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陈海燕
目的::对应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86例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过敏性紫癜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西咪替丁与复方丹参联合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谭启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2014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有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分值以及 SDS 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魏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癌症的高发病是国家需要重点投入研究的病种。选取了 SooPAT 的专利网为数据源,从专利数据的整体情况、法律状态、申请国省情况、重点专利技术、申请人和专利企业专利权人地区分五个方面对原发性肝癌中国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趋势看,原发性肝癌专利申请量目前处在增长阶段;从法律状态看,“有权”为58件,“审中”有46件,“无权”有112件;从专利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北京等地的申请量较高,而美国是在华申请专利多的国家;从重点专利技术看,AK61(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是原发性肝癌研发的热点技术领域;从企业专利密度看,各个地区数值均不高,四川第一,上海第二。
作者:许吉;方肇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还原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还原卡所具有的各项实用功能可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针对使用还原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大大提高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郭峘;胡昌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2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患者病症,分为原发组与继发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诊疗,并且观察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原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继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诊断明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成为了诊疗不孕症的主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珍;杨桂春;唐玲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采用简易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 FMA 评分及 S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忠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有何改变,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社区在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20例,在本社区医护人员的参与下对220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然后进行随访,观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老年患者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有何不同。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日常行为健康率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保持血压的平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应该在社区大力推广,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方法,对比胃大部切除与单纯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使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使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5.83%,远高于对照组77.08%,P <0.05;且在术后并发症上仅为8.33%,与对照组的6.25%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对于急性胃穿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江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1月到某院皮肤科就诊的7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以同期就诊的5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血清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TRUST 法与 ELIS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的灵敏度为78.8%,ELISA 为97.3%, TPPA 为100.0%。结论:ELISA 法可用于筛查标本;TRUST 法可用于疾病治疗的观察;TPPA 法可用于确诊试验,有些情况必要下可多种方法联用。
作者:张宝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根据某院收治的102例昏迷患者情况,对昏迷情况作了详细和完整的介绍,分析了相关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提出了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方案。
作者:王晓宇;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手术对创伤休克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8例创伤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科室检查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各科室有关人员的准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100.00%(24/24),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83.33%(20/24),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创伤休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和各科室人员的准备时间,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玉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 CT 能谱成像技术在胰腺癌生物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胰腺癌患者,运用能谱扫描模式(GSI)进行增强扫描,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3.5 mL/s 注射流率给予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射80ml 的320 mgI/mL 碘克沙醇或350 mgI/mL 碘海醇,注射后25、60s 对患者进行门脉期和动脉期扫描。生物治疗前后运用相同的扫描方法及模式对患者进行扫描,然后对生物治疗前后患者的碘含量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物治疗前患者的碘含量为(3.05±0.42)g/L,生物治疗后患者的碘含量为(1.89±0.33)g/L,治疗前后的差值为(1.17±0.27)g/L。生物治疗后患者的碘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CT 能谱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对肿瘤内碘含量变化的测量对胰腺癌生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从而将一定的参考依据提供给临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判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汤陌生;曾碧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某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脓疱疮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取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恒温箱暴露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变化情况以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受损个数与直径分别为(2.03±0.81)个、(0.09±0.01)cm,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院治疗时间为(4.86±0.68)d,较对照组(7.84±0.72)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恒温箱暴露法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适于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云;赵敏君;李光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例,试验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配合特殊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护理后,试验组 FBG(7.26±1.59)mmol/L,HbAlc(7.16±1.03)%,P2hBG (13.49±3.25)mmol/L 的水平与对照组 FBG(10.43±3.21)mmol/L,HbAlc(9.67±1.48)%,P2hBG(9.68±2.31)mmol/L 相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1.43%),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维珍;梁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针对急诊急救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对应处理,可有效提高急诊急救质量和水平,而这需要医院不断提高自身急救业务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付建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某院2011~2014年收治接受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相对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76.0%,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对比对照组患儿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疾病,对患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而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沙美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收到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素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探讨宫颈癌腹腔镜术、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后观察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的60例经宫颈癌腹腔镜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各30例,60例经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的术后病人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术后观察,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为传统护理。结果:实验组宫颈癌腹腔镜术后尿潴留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3.3%和10%,显著低于传统护理方法术后发病率(20%和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后尿潴留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3.3%和20%,亦显著低于传统护理方法术后发病率(20%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功能训练有助于宫颈癌腹腔镜术、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小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64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0例,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5mg,对比组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30mg。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 C 反应蛋白与不同斑块 CT 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超敏 C 反应蛋白均优于对比组,研究组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 CT 值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结合64排 CT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运用。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相比,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于各种半抗原、抗原、抗体、激素、脂肪酸、维生素以及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主要是将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与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相结合。这项技术是继酶免分析、放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又一新的技术。
作者:黄伟;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