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组织, 亚型, 高危型, 宫颈上皮, 生殖道感染, 生殖器尖锐湿疣, 基因疫苗, 上皮内瘤变, 多中心研究, 治疗, 型特异性, 判断预后, 良性病变, 患者, 恶性肿瘤, 地区差别, 持续感染, 病因
摘要:自1977年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及Zur Hausen[1]提出HPV与宫颈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假设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20年的研究[2~4],已经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直接病因.宫颈癌亦因而成为目前唯一一种病因明确的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恶性肿瘤.HPV有多种基因型(也称亚型),已有120多个亚型被确定,约40种涉及生殖道感染.不同亚型对宫颈上皮的致病力不同,已认定其中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主要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为高危型.6、11、42、43、44等亚型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为低危型[5].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高危型型特异性基因疫苗的研制是宫颈癌的治疗方向.但由于HPV感染亚型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别,针对HPV16和18亚型的疫苗只能保护71%的患者.世界癌症组织的多中心研究提示,包含7种常见亚型的疫苗可以保护世界上87%的患者[6].因此,对HPV亚型尤其是高危亚型进行分型研究,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子宫畸形的种类及诊治

    女性生殖道畸形中,子宫发育畸形较为常见.现就子宫畸形的组织学发生、常见类型、诊断及治疗简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学研究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生殖管道及外生殖器)的发育过程有性未分化与性分化2个阶段[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第8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及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影像学检查在女性生殖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在女性生殖道畸形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影像检查技术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和指征.其中超声检查不但易行、价廉,且无辐射性损伤,是目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1].女性生殖道畸形常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且有时2种或2种以上畸形并存.临床上根据所考虑的畸形部位和各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宫腔镜手术对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前后机体红细胞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CD3、CD4、CD8细胞作为观测指标,测定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1年3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38例宫腔镜下施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的免疫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下施术患者术后第1天的上述免疫指标虽有轻度下降,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且术后第3天迅速恢复.结论宫腔镜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是患者手术后能够迅速恢复的免疫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年各期中心内容预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Prader 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矫治术18例分析

    目的探讨Prader 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的畸形特征与矫治方法. 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4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Prader 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在观察畸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矫治手术,进而对手术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 结果 Prader 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有4大畸形特征;针对畸形特征,对18例患者实施了手术矫治,效果满意;首次提出对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手术分度诊断. 结论根据畸形特征设计的Prader 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矫治手术新颖、科学、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手术分度诊断对女性假两性畸形的畸形程度和手术难易的判断及术后康复指导有一定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受血糖影响的变化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与正常孕妇及GDM孕妇控制血糖前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差别.方法 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计算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孕妇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包括98例GDM孕妇和102例正常孕妇及血糖控制正常后的GDM孕妇.结果 GDM孕妇的HOMA-IR和HOMA-IS分别高于和低于正常孕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GDM孕妇控制血糖正常后,HOMA-IR和HOMA-IS分别较前下降和升高,差异分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下降可能是GDM的发病原因.控制血糖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第二集)已经出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妊娠中期母血清生化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母血清生化标志物筛查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6年7月至2003年6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对13175例妊娠14~20周的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切割值1∶ 300,对高风险者行羊水检查.结果 21-三体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5.3/万,假阳性率为10.69%.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组胎儿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唐氏综合征低风险组(P< 0.01 ).≥35岁孕妇组胎儿异常的发生率高于<35岁孕妇组(P<0.05 ).结论 AFP、free-β-HCG可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及胎儿异常.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100例应用体会

    我院于1998年7月至2003年12月将改良现代新式剖宫产术的方法运用于腹膜外剖宫产术[1],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自1977年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及Zur Hausen[1]提出HPV与宫颈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假设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20年的研究[2~4],已经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直接病因.宫颈癌亦因而成为目前唯一一种病因明确的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恶性肿瘤.HPV有多种基因型(也称亚型),已有120多个亚型被确定,约40种涉及生殖道感染.不同亚型对宫颈上皮的致病力不同,已认定其中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主要与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为高危型.6、11、42、43、44等亚型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有关,为低危型[5].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高危型型特异性基因疫苗的研制是宫颈癌的治疗方向.但由于HPV感染亚型的多样性和地区差别,针对HPV16和18亚型的疫苗只能保护71%的患者.世界癌症组织的多中心研究提示,包含7种常见亚型的疫苗可以保护世界上87%的患者[6].因此,对HPV亚型尤其是高危亚型进行分型研究,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及心功能变化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及心功能变化.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5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2例正常妊娠者孕晚期心脏房室腔大小、左室壁厚度及心包积液,以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E峰、A峰)、E/A比值、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作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结果与正常组对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P均<0.01),左房增大(P<0.01),心包积液发生率增高(P<0.05),异常左室构型发生率为35.8%;E/A比值及RFF下降(P均<0.05),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E/A比值小于1,并有2例EF低于5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变化以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及心包积液为主.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个别病例收缩功能受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两性畸形的诊治

    人类正常性别分化包括染色体性别确定、性腺及附属性器官分化以及外生殖器分化三个生理过程.大多数人性染色体和生殖系统发育一致,表现为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如果某些患者的生殖器官,特别是外生殖器兼具男女两性特征,影响性别的确定,称为两性畸形.Anne Fausto-Sterling曾报道两性畸形的发生率为1.7%.Sax[1]则认为,这一数字包含如曲细精管发育不良(Klinefelter)综合征、特纳(Turner)综合征及晚发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大多数医生并不认为是两性畸形的情况.如将该名词定义为染色体性别与表型性别不一致,则两性畸形的发病率约为 0.018%.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5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NOCS)临床病理特征、存活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NOCS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方法对1992~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5例NO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125、Ber-EP4 、Calretinin和CK7在卵巢癌和NOCS中的表达.结果 NOCS占同期卵巢癌的6.56%,且近几年有上升趋势.NOCS患者初诊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7.8±25.6)d,而卵巢癌患者的相应时间为(58.7±57.6)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P<0.05).阴道超声对NOCS的诊断准确率为93.5%.化疗≥3疗程、残留灶直径<2cm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与化疗<3疗程、残留灶直径≥2cm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与年龄、腹水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NOCS的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67.9%、29.1%、10.2%.CA125和Ber-EP4在卵巢原发癌中的表达高于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中的表达(P<0.01, P<0.05),而在卵巢癌和卵巢原发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卵巢原发癌是NOCS的主要组成成分.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伴有大量腹水、妇科检查触不到肿块,应考虑到NOCS,及时行阴道彩色超声等检查及剖腹探查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患者的心理学研究

    女性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对患者的心理、学习、生活、工作和婚姻等带来诸多影响,本文主要对女性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作一概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卵巢破裂69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收治卵巢黄体破裂69例.患者年龄21~35岁.已婚68例、未婚1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常见外阴阴道畸形的种类及诊治

    生殖器畸形多为先天发育缺陷及发育异常所致.现就常见的外阴阴道畸形及诊治简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阴股沟带蒂皮瓣阴道成形术5例探讨

    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开展了阴股沟带蒂皮瓣阴道成形术.阴股沟区为会阴部与股内侧部的区域,该区带蒂的皮肤用于阴道成形,皮瓣易于成活,且供区处于隐蔽状态,患者易于接受.目前共治疗外阴阴道畸形5例,术后经随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道畸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本文就女性生殖道畸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女性生殖道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