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赵忠秀

关键词: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采用简易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 FMA 评分及 SI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还原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还原卡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还原卡所具有的各项实用功能可以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针对使用还原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此大大提高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作者:郭峘;胡昌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Ⅰ期内痔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由槐花、地榆、当归、黄芩、荆芥、防风组成)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12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口服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照组予槐角丸并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期内痔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芳;尚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持续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肾病科住院并进行 PD 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2年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腹膜炎发生率、再住院率、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恢复劳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榄香烯乳液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榄香烯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7d,引流瓶中仍有气泡冒出。榄香烯组通过注射榄香烯乳液进行治疗,胸腔镜组进行肺大泡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榄香烯组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15(75.0%),胸腔镜组有效率为82(91.1%),该疾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和胸痛,榄香烯组有9例(45.0%)患者出现胸痛,胸腔镜组共有55例(61.1%)患者出现胸痛,榄香烯组和胸腔镜组发热率分别为14例(70.0%)、77例(8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榄香烯乳作为一种胸膜硬化剂在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作者:匡军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靶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流浪精神分裂症靶症状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8周为一个疗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一个疗程后,齐拉西酮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6.5%和64.6%,利培酮组分别为86.5%和68.5%,两组疗效相当(P >0.05);一个疗程后,就PANSS 评分而言,两组较开始时均明显减低,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程度,但齐拉西酮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几乎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都对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靶症状疗效显著且相当。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比利培酮更少,尤其在阴性症状的改善方面疗效显著,对长期的流浪有阴性症状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急救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为此类患者的抢救提供参考。方法:纳入100例某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所收的治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它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 2)、pH 值、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心率(HR)以及呼吸频率(RR)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相关指标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急救抢救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好选用急诊抢救的方式来处理。

    作者:向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具体观察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32例 CHF 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阿托伐他汀组(n=17),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对照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ET 和 NO 的浓度。结果:对照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血浆 ET 和 NO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浆 ET 和 NO 浓度明显下降(P <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ET 和NO 的改变是 CHF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表现,阿托伐他汀组明显改善 CHF 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在 CHF 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正武;李景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肺结核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舒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某院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巫晓华;陈碧仪;龚忠霞;黄丽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部烧灼感、上腹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相比,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48例进行内固定手术的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以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其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患者更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老机构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基于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先试先行的探索实践,深入研究其标准的制定完善、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评估总结星级评定对养老机构管理规范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建议。

    作者:冯建光;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不孕症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2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患者病症,分为原发组与继发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诊疗,并且观察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原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继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诊断明确、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成为了诊疗不孕症的主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珍;杨桂春;唐玲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锡林浩特市近几年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锡林浩特市2009~2013年的结核病流行特点,为结核病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锡林浩特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提供的2009~2013年历史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核病病例报告和数据。结果:锡林浩特市自1994年实行结核病监测管理以来,结核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2005年以来,结核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结论:结核病仍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作者:史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急性期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急性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观察组),同期选取48例轻症支原体肺炎患者(对照组),并将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获得的数据进行相比较。结果:经过分析可知,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儿童发病年龄以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开始的时间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升高与重症支原体肺炎有密切关系,以 C-反应蛋白(CRP)值判断准确性高。

    作者:朱晓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试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卵巢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26例)与良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与超声造影图像。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96.2%,30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超声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先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用于梅毒检验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1月到某院皮肤科就诊的7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以同期就诊的5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用三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血清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TRUST 法与 ELIS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 法与 TPPA 法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的灵敏度为78.8%,ELISA 为97.3%, TPPA 为100.0%。结论:ELISA 法可用于筛查标本;TRUST 法可用于疾病治疗的观察;TPPA 法可用于确诊试验,有些情况必要下可多种方法联用。

    作者:张宝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某院收治88例性病疑病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C 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两组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性病疑病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癌患者精确放疗的新进展

    介绍鼻咽癌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表现,致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地理因素和病毒感染等,临床症状有头痛、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复视等;然后介绍了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早期及近代发展,包括二维放疗、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和精确放疗;后介绍近年来新兴的精确放疗在治疗鼻咽癌方面的一些新进展以及所取得成就。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