存活率68.0%相比于对照组存活率16.0%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2.0%,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试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卵巢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26例)与良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6.2%,30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80例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2月~2015年2月妇产科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研究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肠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分析80例肠球菌引发的产褥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例数及其相关因素,对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提取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生肠球菌引起的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为胎膜早破、宫腔操作、阴道细菌感染,均满足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肠球菌敏感性高的药物为万古霉素,耐药性高的药物为青霉素。结论:应该充分认识到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胎膜早破、宫腔操作、阴道细菌感染等,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降低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对肠球菌引发产褥感染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

    作者:王勇刚;刘丽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效果比较。方法:对某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2.3±6.5)ml 显著低于对照组(54.3±5.8)ml,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腺癌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对应用药学监护模式对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乳腺癌化疗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采用药学监护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化疗。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腺癌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乳腺癌疾病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药学监护模式对蒽环类耐药伴多发转移症状的乳腺癌疾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50例,分别统计入住重症监护室后7d 死亡者(死亡组)和生存者(生存组),给予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动态监测,记录监测结果,探讨乳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 ICU 后第1d、2d、3d、5d、7d 生存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53±2.32)mmol/L、(3.79±1.5)mmol/L、(3.96±1.75)mmol/L、(4.16±1.21)mmol/L、(4.56±2.11)mmol/L,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判断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努尔巴哈提;妮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产妇施以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施以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产妇干预后3个产程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选产妇,试验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h 内出血量>500ml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P <0.05),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24h 内出血量>500ml 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对分娩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引入产科分娩护理实践之中,能够显著缩短产妇产程,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对分娩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紫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配合特殊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护理后,试验组 FBG(7.26±1.59)mmol/L,HbAlc(7.16±1.03)%,P2hBG (13.49±3.25)mmol/L 的水平与对照组 FBG(10.43±3.21)mmol/L,HbAlc(9.67±1.48)%,P2hBG(9.68±2.31)mmol/L 相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1.43%),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维珍;梁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某院收治88例性病疑病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C 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两组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音乐疗法对 ICU 综合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 ICU 综合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某院接收的98例需重症监护(ICU)神智清楚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达法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对 ICU 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少 ICU 综合征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肠杆菌菌株四环素耐药基因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细菌不断增多,耐药范围扩大,程度加强,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株。研究表明,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获取外源性的耐药基因是常用、有效的抵抗抗生素的方式。因此,调查耐药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流行以及耐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细菌耐药机理和耐药性相关基因已经发展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CR 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致病菌、动物感染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上。

    作者:孙泽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锁骨钩钢板结合中医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观察选择锁骨钩钢板+中医药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64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锁骨钩钢板以及选择韧带修复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配合选择中药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选择口服的方法以及中药局部熨烫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全部有效完成解剖内复位并且内固定效果理想,完成手术后患者的局部肿块有效消除。针对锁骨骨折症状,终全部表现为骨性愈合,患者的肩锁关节未表现出再次脱位的现象。对患者进行为期9~13个月的随访后,终临床疗效优患者62例,良患者2例。结论:针对肩锁关节脱位以及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方法结合中医药口服以及局部熨烫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能够获得确切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高。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对应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药,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药,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临床主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患者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主要为胫骨、股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62.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为7.4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为33.33%,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接骨板用于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好,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2014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有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分值以及 SDS 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魏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